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ub提要:2025“全球繁榮峰會”于19日至21日在香港舉行。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會長、中國前駐歐盟大使吳海龍發表主旨演講,系統闡述當前國際格局深刻演變下的中國角色與戰略主張。 吳海龍指出,當今世界正經歷四大重構:中國崛起、美西方關系裂變、全球南方群體性崛起與全球重心向亞洲轉移。 “全球繁榮峰會”(Global Prosperity Summit,簡稱GPS)由香港學界、商界及思想領袖發起,是香港首個聚焦國際地緣政治的會議平臺,旨在就影響全球繁榮的重大議題,開展坦誠、客觀與理性對話。 本文由吳海龍大使根據現場演講整理成稿并授權北京對話發布。
吳海龍:各位來賓,今天我想借此機會談談中國與世界的關系。重點談談中國與美國、中國與歐洲、中國與全球南方和中國與亞洲的關系。
當今的國際形勢正處在二戰以來最大的變動和調整中,這種變動和調整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一是中國的崛起。二是美國西方關系的破裂。三是全球南方的興起。四是全球重心向亞洲的轉移。這四大變動和調整將改變國際格局的板塊和重塑新的國際秩序。
中國的崛起已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不管一些人如何抹黑中國,如何阻撓中國的發展,今天中國的實力就擺在這兒;中國對世界的貢獻就擺在這兒;中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就擺在這兒;世界對中國取得成功的認可和期待就擺在這兒。
有人可能會問中國成功的秘訣在哪里?我認為,中國的成功靠的是中國共產黨的英明領導;靠的是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靠的是采取了改革開放正確的歷史決策;靠的是中國人民的艱苦奮斗和開拓創新;靠的是中國抓住了世界發展進程中的機遇。
中國在崛起的過程中對外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中美關系問題。美國犯下的最大的戰略認知錯誤,就是把中國從合作伙伴視為了戰略競爭對手,視為最大的威脅和挑戰。美國對中國的快速發展一直處在焦慮和不安中,一直認為中國會超越美國,甚至取代美國的霸主地位。因此,這十幾年來對中國采取了脫鉤、斷鏈等各種打壓和遏制的措施,企圖阻撓中國的發展壯大,并不惜一切代價要與中國進行一場戰略上的競爭。
中國根本就不想與美國搞什么戰略競爭和戰略博弈,更不想取代美國當世界的老大。中國只想把自己發展好,把自己發展強,讓老百姓過上更好的生活,能為世界做更大的貢獻,提供更多的機會。中國客觀上正在越來越多的領域超越美國,但這并不是中國出于要與美國進行戰略競爭的目的,而是中國不斷地實現自我超越的結果。
美國費盡心機,使出各種手段阻止中國的發展,達到目的了嗎?答案是十分明確的,完全沒有。中國的經濟仍在穩步增長,中國的貿易仍在擴大,中國的科技創新不斷突破人們的想象,航天技術、芯片制造、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等等,中國的科技強國之路越走越寬,中國產品的競爭力越來越強。連美國國務卿魯比奧也不得不承認,無論美國做什么,都改變不了中國強大的事實。
反觀美國,從對中國的遏制中得到了什么?國力增強了,還是下降了?貿易逆差是擴大了,還是縮小了?制造業的競爭力是上升了,還是下降了?通貨膨脹是好轉了,還是惡化了?民眾的生活是變好了,還是變差了?這是世人有目共睹的。連特朗普也聲稱,“美國是發展中國家”,“美國的發展速度遠遠落后于中國”,他的話也許不是一點兒道理也沒有。美國的問題出在自己身上,但美國從不愿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自己得了病,自己不吃藥,非要讓別人吃藥來治美國的病。最近美國向全世界發起的關稅戰,就是這種邏輯。
當地時間5月17日,特朗普施壓零售巨頭沃爾瑪“自行消化”關稅成本,不要漲價。此前,沃爾瑪表示美國關稅政策將導致商品價格上漲。央視新聞
中國在對美貿易中多年來一直是順差。這是因為中國的產品便宜、實用、質量好,且有的產品具有不可替代性。美國的消費者喜歡,愿意買,因此有著很強的競爭力。這是市場的選擇,消費者的選擇,并非中國有意為之。
另外,中國想買美國的東西太多了,而美國卻限售禁賣,這是造成今天美國與中國貿易逆差的主要原因之一。特朗普試圖通過發動關稅戰,解決所謂的“貿易不公平”問題,顯然是行不通的。前幾天應美國的要求,中美在日內瓦就關稅問題進行了會談并達成共識。這再次說明訛詐、威脅無濟于事,只有本著尊重與平等的原則,坐下來坦誠談判,才是解決問題的出路。
中國已不是美國認為的那個中國,美國也不是自認為的那個美國。美國要學會與一個日益強大的中國打交道表現出應有的尊重和平等。新加坡前總理李顯龍說的很明白,美國必須接受一個日益強大的中國,必須接受阻擋中國的崛起是不可能的。美國必須與中國尋求建設性的關系,以及在經濟上相互依存的關系。
中國的騰飛對中國本身乃至全世界都帶來了巨大的好處。特朗普總統表示,中國和美國可以一起解決世界上所有的問題。習近平主席也說過,中美合作可以干成許多事。中方將繼續按照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原則,致力于中美關系的穩定、健康、可持續發展,同時希望美國能認清歷史發展的大勢,客觀理性地看待中國的發展,積極務實地開展對華交往,共同走好既有利于兩國,又有利于世界的正確相處之道。
這幾年美國的盟友,特別是歐洲在對華政策上被美國帶了節奏,為美國背書,為配合美國對華遏制的戰略需要甚至不惜犧牲自身的利益。歐洲也把中國視為了“制度性對手”和最大的挑戰,采取了對中國“去風險”、“減依賴”的政策。
今天,當歐洲與美國關系破裂時,反思一下過去一味跟著美國走的對華政策,歐洲不知會有什么感受。
不久前,西班牙首相桑切斯訪華,其目的不僅是深化中西兩國貿易關系,而是在全球大變局下試圖為歐洲打破依賴美國的束縛,尋找更可靠的務實、平等的合作伙伴。歐洲是時候放下對中國的偏見了,不再為美國單邊行動背書,主動開辟新的經濟合作之路。歐洲應在更高的站位上審視中國作為不斷崛起的全球重要力量和合作伙伴的潛力。無論從地緣政治還是地緣經濟的角度考慮,中歐合作都是必選題。
英國財政大臣里夫斯最近表示,英國脫離與中國的接觸是非常愚蠢的。她主張與中國建立更深層次的伙伴關系,而不是設置新的障礙。歐洲還是有明白人。
中國與歐洲沒有根本的利益沖突,中國一直支持歐洲的一體化進程,中國一直把歐洲看作是多極世界中的重要一極。中國從未因與歐洲的社會制度、價值觀不同對歐洲抱有敵意,也從未把歐洲看作是制度性和價值觀上的對手。反而中國一直把歐洲看作是一個穩定的合作伙伴。在歐洲面臨嚴重的債務危機時,中國及時伸出援助之手,當有人唱衰歐元、唱衰歐洲時,中國則力挺歐洲。
歐洲的領導人和政治家需要從新的歷史變局的視角重新審視中歐關系,要認清誰是歐洲的伙伴,誰是歐洲的對手,誰是歐洲的挑戰,誰是歐洲的機遇。今年是中歐建交50周年,中國對歐洲仍然抱有信心,相信歐洲可以成為中方合作的伙伴。雙方有能力,也有智慧妥善解決好存在的問題,共同開辟下一個值得期待的50年。最近中國和歐洲議會決定同步全面取消對相互交往的限制就是一個積極的舉動。
美西方關系的破裂是二戰以來,國際關系中最突出的變局。特朗普上臺后,美國與其盟友的矛盾和分歧不斷升級。美國公開表示,要吞并加拿大,讓其成為美國的第51個州,使加拿大這個美國長期以來的鐵桿盟友倍感憤怒。加拿大外長喬利稱,“美加盟友關系結束了”。加拿大總理卡尼也表示,“美國背棄了加拿大,加美的傳統關系已不復存在”。美國要強行購買格陵蘭島,使美國與丹麥等歐洲國家的關系緊張。
美國副總統萬斯在今年的慕尼黑安全會議上對歐洲的激烈抨擊,令歐洲震驚與極度不滿。特朗普甚至還表示,歐盟的成立就是為了占美國的便宜,甚至就是為了搞垮美國。特朗普發動的全球關稅戰對其盟友毫不留情的無差別的打壓,使美國與其盟友的矛盾進一步加劇。日本首相石破茂稱之為“國難”。
特朗普拋開盟友,特別是拋開歐洲,與俄羅斯單獨談判解決俄烏沖突,讓歐洲國家感到被“出賣”和背叛。特朗普政府甚至把造成俄烏沖突的責任和錯誤算在了前任政府和歐洲人頭上,讓歐洲人無法接受。這些都使跨大西洋關系的基礎發生了動搖。歐洲的領導人十分悲傷地表示,歐美關系永遠回不到過去了。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絕望地稱,“我們熟悉的西方已經不復存在了”。
當然,美國的一些盟友也還心存幻想,仍希望通過向美國的妥協和讓步,來維持與美國的關系,甚至想“禍水東引”,通過犧牲中國的利益來討好美國,緩解與美國的矛盾。我看這些國家是與虎謀皮,損人不一定會利己。
美國與其盟友關系的破裂并不是偶然現象,而是有著深刻的根源。特朗普上臺后采取的“美國優先”和“利益至上”的政策,使美國首先考慮的是自身的利益。凡符合美國利益的,即使盟友反對,也要干。凡不符合美國利益的,即使盟友支持,也不干。
今年1月2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宣布美國將再次退出旨在應對氣候變化的《巴黎協定》。央視新聞
美國與其盟友利益分配不平衡是另一個主要問題。美國認為,其每年拿出數以億計的美元為盟友提供安全保障和軍事支持,但美國并沒有得到足夠的回報。美國還認為,其盟友們從與美國的經貿關系中都占盡了美國的“便宜”,而美國則“吃了大虧”,造成美國巨額的貿易赤字。因此,美國要從關稅上對盟友開刀。
綜上所述,美西方陣營出現破裂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既有美國國內政策變化的因素,又有與其盟友利益分配不均的沖突。既有外交政策的分歧,又有在地緣政治和全球戰略調整上產生的矛盾。美西方關系出現的破裂,再次證明,沒有永遠的盟友,只有永遠的利益。
美西方關系的破裂,將對國際格局的重置、國際力量的對比、國際秩序的維護、全球安全架構以及全球經濟合作和全球治理都將產生重大影響。
西方作為一個整體,在全球的作用和影響力必然下降。西方陣營將缺少“主心骨”和“帶頭大哥”,會變得更加松散。就歐洲而言,失去了對美國的依賴,只能把空喊了多年的戰略自主意識變為真正的“戰略自主”行動,把由美國主導的歐洲安全秩序由歐洲自己承擔起來。
美國靠不住了,西方陣營的成員會尋找新的合作伙伴,建立新的合作關系,全球有可能形成一種新的秩序。美西方關系的破裂會加速推進世界多極化的進程。今年年初慕尼黑安全報告的主題就是“多極化”,看來這個報告是有先見之明。
今天我不打算對美西方陣營的破裂做太多的評論。因為對這種變化的發展趨勢還需要冷靜觀察。
在當前的國際變局中,一股新的力量正在興起,那就是全球南方。全球南方群體性崛起是這個時代最鮮明的標志。“大金磚”和“上合組織”等是全球南方的核心力量。如今全球南方經濟總量全球占比超過40%,對世界的貢獻率達到80%,已成為維護世界和平、推動世界發展、完善全球治理的關鍵力量。全球南方正在深刻改變著世界的政治和經濟版圖,同時也使國際格局和國際關系中的力量對比發生歷史性的變化,出現“南升北降”的趨勢。全球南方國家越來越展現出在國際事務中的話語權和影響力。
中國是全球南方當然的成員,與全球南方國家有共同的利益和使命。中國采取了一系列的行動,堅定支持全球南方的崛起和擔當。
中國推動的“一帶一路”倡議,本質上是為全球南方提供的合作平臺。中國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議”、“全球發展倡議”和“全球文明倡議”,重點是維護全球南方的安全與穩定,為全球南方提供發展機遇和促進全球南方國家之間的對話與交流。去年11月,習近平主席宣布了中國支持全球發展八項行動,為全球南方加快發展注入新動力。
也有一些人想把中國與全球南方割裂開來,對立起來,想讓全球南方選邊站隊。現在看來這些人的算盤是打錯了。中國與全球南方的關系只會越來越緊密,合作越來越深入。
不管是全球南方,還是大金磚和上合組織都不是要針對誰,不是要與誰搞陣營對抗,更不是要搞地緣政治的競爭。這一群體和有關機制是要聯合自強,是要共同發展,是要維護共同的利益和權益,是要在全球治理中有自己的代表性和話語權,是要為全球的和平與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全球南方注定不是哪一方可以利用的政治工具。全球南方在國際舞臺上必將會發揮更加積極的建設性的作用。
在世界的大變局中,亞洲一直保持著快速的增長,成為全球發展的高地,和平穩定的綠洲。全球的重心在向亞洲轉移。亞洲的時代正在到來。亞洲為什么會比世界其他地區發展的更快更好?關鍵是亞洲總體上維持了穩定的局面,未發生大規模戰亂與沖突。前幾天雖然印度和巴基斯坦爆發了沖突,但很快就實現了全面停火。此外亞洲抓住了全球化進程中的各種機遇,提升了區域合作水平,推進了新興產業的發展并增強了經濟的韌性。
中美兩國削減貿易關稅的協議預計將推動運費上漲,因為企業正爭相利用90天的寬限期將貨物運往太平洋彼岸。彭博社
當然,亞洲也存在著不穩定的因素。過去幾年美國一直在亞洲推行它的所謂“印太戰略”。這個戰略說穿了就是一個圍堵和孤立中國的戰略。現在看來也難以為繼。此外,一些域外國家挑撥離間域內國家的關系,特別是在南海問題上不斷慫恿有的國家挑起事端,制造對抗,甚至把中程導彈,戰備倉庫搬到本地區,成為南海和平的最大破壞性因素。
北約也把手伸向亞洲地區,甚至想搞亞洲版的北約,這顯然是要在亞洲攪局,在亞洲制造不穩定。亞洲根本不需要北約。北約連自己的事都搞不定,還想摻和亞洲的事?有點自不量力吧!還有一些區域的國家也不安分,總想插手和和介入區域國家間的事,或明或暗的拉一方去和另一方作對。
對那些想給亞洲制造不穩定的國家,想在亞洲搞事的國家,亞洲國家要保持清醒的頭腦,要以亞洲的和平穩定為重,以亞洲的團結合作為重,做出正確的選擇,站在正確的一邊。
亞洲既有過去幾十年發展的積累,又能與時俱進,搶抓先機,在世界經濟發展的大潮中取得主動。CPTPP、RCEP等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和貿易自由化的協定,促進和提升了區域內經濟的發展水平。
亞洲既是中國的安身立命之所,也是中國同亞洲各國的共同家園。習近平主席提出的“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引領中國同亞洲各國友好合作,開辟新的天地。如今中國已同周邊25個亞洲國家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是18個國家的最大貿易伙伴。今天的中國已經成為亞洲穩定的重心,經濟發展的引擎,區域安全的支撐。
當然,鄰里之間難免有磕磕碰碰,有利益糾紛,但只要秉持“共同家園”的理念,堅持“命運共同體”的方向,平等協商,互諒互讓,就沒有化解不了的分歧和矛盾,中國將繼續擴大對周邊國家的開放,包括單邊開放,與亞洲國家分享更多發展紅利。
吳海龍在“全球繁榮峰會”上發表主旨演講。中新社
亞洲不是大國博弈的角斗場,而應成為國際合作的示范區。我們主張開放的區域主義,在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基礎上,共享亞洲的發展機遇。
人類正處于一個充滿挑戰的時代,也是一個孕育著新的機遇的時代。面對這個十分復雜且極具不確定的世界,中國將始終站在和平一邊,站在大多數國家的共同利益一邊,站在正義和良知一邊,努力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作出貢獻。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