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驅逐艦下水出大事了!
目睹全過程的朝鮮領導人金正恩,在震怒之下要求徹查到底,更是點名五個部門“領罪”。
事故發生在2025年5月21日,朝鮮在清津造船廠舉行新建5000噸級驅逐艦的下水儀式。
這一儀式意義非凡,標志著朝鮮海軍朝著現代化遠洋作戰能力邁進的重要一步,是朝鮮應對當前復雜國際局勢與半島形勢的關鍵舉措。
時任朝鮮勞動黨總書記、國務委員長金正恩親臨現場,更彰顯了朝鮮對海軍建設的高度重視。
儀式現場,軍樂隊奏響激昂的旋律,船廠內彩旗飄揚,各界代表齊聚,共同見證這一歷史性時刻。
然而,意外卻毫無征兆地降臨。
在驅逐艦下水的關鍵時刻,由于現場指揮人員操作經驗不足,在控制艦體底盤移動時,未能精準保障其平行度。
這看似微小的失誤,卻如同推倒了多米諾骨牌,引發了一系列嚴重后果。
船尾部分的下水滑板率先脫離軌道,原本平穩的下水進程瞬間被打破。
失去支撐的船尾,如同斷了線的風箏,迅速扎入水中,巨大的沖擊力激起數米高的水花,整個船廠都回蕩著船尾入水時發出的沉悶聲響。
緊接著,船底部分因受力不均,被水中尖銳物體劃破,海水如同脫韁的野馬,洶涌地涌入船體內部。
隨著海水不斷灌入,船體平衡被徹底打破,呈現出“船首滯留船臺、船尾懸空入水”的尷尬姿態。
幸運的是,此次事故并未造成任何人員傷亡,但船體結構在這一系列劇烈的受力變化中,極有可能產生難以察覺的隱性損傷。
金正恩全程目睹了這起事故的發生,其臉色瞬間變得凝重。
在事故發生后,他立即對相關責任方進行了嚴厲批評,更是點名五個部門“領罪”。
首先是勞動黨中央委員會軍需工業部,作為軍工生產的總協調部門,本應牢牢把控造船項目的執行。
可在此次事件中,它卻未能有效監督,致使整個項目在技術管理和操作流程上都出現了漏洞。
要知道,這個部門平時負責著朝鮮軍工裝備的研發、生產和分配,是朝鮮軍事工業的核心機構之一,這次的失職實在不應該。
中央船舶設計研究所也被嚴厲批評,它作為技術設計的核心單位,在此次事故中,沒能給出科學、合理的下水方案,最終導致操作失誤。
清津造船廠作為事故發生的直接地點,更是難辭其咎。
在操作時,連最基本的艦體底盤移動平行度都沒能保障好,清津造船廠是朝鮮重要的造船基地,一直以來承擔著諸多重要的造船任務,這次事故充分反映出其操作能力和管理水平存在嚴重不足。
南浦造船廠雖然事故并非發生在其廠區內,但也被牽連其中。
作為朝鮮另一主要造船基地,它可能因為沒有給清津造船廠提供技術支持或經驗共享,從而受到了批評。
此外,金正恩還批評了其他“相關單位和人員”。
隨后,他迅速指示成立專項調查小組,要求調查人員務必深入、徹底地排查事故原因,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同時,明確表示要嚴肅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絕不姑息。
此外,金正恩還下達緊急指令,要求相關部門盡快對受損的驅逐艦展開修復工作。
據悉,朝鮮計劃在6月召開的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全會上,將此次事件立案審查。
但此次事件對朝鮮造船工業而言,無疑是一次嚴峻的考驗。
盡管朝鮮近年來在軍工領域取得了諸多令人矚目的突破,如導彈技術的進步等,但此次驅逐艦下水事故,無情地暴露了其在造船技術和操作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
在復雜工程項目的管理與執行上,朝鮮仍存在明顯短板。
后續的修復工作,不僅需要強大的技術支持,更可能對朝鮮現有的軍工體系產生一定沖擊,促使其進行全面反思與改進。
而對于朝鮮海軍現代化進程,此次事故的影響同樣不可小覷。
作為5000噸級驅逐艦的首次下水嘗試,此次失敗不僅讓外界對朝鮮軍工能力的評價產生波動,更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緩朝鮮海軍現代化建設的步伐。
后續艦艇的建造和下水計劃,或許也會因此受到連鎖反應,朝鮮海軍邁向遠洋作戰的征程,無疑遭遇了一個不小的坎坷。
參考資料:
環球時報:朝鮮新建驅逐艦下水發生重大事故 金正恩要求調查原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