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華僑報》總主筆 蔣豐
御苑里的楓葉又紅了。弓削道鏡獨坐在禪室中,聽著遠處傳來的雅樂聲。那是日本第49代天皇——光仁天皇新天皇即位的慶典。弓削道鏡曾經距離那個位置如此之近,如今卻只能在這偏僻的寺院里,數著念珠,等待生命的終結。
弓削道鏡生于何年,史書上沒有明確的記載。他出身于河內國(位于今天大阪府內)弓削氏,一個并不顯赫的家族。年輕時出家為僧,因精通密教而漸有名聲。誰能想到,這個平凡的僧人,會在日本歷史上留下如此戲劇性的一頁?
弓削道鏡的崛起始于日本第46代天皇、也是女皇的孝謙天皇的重病時分。作為宮廷僧侶的道鏡,以其醫術和祈禱為女天皇治病,竟然奇跡般地使女天皇康復。從此,他獲得了女天皇的絕對信任。這種信任很快超越了君臣之誼,演變為一種特殊纏綿的情感羈絆。當孝謙天皇退位后再次即位成為“稱德天皇”的時候,道鏡已然成為朝廷中最有權勢的人物。
一說是公元764年,一說是公元765年,弓削道鏡被任命為太政大臣禪師,打破了幾百年來僧人不得擔任朝臣的禁忌。次年,更被封為“法王”,地位僅次于天皇。當時的朝廷文書顯示,他甚至享有與天皇同等的儀仗待遇。在奈良的宮廷中,一個僧人竟能走到如此高位,實在令人瞠目。
轉機出現在神護景云三年(769年)。大宰府的主神習宜阿曾麻呂宣稱受到宇佐八幡神的神諭:“道鏡即位,天下太平”。稱德天皇聞訊大喜,立即派高級官僚和氣清麻呂前往宇佐神宮確認神意。然而,和氣清麻呂歸來時,帶回的卻是截然不同的神諭:“我國家開辟以來,君臣分定。以臣為君,未之有也。”
這起事件被后世稱為“宇佐八幡宮神托事件”,成為日本歷史上最著名的政治神諭之一。憤怒的稱德天皇當即下令把和氣清麻呂流放到大隅,改名為“別部穢麻呂”。
稱德天皇在770年突然去世,弓削道鏡的命運急轉直下。新即位的光仁天皇迅速將道鏡貶為下野國藥師寺別當,后又流放至下野國(位于今天的栃木縣)。曾經權傾朝野的法王,最終在偏遠之地默默離世。
我想說,弓削道鏡的悲劇在于他太過于依賴一個人的寵愛。稱德天皇在世時,他可以打破一切常規;一旦這位保護傘消失,他立刻從云端墜落。
更耐人尋味的是,弓削道鏡距離天皇之位僅有一步之遙。如果宇佐神宮的神諭是另一種結果,如果稱德天皇再多活幾年,日本歷史上或許會出現一位“僧皇”。這將對以神道教為基礎的天皇制度產生何種沖擊?歷史不容假設,但這個可能性本身已足夠震撼。
今天日本的奈良,仍留存著一些與弓削道鏡相關的遺跡。藥師寺的金堂據傳與他有關,西大寺也曾是他活動的中心。這些建筑默默矗立,見證了一個僧人不可思議的人生軌跡。
弓削道鏡的故事,是一個關于權力、信仰與野心的寓言。他幾乎改寫了日本天皇的歷史,卻最終成為史書中的一個警示。在那個神權與政權緊密交織的時代,他觸碰了最敏感的界限,也因此付出了最沉重的代價。
楓葉飄落在禪院的庭院里。老僧手中的念珠突然斷了線,珠子滾落一地。這或許就是命運給他的最后一個啟示:一切榮華,終將如這念珠般,散落無蹤。(2025年5月23日寫于中國深圳深航國際酒店)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