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快推動我省市場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進一步激發各類市場主體活力,5月22日,記者從省發改委獲悉,我省發布了《山西省市場基礎設施建設2025年行動計劃》,重點任務包括:加快建設綜合立體交通體系、加快建設現代物流體系、加快建設產業轉移承接設施、加快數字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消費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
陸空協同構建綜合立體交通
持續推進全省“兩縱四橫一環”綜合運輸通道建設。加快形成以高速鐵路、普速鐵路、高速公路等為骨干,普通公路、民航機場等為補充,有效串聯省內主要地市、經濟中心、產業園區、旅游板塊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加快“八縱八橫”高鐵通道山西段建設。擴大高速鐵路覆蓋范圍,加快雄安新區至忻州高鐵項目建設,推動太原至綏德高鐵、大西高鐵提速改造等項目及早開工建設,扎實做好長治經邯鄲至聊城高鐵、運城至三門峽客運專線等項目前期工作。
加快高速公路、普通國省道體系建設。推動昔榆高速建成通車,有序推進太原至舊關國家高速公路山西段擴容改造,加快繁峙至五臺、應縣至繁峙等高速公路項目開工建設。
加快航空運輸體系建設。推進“一干八支”民用運輸機場建設,推動太原武宿機場三期改擴建、運城機場飛行區改擴建、臨汾堯都機場改擴建等項目建設。
三晉樞紐建設智慧物流新生態
加快推進晉魯骨干流通走廊建設。圍繞煤炭、焦炭、鋼鐵、鐵礦石等大宗商品,研究制定走廊建設支持政策,加大重大項目儲備,放大“走廊+經貿+產業”聯動效應,提升晉魯省際間大宗商品跨區域大規模流通效率。
推動大宗商品物流體系建設。培育一批具有區域影響力的大宗商品物流基地,深入開展陸海聯運,擴大津海晉門集裝箱通道、晉商冀港大宗散貨通道的物流規模。鼓勵工礦企業等實施大宗商品“公轉鐵”“公轉水”“散改集”。
持續推動國家物流樞紐建設。支持太原申報商貿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加快構建“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物流體系。
加快建設現代供應鏈體系。實施一批農產品重點品類冷鏈物流服務、產地保鮮設施建設項目。支持我省專業鎮優質制造業產品綜合利用鐵、海、陸、空等現代物流通道“走出去”。
實施物流數據開放互聯工程。支持搭建山西物流公共信息服務平臺,建立物流行業數據開放互聯機制,構建全省物流行業數據空間,推動公路、鐵路、航空等物流數據匯聚、應用、運營增效,促進全省物流行業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建立健全企業物流數據采集、提取、應用、保護等機制,促進企業物流數據要素市場化流通。
推動農村寄遞物流服務全覆蓋。整合利用現有物流節點和運力,進一步推進客貨郵融合發展,推動農業農村物流設施共享共用,支持客運站、郵政網點等拓展物流服務功能,實現站點共建、運力共用、服務共享。
產業協創加強多方合作共建
推動省級轉型綜改示范區擴容升級。著力構建“1+11”轉型綜改示范區體系,推動開發區特色化、差異化發展。選取發展規劃完備、經濟基礎好、發展潛力大、符合生態環境分區管控的示范區,優先支持擴容升級,對標對表先進國家級開發區,加強示范區外資外貿、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工作,為申報國家級開發區夯實發展基礎。
加大開發區開放力度。推動武宿綜保區與國內外高水平開放平臺深化合作,提升專業化運營能力。支持開發區與國內外高水平開放平臺對接合作,構建開發區進出口貿易新通道。鼓勵開發區與先進省份開發區進行園區共建,加快建設高水平合作平臺。
支持開發區積極承接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產業轉移。積極組織開發區組團參加廣交會、進博會等大型招商引資推介、行業論壇等活動,推動開發區在產業轉移、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基礎設施等方面加強合作共建。
統籌用好各類產業轉移承接平臺。依托產業鏈、專業鎮、開發區、晉創谷等平臺,積極開展“政府+鏈主+園區”招商、綠電招商、消費品工業招商、以商招商、科技招商等,強化與京津冀聯動發展,加強與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中部地區以及重點國家地區務實合作。
優化布局支持數智新基建
推動信息基礎設施建設。適度超前部署5G-A網絡,加大5G RedCap部署力度。持續深化IPv6規模部署和應用,拓寬IPv6通路。
優化布局算力基礎設施。打造環京津冀算力走廊,重點推進智算建設,推動算力與綠色電力協同發展。圍繞數據匯聚、處理、流通、應用、運營等,加快部署可信數據空間等數據基礎設施。
加快融合基礎設施發展。深度利用5G、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推動工業、能源、交通、物流、市政、城市管理等基礎設施智慧化改造,推動形成網絡化、智能化、服務化、協同化的融合基礎設施體系。
探索開展數據基礎設施建設。落實國家發展數據標注產業政策,充分發揮大同數據標注“國家隊”優勢,以數據標注為載體,支撐“人工智能+”應用生態構建。引導各地先行先試開展數據基礎設施建設,支持推薦高質量數據集建設項目、數據流通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納入國家盤子,爭取國家政策資金支持。
全鏈升級打造消費基建新格局
推進城市商業提質升級。發揮省級步行街、重點商圈等城市商業載體作用,創新消費場景,加快培育城市多層級消費。支持太原市鐘樓街、忻州古城打造國家級步行街。高水平打造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發展社區型購物中心、便民商業中心,豐富便利店、菜市場等基本保障類業態及娛樂、健身等品質提升類業態。
加快縣域商業體建設。升級改造一批鄉鎮商貿中心和農貿市場,引導大型商貿流通企業供應鏈下沉,不斷優化農村消費環境,激發農村消費活力。到今年底,在具備條件的地區,基本實現縣縣有綜合商貿服務中心、鄉鎮有商貿中心、村村有便利店的格局。
推動電商提質增效。開展電商主體培育行動,通過技能培訓、資源對接、拓展銷售渠道等方式賦能電商主體。開展“名品出晉”網絡品牌培育行動,加大老字號品牌、區域公共品牌、名特優產品線上推廣力度。
推進農村電商高質量發展。打造鄉村e鎮升級版,不斷培育壯大農村電商人才隊伍,持續打造農產品網銷品牌,開展助農直播活動,暢通農產品銷售渠道。實施農產品上行快件物流補助政策,降低農產品電商物流成本,有效助力農產品上行。
促進縣城文旅商設施融合發展。提升三個一號旅游公路沿線餐飲、住宿、購物等消費品質,宣傳推廣沿線地方美食、老字號、名特優產品,推動山西特色產品入駐旅游驛站,指導制定地標美食品牌認定指南,持續豐富消費供給。
來源:山西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