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土安全部(DHS)剛剛宣布,已決定撤銷哈佛大學的國際學生簽證項目資格,理由是該校在應對校園抗議中的“支持恐怖主義行為”,并拒絕配合提供簽證持有學生的相關記錄。
這一決定將對哈佛乃至全美高校的國際學生政策產生深遠影響。
據國土安全部聲明,哈佛之所以遭到如此嚴厲制裁,是因為該校未按要求提交學生簽證持有人的行為記錄,且在多次通告后仍然拒絕配合調查。
“政府正在追究哈佛的責任,因為它在校園中縱容暴力、反猶主義,并與一些組織協作,”國土安全部長克里斯蒂·諾姆(Kristi Noem)指出,“能招收國際學生并享受他們繳納的高額學費,這是一種特權,而非權利。哈佛本有很多機會做正確的事,但它拒絕了。現在,它失去了學生和交流訪問者項目(SEVP)的認證資格。”
該決定意味著:從2025-2026學年起,哈佛將無法招收新的國際學生,而現有的國際學生必須在下學年開始前轉學或將失去在美合法身份。
“你們已失去特權”——DHS致信哈佛移民事務主任諾姆部長向哈佛大學移民事務主任莫琳·馬丁(Maureen Martin)發出正式信函稱:
“鑒于你們公然拒絕提供我們多次要求的信息,同時縱容一個對猶太學生不友好、支持哈馬斯言論、推行種族主義‘多樣性、公平與包容(DEI)’政策的不安全校園環境,你們已經失去了這一特權。”
DHS要求哈佛在72小時內補交所需信息,以便有機會在下個學年重新獲得簽證項目資格。
據介紹,DHS最初在上個月就已向哈佛提出申請,要求提交有關持簽證學生的詳細記錄,包括:
抗議活動中簽證學生的參與視頻或影像資料
近五年來所有簽證學生的紀律處分記錄
涉及威脅、非法行為、對其他學生或教職工剝奪權利的記錄
哈佛方面在多次催促后僅提供了一份“不充分、不完整且不可接受”的回應。諾姆指出,這是“哈佛未能遵守最基本報告義務的嚴重失敗,必須受到懲罰”。
此前,川普政府已凍結近30億美元聯邦撥款,這些資金原本用于支持哈佛的研究項目。同時,司法部、教育部和衛生與公眾服務部也已就校園反猶太主義、DEI政策等問題對哈佛展開聯合調查。
據了解,自以色列去年10月展開清剿哈馬斯的軍事行動以來,美國多所高校掀起支持加沙的抗議浪潮,要求校方“撤資以色列”,哈佛即為抗議重鎮之一。
為應對潛在簽證風險,哈佛上個月宣布,允許國際新生可暫時保留國外大學的錄取資格作為備選,而非像往年一樣必須在5月1日前作出唯一決定。至少已有12名哈佛學生因參與抗議而被撤銷在美學習資格。
美國國務卿馬可·魯比奧(Marco Rubio)本周在國會表示,國務院目前已吊銷“可能上千份學生簽證”,未來還將繼續擴大打擊:
“我們會繼續吊銷那些在美國高校搞破壞的人士的簽證。簽證是特權,不是權利。”
川普政府已明確釋放信號:在其第二任期內,將強力打擊大學中的反猶、親哈、或被視為“危害國家安全”的行為,特別是涉及外國學生的情況。哈佛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恐將有更多高校面臨審查與懲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