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國北方多地已經提前開啟了“火爐模式”,多地最高氣溫超過40℃,刷新同期最高氣溫紀錄,甚至在山西、河南、寧夏部分監測點,地表溫度超過70℃!
為啥這么熱?
中國氣象局氣象分析師李倩介紹,由于暖高壓脊(由大陸熱力作用形成的暖性高壓系統)的強度非常強,干熱氣團影響范圍大。其次,北方天氣晴朗云少,太陽輻射強,進而引發地表快速升溫,就像陽光房里開暖氣,熱上加熱。加之河南、河北一帶位于太行山東麓,氣流翻過太行山又會造成下沉增溫,形成干熱風,三點共同影響導致出現極端高溫天氣。
對夏糧影響幾何?
由于前期北方冬麥區已經持續高溫少雨,目前,西北地區東部至華北、黃淮一帶存在不同程度的氣象干旱。夏收高峰期將至,河南作為我國小麥第一主產區,已經全面進入成熟收獲期,氣象干旱可能會影響小麥籽粒飽滿度和產量。
農業農村部小麥專家指導組顧問、河南農業大學教授郭天財介紹,相較往年,今年的旱情比較嚴重。自3月以來,河南部分地區長時間沒出現有效降雨,盡管期間有幾次分散性降雨,但雨量不足,分布不均。
目前,沒有水澆條件的丘陵旱地和有水澆條件但澆水不及時的麥田,旱情尤為嚴重。豫西南的丘陵旱地是受影響較嚴重的地區之一。同時,入夏以來高溫天氣來得早,持續的高溫和大風天氣加劇了土壤蒸發和植株蒸騰,導致旱情發展迅速,對小麥生長造成了較為嚴重的影響。
夏糧會減產嗎?種植戶如何應對?
郭天財介紹,關于今年小麥是否會減產、出現品質大幅下降的情況,目前還不好輕易下定論。不過從一般規律來看,若能注重管理、及時灌溉,小麥產量表現往往較為穩定;反之,如果管理缺失或條件不足,則減產風險較高。
不過,轉折點快到了。5月22-23日,陜西南部、河南西部和北部將出現小到中雨天氣。對于農業生產來說,雨水的到來,不僅能緩解高溫,還能讓土壤缺水的情況有所緩和。
河南省商丘市柘城縣牛城鄉高標準農田小麥種植基地內,噴灌設施正在澆灌小麥。
最后提醒農民朋友們:
一定要及時關注天氣預報,密切關注土壤墑情變化,防范倒伏、冰雹及“爛場雨”等災害。特別要注意機收減損(由于長時間干旱導致小麥植株變矮,增加了機收難度),掌握好收割速度,減少落地損失。
編輯|李紫來審核|趙允
來源|央視三農微信公眾號
微信號:yanglingcaf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