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五環境日即將到來之際,5月22日,省政府新聞辦舉行新聞發布會,省生態環境廳有關負責同志向社會通報2024年全省生態環境質量狀況。
據介紹,2024年,我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山西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堅定扛牢生態文明建設政治責任,以美麗山西建設為統領,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全方位、全地域、全過程開展生態環境保護,持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深入實施“一泓清水入黃河”生態保護工程,環境治理能力不斷提升,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改善,綠色低碳發展縱深推進。2024年,國家下達的各項生態環境約束性指標全部完成,多項指標創有監測記錄以來最好水平?!?/p>
環境空氣質量持續向好
全省環境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為4.30,同比下降4.4%,實現7年連續下降;優良天數比例為74.2%,同比提升2.9個百分點。大家比較關心的PM2.5平均濃度達到36微克/立方米,與2023年相比下降了2.7%,已經連續4年每年下降1微克。PM10平均濃度達到69微克/立方米,與2023年相比下降了6.8%,首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SO2平均濃度達到10微克/立方米,與2023年相比下降了16.7%。NO2平均濃度達到28微克/立方米,與2023年相比下降了9.7%。
地表水環境質量顯著提升
全省94個地表水國考斷面全部達到四類及以上水質,優良水體比例為94.7%,其中黃河流域優良水體比例達到91.5%,汾河入黃口廟前村斷面首次達到三類水質,黃河干流(山西段)連續3年保持二類及以上水質;海河流域優良水體比例連續2年達到100%?! ?/p>
地下水環境質量穩中向好
全省共監測地下水環境質量監測井254眼,其中二類水質井47眼,占比18.5%;三類144眼,占比56.7%;四類42眼,占比16.5%;五類21眼,占比8.3%。按照《地下水質量標準》三類標準評價,達標191眼,占比75.2%。
城市聲環境質量整體較好
全省晝間城市區域聲環境質量平均等效聲級為51.2分貝,總體水平等級為二級。全省晝間城市道路交通聲環境質量平均等效聲級為65.6分貝,較2023年下降0.2分貝,強度等級為一級。全省城市功能區聲環境質量晝、夜間達標率分別為91.9%和80.4%。
自然生態質量基本穩定
全省生態質量指數值為56.70,生態質量為“二類”,與2023年基本持平。
輻射環境質量總體良好
全省空氣、地表水、城市地下水、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和土壤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處于正常本底漲落范圍內,人工放射性核素活度濃度未見異常。環境電磁輻射水平低于國標規定的電磁環境控制限值。(閻軼潔)
來源:太原日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