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車圈今年最受關注車型——小米YU7完成首秀,雖然還沒公布價格開啟預定,但是整車外觀內飾布局、主要參數配置已經公布。
可以確定,YU7在7月份上市后不會愁訂單,提車等待時間也很有可能創造新紀錄,但是就YU7車型本身技術和配置而言,確實沒有帶來太多驚艷。從今天小米股價來看,也體現出資本市場對于小米昨天這場發布會反應平平。
值得一提的是,在SU7近期引發廣泛爭議之后,新發布小米YU7不僅沒有轉移公眾關注視線,而且又帶來更多爭議。
法拉米“實錘”?
可能小米集團董事長、CEO雷軍也沒有想到,在發布會上講了十多分鐘小米YU7外形設計,轉過天來卻讓法拉利上了熱搜。起因就是某車評人在小米發布會期間,發了一條恩佐·法拉利之子皮耶羅·法拉利的定制色法拉利Purosangue幾張圖片,就被評論“內涵”小米,引發正反雙方大討論。
不同于特斯拉等品牌,SUV將同級轎車進行簡單“拔高”,小米YU7相比SU7采用全新設計。雖然YU7設計算不上抄襲,但是參考法拉利Purosangue是“跑不了”的。通過兩車外形圖片對比,就能發現兩車在車身比例和車頭車尾線條方面,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這也成就小米轎跑SUV造型視覺沖擊力。
對于法拉利Purosangue而言,長車身是為了裝V12發動機,而小米YU7則只能設計一個超大的前備箱。同時這樣的設計對于前排頭部空間,也有一定影響。但這些對于小米YU7而言都沒有顏值來的重要。
值得一提的是,法拉利Purosangue的設計關鍵之一,是實現49:51%的重量分布,這是跑車最理想的重量分配比例,而小米YU7在設計上參考,如何解決長車頭的配重問題,這對于后驅車型操控性將非常重要。
搶先首發天際屏
小米YU7內飾設計中,有一個亮點設計需要著重說一下。新車搭載全新視覺交互系統“小米天際屏全景展示”,成為首發量產搭載這一技術的車型。這一系統相比于阿維塔的“帶魚屏”,是在車輛前擋風玻璃下沿,打造貫穿式視覺交互顯示,更符合前排駕乘人員的視覺直覺。
小米YU7是首款采用這些技術的量產車型,但這項技術首次展示是寶馬首先提出來的。2022年,寶馬官方就發布全新一代HUD演示效果,并在寶馬新世代概念車上進行應用。不過寶馬在產品研發和推出節奏,要明顯落后于國內車企,所以小米YU7搶先展示這一成果,而寶馬首款搭載類似技術車型,則需要等到明年上市。
需要指出的是,這些技術并非小米專利,而是也有相對比較成熟的tier1供應商,比如大陸集團就在2023年CES展上,就亮相相關技術。所以未來幾年,也會有其他品牌新車型陸續搭載。
續航靠堆料?
作為一款純電車型,小米YU7在三電方面技術,也是非常值得關注的。不可否認,小米YU7在電機功率和加速方面,還是保持小米汽車的風格,但是在能耗方面,還是沒有體現出太多過人之處。
在發布會上,雷軍表示小米YU7續航是兩驅和四驅車型第一,但是主要原因還是在于小米YU7搭載96.3kWh電池,而Model Y(參數丨圖片)兩驅和四驅分別搭載62.5kWh和78.4kWh電池。而在能耗方面,小米YU7則明顯高于Model Y。
YU7后驅車型CLTC電耗為13.3kWh/100km,而Model Y為11.9kWh/100km。YU7四驅車型CLTC電耗為14.4kWh/100km,而Model Y為12.4kWh/100km。所以會發現,四驅版車型YU7電池電量比Model Y多了近19kWh,但是續航僅多了51km。
所以整體來看,小米YU7確實一款很亮眼的車型,但是相比SU7沒有體現出太多技術提升,而是更偏向整合。對于小米汽車而言,要想發展更久遠,還是需要多一些技術“沉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