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圖由豆包生成,提示詞:各國留學生離開美國
美國剛剛又給全世界演示了一次行政權和司法權的制衡機制:
特朗普領導的政府系統于5月22日簽發命令,禁止哈佛大學招收國際學生就讀,已經入學的國際學生也必須轉學,否則將被取消簽證驅逐出境。
當天,美國司法系統迅速行動,暫時叫停了這一命令。由于此前有超過100名國際學生就簽證被取消問題起訴了聯邦政府,案件還在審理之中,加州的聯邦法官杰弗里·懷特發布禁令,阻止特朗普政府在案件審理期間取消留學生簽證資格或因此拘留國際學生。
看到很多評論說這是特朗普與哈佛大學的私人恩怨,這就把問題看簡單了。特朗普的確是看不聽話的哈佛大學不爽很久了,也的確是首先針對哈佛大學,但“趕走留學生”這件事是特朗普心心念念要做的,國家安全只是找出來的冠冕借口,有沒有哈佛大學的恩怨他都會極力推行。
當然,確切地說,特朗普并不是想要趕走所有留學生,而是想要趕走留學生中的那些“賠錢貨”。這個出發點,和很多中國網民對留學生的排斥是高度一致的。
簡單粗暴地說,特朗普把在美國的留學生分成兩類:
一類是給美國送錢的自費留學生。這些留學生主要集中在排名相對較低的大學,以本科階段為主。他們每年要交高額的學費,還有的要給大學高額捐款才能獲得入學資格,再加上生活費、租房買房買車等,源源不斷為美國貢獻收入。從數量上來說,這些留學生占了大部分,他們共同支撐起美國國際教育產業這門好生意。
據《美國門戶開放報告2017》數據顯示,在2016/17學年,全球赴美留學生總計為美國貢獻368.7億美元,創造約45萬個工作崗位。其中,中國赴美留學生為美國經濟貢獻125.5億美元,占全球赴美留學生總貢獻的34%。
還有一類是讓美國賠錢的拿了獎學金和項目資助的留學生,這些留學生主要集中在碩博士階段,很多是在哈佛、耶魯、斯坦福這樣經費充裕的知名大學。
在特朗普的視野中,美國不僅收不到這些留學生學費,還要倒貼為他們提供頂級的教師資源,還有動輒數十萬美元的項目研究經費,還要給他們發工資補助,簡直虧死了。如果這些留學生的研究成果都留在美國也就罷了,更讓特朗普不爽的是,很多留學生用美國資助的經費鍛煉了研究能力,做出了研究成果,然后帶著這些經驗和成果回到各自的祖國了。在特朗普看來,這是削弱美國競爭力,威脅美國國家安全的。
當然,還有一個“共同把蛋糕做大”的視角可以用來解釋美國為什么要資助這些國際留學生。雖然這些留學生有一些會回到祖國,但他們在美國留學期間做出的成果首先是由美國受益的,這是美國作為移民國家長期保持創新活力最重要的基礎。至于讓“窮國家”占了些便宜,是美國作為地球“帶頭大哥”的社會責任。
這兩個視角很難說誰對誰錯,它更多是一種價值觀念和局勢判斷的差異。很顯然,特朗普政府的視角和以哈佛大學為代表的美國教育科研系統的視角是不一樣的。
因此,特朗普上臺后極力想要趕走那些“賠錢貨”留學生,而美國頂尖大學則極力想要維持現狀保護國際學生。
站在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宏觀視角,我當然是希望美國正常接收培養國際學生的。不只是美國,最好各個國家都能精選全球優秀學生加以培養,讓每個人才都能找到最適合的研究環境。
再把視線拉回中國,其實在留學生話題上我們面臨著比美國更嚴重的對立觀點。
一方面,中國高校持之以恒從全球各地,主要是第三世界國家招收留學生,并給予這些留學生大量補貼資助。而中國并不是移民國家,這些留學生最終留在中國工作的比例微乎其微。
站在政策層面,中國官方認為資助留學生是收益大于投入的。
另一方面,民間輿論對留學生政策的不滿意由來已久,每次討論到國內某個問題因為缺錢而難以解決的時候,都會有很多人提出取消留學生補貼,把錢省下來改善民生。
站在輿論層面,中國民眾普遍認為補貼留學生是完全賠本的買賣。
僅從短期劃不劃算的角度來說,美國和中國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只是官方和民間的立場剛好相反。美國是政府想要趕走賠錢的留學生,民間想要把留學生留下,而中國是政府想要招收留學生,民間想把留學生趕走。
當然,兩個國家的留學生招收方式、留學生的來源、能力都存在巨大的差異,兩國的留學生政策并不能直接拿來對比。
我只是想借著美國的熱點把平時很難討論的中國留學生問題擺上臺面接受審視,僅此而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