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小米的15周年新品發(fā)布會如期而至。
相信很多差友都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玄戒 O1 的具體性能了,畢竟這幾天網(wǎng)上吵了這么久,終于要揭曉誰是被打臉的那一個了,想想還是讓人有點小興奮的。
其實不光網(wǎng)友們急,我在看發(fā)布會的時候發(fā)現(xiàn)雷軍也很急,發(fā)布會節(jié)奏少了以往的那種拖沓,仿佛恨不得把產(chǎn)品和價格一口氣給你庫庫倒出來,然后快速進入到講造芯歷程以及YU7的技術細節(jié)。
“我知道你很急,但你先別急。”
咱們還是來按照慣例,先來總結(jié)一波:這回小米發(fā)布的產(chǎn)品極多,有搭載玄戒自研芯片的小米15S Pro、小米平板7 Ultra、小米手表 S4,專為年輕人打造的全能輕薄旗艦Civi 5 Pro ,空調(diào)、冰箱、洗衣機、凈水器以及電視等家電新品,以及只發(fā)布了技術細節(jié)但沒有價格的新車 YU7。
那么具體如何呢?咱們也一個一個來說。
# 小米15S Pro & 玄戒O1
首先是新機小米15S Pro ,其實也就是之前15 Pro 的換芯換皮版。
從外觀來看,它跟15 Pro的主要區(qū)別在于,用上了之前 MIX Fold 4 同款的龍鱗纖維后蓋,后蓋上的小米logo是燙金的,電源鍵的凹槽換成了金色設計,閃光燈模組也印上了 XRING 標志,并且還有一個遠空藍配色可選。
而作為15周年獻禮之作,它更重要的一個變動還是在于,搭載了首款小米自研3nm旗艦SoC——玄戒O1。
之前很多人猜測小米的自研芯片會定位中端,性能可能只會是中上水準,畢竟當年的澎湃S1也是先從中端開始試水,誰也沒敢想小米的進步會這么大。
“哐!”3百萬的安兔兔跑分就這么展示在大家面前,直接對標了蘋果、高通和發(fā)哥目前的旗艦芯片性能。
那為什么玄戒 O1 可以達到這個水準呢?
因為它從工藝到架構(gòu)都是奔著第一梯隊的性能去的。
工藝上,玄戒 O1 吃上了第二代3nm工藝,跟驍龍8 Elite 、A18 Pro、天璣9400 算是站到了同一起跑線上。
而架構(gòu)方面、它用了四叢集十核 CPU ,包括了2顆X925超大核、4顆A725性能大核、2顆A725能效大核以及2顆A520超級能效核。
單從這個架構(gòu)設計來說,其實也相當于回應了,之前網(wǎng)上關于小米用公版架構(gòu)“拼好芯”的言論。
因為目前無論是蘋果還是高通、聯(lián)發(fā)科,都在搞全大核架構(gòu),盡量地減少叢集,像小米這種四叢集的做法,目前旗艦SoC中確實只有這么一家。
所以你要說直接抄其他家現(xiàn)成的答案,明顯是不太可能的。
不過,像雙超大核這種行業(yè)都在用的版本答案,小米確實是直接開抄了,畢竟蘋果已經(jīng)給大家驗證過了,雙超大核在應對日常的瞬時爆發(fā)場景時確實可以更加流暢。
而且小米這回還把這兩顆 X925 的主頻拉高到了 3.9GHz,比天璣9400+的3.7GHz還要高。
但是嘛。。。即便這么堆高主頻了,玄戒O1的單核性能也還是沒能打贏蘋果的A18 Pro,只在多核性能這塊領先了蘋果。
該說不說,果子這單核還是猛啊。
而在CPU能效方面,無論是超大核、大核和能效核的能效,雷軍說玄戒O1都能媲美A18 Pro——這里請注意只是媲美,從小米曬出來的能效曲線來看,還是有點差距的。
再來看看GPU,這回玄戒O1是吃上了ARM最新的G925,并且給你堆了16個核心,比天璣9400+的12核G925還猛,所以在GPU環(huán)節(jié)就輪到玄戒O1吊打蘋果A18 Pro了。
無論是曼哈頓3.1 還是 Aztec1440P 等GPU性能測試工具,玄戒O1的跑分都領先了A18 Pro。
而且不僅是性能領先,玄戒O1的GPU功耗還比A18 Pro降低了35%。
這波啊,這波是ARM公版GPU上大分了屬于是。
當然了,小米也不是說只會抱緊公版的大腿,他們還是做了挺多東西的,比如他們搞的這個GPU動態(tài)性能調(diào)度技術,可以根據(jù)不同的負載場景,去調(diào)整核心的運行狀態(tài),以此來平衡性能和功耗。
根據(jù)小米的測試數(shù)據(jù),在玩MOBA游戲的時候,小米15S Pro的幀率和溫控表現(xiàn)都要比iPhone 16 Pro Max 更好,
再加上他們這回升級的這個“翼型環(huán)形冷泵Pro”,在日常使用場景中,除了1小時短視頻這個項目不如蘋果外,其他的項目中,小米15S Pro的溫度都會更低。
原本氣氛到這里,大家都應該“澎湃”起來了,但雷軍卻說:“雖然玄戒O1有第一梯隊的性能表現(xiàn),但不指望一上來就吊打蘋果,人家蘋果還是頂尖的。”
估計是之前吃過虧了,現(xiàn)在雷軍的調(diào)門都不敢提太高了,這是怕被反噬了嘛。
除了性能之外,玄戒O1給小米15S Pro帶來的另一個升級就是影像。
在后置相機的參數(shù)上,小米15S Pro跟之前的15 Pro并沒有太大差別,但是基于玄戒O1的小米第四代ISP影像處理器,它獲得了更好的全焦段4K夜景錄像表現(xiàn)。
并且這個能力還可以給第三方應用調(diào)用,讓你在夜晚直播、拍短視頻以及視頻通話的時候,都可以有更好的畫質(zhì)表現(xiàn),但這點嘛。。。就得看第三方應用們的適配情況了。
哦對了,這回小米15S Pro居然還帶來了UWB功能,不僅刷地鐵公交的時候可以實現(xiàn)無感支付,還能跟小米YU7聯(lián)動,實現(xiàn)無感開鎖車門、站定3秒開前備箱等操作。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價格。小米15S Pro的16GB+512GB版本賣5499元,比同版本的15 Pro便宜300塊,16GB+1TB版本賣5999元,比同版本15 Pro便宜500塊。
并且作為15周年紀念版,小米15S Pro的包裝盒里面,除了機器本體外,還會有定制保護殼、定制化身以及15周年紀念徽章等象征身份的配件,我是覺得還挺有誠意的,就看米粉們愿不愿意買單了。
另外,我們的小米15S Pro評測也在路上了,大家可以蹲一波。
# YU7
說完手機和玄戒O1,咱們來聊聊大伙期待了很久的第二個重頭戲,小米汽車的第二個成員,AKA 小米的第一臺 SUV 車型: YU7 “ 御七 ”。
雖然在發(fā)布會以前有很多聲音說今晚不會有太多的干貨,包括雷總自己也發(fā)了微博說今晚不會發(fā)布價格信息。但他今晚還是用了接近一個小時的時間,把 YU7 重要的基礎信息基本全部介紹了一遍,而且,亮點很多。
給懶得看文章的兄弟們整個省流版:
沒有售價,也沒有預售價,但是下單 SU7 的兄弟天塌了一半。因為雖然 YU7 和 SU7 一樣分了三個版本,但是每個版本相比 SU7 都有著不小的提升。如果最后的價格跟 SU7 差距不大,比如 23 萬起售,那 SU7 車主們的另一半天就也塌了。
那接下來我們就快速的掃一下今天 YU7 發(fā)布會的內(nèi)容 ,因為內(nèi)容過于血腥,建議 SU7 車主們火速退出 。
首先外觀的部分,因為此前小米已經(jīng)公布過 YU7 的官圖,所以沒有太多的新信息。整體的比例我就不多說了,反正甭管從哪個角度看,都跟那個意大利馬拉內(nèi)羅的跑車品牌的那個不是 SUV 的 SUV 很像。
兩個比較有意思的細節(jié),一是 YU7 的門把手變成了和 SU7 不同的全封閉形式。但是它的開啟方式不是豐田驗證碼的那種用手戳開,而是靠近以后電動打開,相對文明很多。
二是 YU7 的頭燈上半部分是鏤空的,然后這回 YU7 機蓋上的開口可是真和車燈鏤空打通的,是真的可以通風的。
雷總還在發(fā)布會上強調(diào)了這一點,笑死。。。
至于顏色,雷總今天只公布了 YU7 的三種顏色:寶石綠、鈦金屬色和熔巖橙,還有五種顏色會在后續(xù)的發(fā)布會上公布。
兄弟們覺得這回這個寶石綠好看咩?我們哥幾個一直認為鈦金屬色整體的感覺會帥很多。
米粉朋友們估計也是這么想的,因為后續(xù)合金車模的表現(xiàn)也證明了這點,鈦金屬色秒沒貨,寶石綠現(xiàn)在依然想買就買。。。
來到車里,可以看到 YU7 的座艙風格雖然和 SU7 一脈相承,但在幾乎所有的細節(jié)上都和 SU7 有著明顯區(qū)別。
就比如 IP 的層次變得更多、中控扶手的結(jié)構(gòu)也和中控屏連在了一起。主駕和副駕前方都有一個環(huán)抱形的結(jié)構(gòu),和 法拉利 阿維塔的方案類似,座艙的沉浸感會更強。
幾個細節(jié),一是 YU7 方向盤的按鍵布局變成了 SU7 Ultra 同款,做工看著比 SU7 有著明顯提升。二是 SU7 上頭的翻轉(zhuǎn)儀表被取消,變成了類似全景 HUD 的小米天際屏方案。
這玩意簡單來說,是通過風擋上的黑色涂層來反射下方屏幕的畫面,好處是可以讓人們的視線不偏移路面就能看見各種信息,且畫面顯示不會遮擋路面、眼睛也不需要像傳統(tǒng) HUD 那樣一直切焦。
而它的功能其實就和阿維塔的遠端屏方案很像,可以在車機上選擇各種卡片式的功能然后在天際屏上自由組合,包括智駕 SR 的界面、駕駛模式的選擇、盲區(qū)監(jiān)測的畫面也可以和天際屏聯(lián)動,交互功能其實非常豐富。
后續(xù)脖子哥在小破站上會有對這塊天際屏的詳細解讀,有興趣的兄弟們可以蹲一波。
座椅方面,YU7 的前排座椅提供了主副駕雙側(cè)零重力座椅的配置,按雷總的話說 YU7 是一臺適合自己開的車,只給后排配零重力座椅 8 行。( 狠狠同意了 )
當然后排的乘坐體驗也被照顧到了,因為 YU7 的比例偏運動,所以后排的頭部空間理論上不大。為了兼顧這個問題,YU7 的后排座椅最大躺倒角度可以達到 135°,算得上半個零重力(后備箱空間估計就夠嗆了)。
至于內(nèi)飾的顏色,很遺憾 SU7 上的紫色內(nèi)飾似乎沒有繼承到 YU7 上,但新增了一個珊瑚橙,配上寶石綠的外觀頗有點經(jīng)典英國賽車綠+褐色內(nèi)飾的感覺。
OK 內(nèi)外飾的部分到這就結(jié)束了,要說這里 YU7 的表現(xiàn)還算意料之中的話,那后面底層配置的部分絕對可以說是出乎意料了。
眾所周知,SU7 分成了三個版本并且等級森嚴:基礎版沒有懸架配置沒有智駕沒有 800V ,Pro 版多了個智駕,Max 版多了空懸 CDC 、多了 800V 平臺和智駕,以及從單電機后驅(qū)變成了雙電機四驅(qū)。
這個配置規(guī)格要我說,就只有頂配的 Max 才能算得上 SU7 的完全體。但這個情況在 YU7 上變得完全不一樣了。
雖然還是分成了標準、Pro 和 Max 三個版本,但是從標準版開始 YU7 的配置就已經(jīng)非常非常高了:800V 高壓平臺、電磁閥減振器和激光雷達智駕全系標配,標準版 YU7 的電池包大小就高達 96.3 度,紙面續(xù)航更是沖到了 835 公里,有點逆天。
Pro 版相比標準版提升也非常明顯,單電機變成了雙電機,多了雙腔空簧。Max 相比 Pro 提升的更多是性能方面,雙電機的功率變大、卡鉗變成了 brembo 、電池包也從磷酸鐵鋰電芯變成了輸出功率更大的三元鋰電芯。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Pro 是 YU7 性價比最高的車型。等上市以后,無腦沖 Pro 就完事。
最后就是 YU7 跟主被動安全有關的部分了,輔助駕駛上這次雷總沒有太多展開功能的介紹,而是著重說了 YU7 各種標配的硬件,1 個激光雷達、1個 4D 毫米波雷達、11 個攝像頭和 12 個超聲波雷達,外加英偉達最新最強的 Thor 芯片 ( 看算力大概率是 Thor U ),基本已經(jīng)做到了沒法挑的程度。
我猜上回標準版的高速事故,多少還是給 YU7 的 SKU 產(chǎn)品規(guī)劃帶來了一些改變。
被動安全上,YU7 是業(yè)內(nèi)第一個用上了 2200 兆帕強度 ( 沒說是拉伸還是屈服 ) 的高強度鋼材,并把它們放在了車門和 AB 柱上,也讓 YU7 的車身扭轉(zhuǎn)剛度沖到了恐怖的 47610 牛·米/度( 老款 Model Y 的數(shù)據(jù)是 21700 牛·米/度)。
OK 上面就是 YU7 今天公布的所有信息了,大伙看完的感覺應該和我前頭說的一樣吧,雖然價格還沒說,但 YU7 相比 SU7 的提升屬實有點太大了。如果能定個 23 萬起步,我覺得可能真要成為那個把毛豆 Y 打趴下的車型了。
畢竟都 2025 年了,毛豆 Y 就算更新了也還只能低壓慢充呢。
# 小米平板 7 Ultra
聊完了手機和車,咱們再來聊聊小米平板7 Ultra ,它被雷軍稱之為小米平板的巔峰之作。
那它“巔”在哪里呢?
首先是尺寸上給你干到了14英寸,算是史上最大尺寸的小米平板,就是這個劉海嘛。。。有點讓人想起了三星。
光是屏幕大還不夠,雷軍說他們一咬牙一跺腳就狠心地上了OLED屏幕,并且這塊屏幕還用了M9發(fā)光材料,有著3.2K分辨率、120Hz自適應高刷。
僅從參數(shù)來看,這塊屏的畫質(zhì)表現(xiàn)應該會挺不錯。
而且這回小米也跟華為一樣,給你提供了納米柔光屏版本,通過AG 納米級蝕刻+AR抗反光鍍層,來消除屏幕上的反光,這樣看東西的時候眼睛會更舒服。
音質(zhì)方面,小米平板7 Ultra也是瘋狂堆料,它有著8個揚聲器,并且還有定制的超大音腔。
更騷的是,小米為了讓你能夠了解到這個平板的音質(zhì)有多好,還搞了一個聲音可視化的測試,用聲場相機來拍攝音樂播放時,小米平板7 Ultra和iPad Pro的外放效果,那結(jié)果毋庸置疑的小米更好。
有一說一,能想出這么對比平板外放音效的人,絕逼是個鬼才,雷軍撿到寶了。。。
性能方面,雖然小米平板7 Pro同樣搭載玄戒O1,但我發(fā)現(xiàn)PPT上的寫的主頻才3.7GHz,比手機上的那顆O1更低。
講道理,這是不應該的,平板的散熱空間更大,明顯有利于榨干芯片性能,難道是小米挑了那些體質(zhì)較差的芯片用在平板上?具體如何,大家可以等我們后續(xù)買一臺平板回來測測看。
除了影音外,這臺小米平板7 Ultra打的另一個點就是生產(chǎn)力,除了可以用上PC版WPS外,這次還全面支持蘋果生態(tài),可以打開蘋果設備上的各種文件格式,并且文件圖片也能支持跟蘋果設備的一鍵互傳。
在配件方面,除了觸控筆之外,小米還給它專門打造了全尺寸的懸浮鍵盤,直接對標iPad的妙控鍵盤,這在安卓平板里面屬于是比較少見的了。
價格的話,小米平板7 Ultra的12GB+256GB是5699元,12GB+512GB是5999元(柔光屏版本賣6599),16GB+1TB是6799元(柔光屏版本為7399元)。
S4 & 玄戒 T1
接著說手表,這回的小米手表S4使用了鍛造碳表圈、氟橡膠編織表帶,并且表圈上還有專屬的玄戒徽印。
而它搭載的是玄戒T1這顆芯片,其實小米在之前的紅米手表5上,就已經(jīng)偷偷地放了這顆芯片做驗證,這回算是直接開誠布公了。
這顆芯片最大的亮點在于,它繼承了小米的自研4G基帶,從基帶到射頻都是小米的自主設計——雖然是4G基帶,但從雷軍的講解來看,難度也是不低的,也是投入了不少人力和物力成本去干這件事。
并且T1還內(nèi)置視頻解碼單元,支持動態(tài)視頻表盤,可以和手機聯(lián)動,遙控手機拍照或者實時預覽相機界面,當然也能解鎖小米汽車。
價格的話,小米手表S4是1299元。
# 小米Civi 5 Pro & 家電
除了前面那些有點重磅的新品外,這回發(fā)布會上還有一些走個過場的產(chǎn)品,我這里就給大家速通一下。
先說小米Civi 5 Pro,前面咱們已經(jīng)出過評測了,感興趣的小伙伴可以去翻來看看。
這次雷軍是給了這臺機器更明確的定位,就是全能輕薄旗艦,主打一個輕薄和精致,面向的人群也主要是女性用戶。
然后在發(fā)布會上,雷軍也發(fā)布了小米Civi 5 Pro的新配色——冰美式,樣子看起來確實就是咖啡的棕色,并且這個素皮材質(zhì)中還添加了天然咖啡渣,但只加了一點點。
價格方面,冰美式配色的價格跟之前普通版本是一樣,也是2999起售。
家電部分,雷軍先是曬了今年一季度的成績——空冰洗中國第四、凈水器線上第一、電視第三。
U1S1,這兩年小米的家電確實猛,連我的長輩現(xiàn)在都知道家電可以買小米了。
這里我也給大家講一下雷軍介紹的幾款家電:
米家空調(diào)Pro搭載雙毫米波雷達,可以感知人體活動,做到風隨人吹,掛機售價是3999元,柜機售價是8999;
米家冰箱Pro為508L,可以超薄平嵌,不咋挑空間,并且有2套獨立制冷系統(tǒng),冷藏、冷凍分開,不會串味,售價是4999元。
米家雙區(qū)洗衣機Pro,支持雙區(qū)洗、雙烘干以及雙醫(yī)護級認證,并且是標準尺寸,意味著可以原地換機,售價為5499元,洗烘套裝賣8999元。
米家凈水器Pro,有兩個龍頭,支持雙水路,并且出水快,5秒就能倒?jié)M一杯水,價格是2999元。
最后就是小米電視S,它采用的是Mini LED面板,分區(qū)比上一代提升30到40%,畫質(zhì)更細膩,并且支持大師畫質(zhì)引擎,還有低反光屏,看劇不容易被反光干擾,售價根據(jù)尺寸是從2999元到9999元不等。
# 最后說兩句
總的來說,YU7無疑是這場發(fā)布會的“流量明星”之一,雖然價格還沒公布,但從配置來看,誠意非常到位,可以預見的是, YU7 大概率會復刻 SU7 的成功變成一臺現(xiàn)象級的車型。
因為市面上配置拉滿的水桶車型,特別是純電 SUV 實在太多,多到大伙已經(jīng)審美疲勞了。
法味很足的 YU7 選擇這時候沖出來,雖然女車主們會不會買單還得打個問號,但至少年輕小伙們真就會像在一票網(wǎng)紅臉里看到了李冰冰似的,抵抗,你告訴我怎么抵抗?順便猜一波明早的股價?
除了YU7,我覺得玄戒O1則是更大的一個驚喜。
原本之前外界就對這顆芯片眾說紛紜,如今參數(shù)和跑分都出來了,直接對標蘋果、高通等第一梯隊的選手,我估計這是很多人沒猜到的。
雖然小米是用公版架構(gòu)攢出來的這顆芯片,但至少他們有這個想法去干這么一件事,而且這件事說到底一點也不容易,一旦失敗還有可能像之前澎湃S1那樣,再被人嘲笑十年。
所以不管別的,就沖小米的這份勇氣,我是服的。
至于這顆玄戒O1和YU7到底能給出多少分的答卷呢,大家也可以期待一下我們后續(xù)的測評。
撰文:粿條&歪歪
編輯:面線
美編:煥妍
圖片、資料來源:
小米發(fā)布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