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西安5月23日電 (記者 阿琳娜)由陜西省人民政府主辦,陜西省教育廳、西北大學承辦的“2025絲綢之路傳統文化保護開發利用國際產學研用合作研討會”23日在西安召開。
會上,由西北大學中東研究所、復旦大學中東研究中心、中阿改革發展研究中心、寧夏大學中國阿拉伯研究院、摩洛哥穆罕默德五世大學、阿爾及爾第三大學、蘇伊士運河大學共同發起的“中阿文明交流互鑒學術聯盟”正式啟動。
2025絲綢之路傳統文化保護開發利用國際產學研用合作研討會舉辦。西北大學供圖
開幕式上揭牌了“絲路沿線國家情勢智能感知實驗室”,舉行了“區域國別史譯叢·非洲史”啟動儀式、“吉爾吉斯斯坦礦業科學院院士”授予儀式等一系列活動,推動中國與中亞國家、中國與阿拉伯國家相關高校和研究機構合作的機制化,提升合作水平。
西北大學校長孫慶偉表示,絲綢之路的開辟打通了東西方經貿往來和文明交流的通道,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使古老的絲綢之路在當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歷史和實踐證明,只有堅持和平發展、攜手合作,才能真正實現共贏、多贏。希望各位專家學者以此次會議為契機,深入交流、各抒己見,持續深化“科教搭臺、科技賦能、人文鑄魂”的合作模式,共同推動國際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助力教育合作走深走實,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貢獻智慧與力量。
2025絲綢之路傳統文化保護開發利用國際產學研用合作研討會舉辦。西北大學供圖
陜西省委教育工委副書記王海波表示,希望以此次會議為契機,攜手共進,在國際合作、科技融合、人才培養等方面持續發力,為保護好、傳承好絲綢之路的文化遺產,為推動人類文明的交流互鑒與繁榮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本次會議以“絲綢之路:文明互鑒與文化創新”為主題,受邀專家圍繞絲綢之路的文化闡釋、中國與中亞國家的合作、中阿文明交流互鑒、中國式現代化等議題發表主旨演講。會議還設置了第三屆中阿文明交流互鑒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與中亞的文明交流與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兩個分論壇,與會學者圍繞絲綢之路上的文明交流互鑒,絲路國家產學研一體化建設等進行了深入研討。(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