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北京5月22日電 第五屆中國(北京)廣電媒體融合發展大會“深融共進·生態賦能”——融合傳播評價主題研討21日在京舉辦。本次主題研討圍繞全媒體傳播評價體系的創新與實踐展開深度對話,為媒體深度融合與生態賦能提供前沿思路。
北京市廣電局黨組成員、駐局紀檢監察組組長曲梅林表示,近年來,北京堅持以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為統領,深入推進廣電新媒體提質升級,在視聽融合領域堅持目標導向,強化視聽融合頂層設計;堅持主動答題,引領視聽融合技術賦能;堅持底線思維,推動視聽融合價值回歸。
國家廣電總局廣播電視規劃院副院長滕勇表示,在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的進程中,數據作為新型的生產要素,已經成為推動媒體系統性變革的重要驅動力,為融合傳播評價開辟了全新的視野與實踐路徑。為此,全媒體評價體系的建設應堅持正確導向,科學設計評價指標,突出量化分析方向,把握分級分類要求。
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
融合傳播時代,推進網絡視聽內容生態向好,做好評價工作尤為重要。西安交通大學新聞與新媒體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闞平認為,要構建高質量發展基準線,激活產業協同,打造價值轉化坐標系。
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副臺長何寧表示,系統性變革面對的問題,應該以互聯網為導向,要通過發展來解決。河南廣播電視臺大象新聞分發中心總監劉克軍認為,要持續深化改革,堅持移動互聯引領,不斷強化“融合傳播、轉型發展、有用有效”理念。廣州市廣播電視臺總編室主任孫宏利分享廣州臺推進主流媒體系統性變革的探索和實踐案例。
此次主題研討為全媒體傳播評價體系的完善提供了多維思路,與會專家認為,構建科學、開放、動態的評價生態,是推動媒體深度融合、實現“生態賦能”的關鍵引擎。(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