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山貢水旅游區(宣恩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一座山區小縣城成為文旅頂流,得益于多屆縣委、縣政府一張藍圖繪到底,也得益于全城有獲得感的市民對這座城市的共同托舉。
宣恩,一座地處鄂西南邊陲的小城。一條河、兩條街,是縣城的核心區,也是湖北省首個以縣城為核心的開放式國家4A級旅游景區。每當夜幕降臨,這里就進入了一天中最熱鬧的時段。貢水河面光影搖曳,兩條“龍船”滿載游客,蜿蜒行進;岸邊街巷人潮如織,炭烤活魚香味撲面,煙火升騰,宛如一幅流動的“清明上河圖”。
如今的宣恩,國內游客絡繹不絕,國際游客紛至沓來。2024年,宣恩縣旅游接待達1100.17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71.8億元,同比分別增長35.5%、37.7%。今年一季度,仙山貢水旅游區累計接待游客587.8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8.8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43.57%和39.14%。
今年“五一”小長假,“仙山貢水·浪漫宣恩”更是火爆出圈。一座城區人口不到10萬的山區縣城,單日涌入超20萬游客,話題討論度全國第二。整個縣城一房難求,以至于有游客找不到住處,住進了文旅局長家,引發廣泛關注。
一座深藏武陵山區的小縣城,何以成為文旅頂流?仙山貢水旅游區晉級5A之路還有多遠?五一前夕,支點財經記者特赴宣恩專訪了縣委書記王闖。
宣恩縣委書記王闖(支點財經記者 魯騰 攝)
01
一張藍圖繪到底
一任接著一任干
Q
支點財經:“仙山貢水·浪漫宣恩”入選2024全國十大旅游目的地高質量發展經典案例,也是湖北省唯一入選案例,您認為入選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王闖:這份榮譽確實是意外之喜,但絕非偶然。宣恩能從默默無聞到成為現象級旅游目的地,核心在于“政策延續與創新突破”的雙輪驅動。從貢水河治理到興隆老街改造,近幾十年來歷屆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堅持每年“投一點”,為文旅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富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特色的建筑群紛紛落成,新春燈會、水上女兒會、八寶銅鈴、三棒鼓等民族文化符號也鑲嵌其中,再依托音樂噴泉、興隆老街、民族風情街、惹溪街等核心支撐項目,實現歷史文化、民族文化有機融合,景融于城,又化城為景,全力把文化旅游業打造成支柱產業。
2024年全縣旅游接待人次突破千萬大關,縣城景區旅游接待數和旅游綜合收入同比分別增長80.9%、70.7%。2025年春節,“浪漫宣恩過大年”更加火爆,游客接待量達182.1萬人次,同比增長76%。各級主流媒體爭相推介宣恩,為宣恩的發展添柴加薪。今年以來,宣恩已獲央媒報道37次。
當然,這種持續的關注背后,也是我們在業態創新上的不懈努力。宣恩不僅要“一夜爆紅”,更要“一路長虹”。去年以來,宣恩旅游接待人次從假日爆發式增長逐步轉為常態化穩健增長。一方面,我們不斷豐富產品供給,白天有民俗展演、自然景觀游覽,夜晚有“龍游貢水”“貢秀”“夜宴”等沉浸式體驗項目,形成“白加黑”“全天候”的旅游消費場景。
另一方面,我們十分注重細節提升和品質保障。比如在游船運營中,寧可犧牲部分經濟效益,也要保證夜間游覽品質,避免因過度開發影響游客體驗。同時,通過舉辦水上運動會、中國民族民間龍舟公開賽、水上女兒會、水上狂歡等特色活動,持續制造熱點,讓游客每次來都有新發現、新體驗。
02
景城一體
“近悅遠來·主客共享”
Q
支點財經:宣恩以“縣城即景區”理念實現“景城一體”“主客共享”,成功打破傳統景區邊界。在這當中,如何平衡居民生活與旅游開發的關系?
王闖:作為湖北省首家以縣城為核心打造的開放式4A級旅游景區,仙山貢水旅游區不僅要有旅游功能,還要兼具生產、生活功能;旅游區內不僅要迎接四方游客,還要承載著本地居民的日常出行。我們始終堅持“近悅遠來·主客共享”的理念,用游客視角、市民視角開展城市和景區管理,著力打造宜居宜游宜業的高品質旅游城市。
我們充分尊重民意、體現民愿,通過座談會、微信平臺、新聞網站等渠道,讓市民和游客全程參與規劃和方案設計,確保規劃合民心、利發展,推動項目能落地、好監督。近年來,我們統籌景區創建和城市品質提升,高標準規劃實施住建、交通、水利、文旅等部門項目,打造宜居宜游品質空間。累計實施老舊小區改造項目19個,建成旅游接待中心4個、城區停車位1.6萬個、城市公廁55座、口袋公園6處,城區污水處理率達100%,城市防洪標準達20年一遇,城市環境更宜居、更安全。
在公共配套設施建設過程中,我們致力于讓每一處新建筑既能服務百姓又能成為“網紅打卡點”。就像“墨龍橋”,它不僅滿足了居民和游客的通行需求,還因其獨特的設計和周邊景觀,成為一處熱門景點。
隨著宣恩旅游市場持續升溫,縣城房地產市場逆勢上揚,地價、房價、門面租金全面上漲,居民通過經營民宿、餐飲等業態實現增收。比如,夢巢小鎮的商鋪從過去無人問津到現在一鋪難求;不少居民將老房子改造成民宿,委托專業公司運營,每年可獲五六萬元收益。2024年,全縣城鎮新增就業4096人,同比增長31.24%;返鄉創業537人,同比增長24.59%;美食餐飲門店達到1700余家,同比增加140家。酒店民宿達410家,同比增長近3倍;旅拍商家達130余家,同比增長近21倍。
居民不僅是景區的受益者,更是參與者。廣大群眾始終堅持讓路于客、讓景于客、讓利于客,縣城機動車禮讓行人率達95%以上,群眾始終主動熱情服務游客,在2024年各類節慶活動中,本地居民參與志愿服務近5萬人次。
Q
支點財經:旅游高峰期的交通擁堵和住宿緊張,是許多旅游城市都會面臨的難題,宣恩如何應對?
王闖:這確實是我們當前面臨的主要挑戰。在交通方面,我們采取“硬件擴容+柔性管理”雙管齊下。一方面,通過建設中環線、旅游環線等項目,使城內交通更順暢,增設停車泊位、拆除老舊房屋改建停車場、在非工作時間免費開放機關企事業單位停車場等措施,去年新增停車位和共享停車位超5000個。另一方面,推行柔性管理模式,在不妨礙其他車輛行人通行的情況下,允許車輛在道路兩旁有序停放,輕微交通違法行為以勸導教育警告為主,避免“一刀切”式罰款,既方便了游客,又提高了停車的靈活性。
在住宿方面,目前我們酒店加民宿共擁有6000多張床位,但在旅游旺季,每天游客量高達3萬甚至更多,床位缺口較大。為解決這一問題,我們今年集中開工建設了6個中高檔酒店,預計新增床位1000多張。同時,我們還積極引導居民將民居改造為特色民宿,挖掘更多住宿資源。在節假日住宿極度緊張時,我們還會將學校宿舍改造為臨時住宿點,切實解決游客的住宿難題。
03
與其他縣市錯位互補
共同做大旅游蛋糕
Q
支點財經:恩施州內旅游資源豐富,周邊縣市也都在大力發展旅游產業。在當前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如何保持差異化優勢?
王闖:與其說是競爭,不如說是互補,大家錯位發展,共同做大恩施旅游市場蛋糕。周邊縣市如利川主打避暑經濟,鶴峰聚焦生態康養,而宣恩則突出“城市夜游”和“景城一體”體驗。白天,游客可以去恩施大峽谷、鶴峰屏山等自然景區觀光,晚上回到宣恩感受貢水河畔的璀璨夜景,體驗民俗表演、特色餐飲。下一步,我們將繼續擴大夜間旅游優勢,加快貢水河下游(二橋至三河溝)夜游和貢水畫廊項目的開發,拉長旅游線路和停留時間,改善游客體驗感。
宣恩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有漢族、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多個民族。充分展現民族文化內涵與魅力是宣恩發展旅游的核心要義所在。我們通過深入挖掘民族特色文化,打造了如苗族鐘樓、土家墨達樓、侗族風雨橋等具有吸引力的文化景觀,并開發豐富多樣的文化體驗活動。除節慶日組織三棒鼓、薅草鑼鼓、滾龍連廂等非遺民俗展演外,當前我們還在籌備演藝秀、劇院等項目,希望通過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講好宣恩故事,讓游客深入感受宣恩獨特的文化魅力。
Q
支點財經:在旅游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的大趨勢下,宣恩有哪些積極的探索和長遠的規劃呢?
王闖:我們積極順應潮流,圍繞“一城兩關”的旅游發展格局,大力探索文旅與影視、康養、體育等產業跨界融合。
在影視+旅游方面,去年已經有6部微短劇和1部院線電影在宣恩拍攝,同時我們加快影視基地建設,目前已簽約和平影視基地建設投資協議,正在有序推進;5月8日—11日,中國電影家協會攜眾多電影人到宣恩開展文藝志愿服務活動,共同探討影視助力宣恩發展的路徑。下一步,我們將通過大力引進電影、微短劇等在宣恩取景、拍攝,讓宣恩的美景和文化在熒幕上更頻繁展現,提升影響力。
在康養+旅游方面,我們依托東門關山地森林、貢水河國家濕地公園、地熱等生態資源,全州首家溫泉酒店(酉水夜泊溫泉酒店)已經投入運營,正在加快推進東門關康養度假區、浪漫溫泉城、貢水畫廊旅游景區建設,推出森林療愈、溫泉度假、山地避暑、水域觀光等文旅產品,打造宣恩“康養經濟”品牌。
在體育+旅游方面,我們正積極引進高規格體育賽事,如山地馬拉松、龍舟賽、皮劃艇等,賽道串聯彭家寨、獅子關、東門關、仙山貢水旅游區等核心景區,吸引參賽者和觀賽者轉化為游客,形成“跟著賽事游宣恩”的品牌效應。
另外,我們將圍繞旅游大力發展“后備箱經濟”,加強特色產品的文創研發,提升產品的吸引力和附加值,讓游客在游玩的同時,能買到具有宣恩特色的紀念品,實現旅游與經濟協同發展。
水運會水上拔河
04
錨定5A級
全力補短板
Q
支點財經:宣恩提出啟動仙山貢水國家5A級旅游景區創建,目前創建工作進展如何?還存在哪些短板有待補齊?
王闖:我們正嚴格按照5A標準全力推進景區建設,聘請了專業公司進行規劃設計,預計今年下半年規劃方案將正式出爐。
仙山貢水旅游區在城旅融合或夜經濟方面,在全國具備了一定影響力。但與5A級景區還存在一定差距。主要短板集中在公共配套服務方面,進一步解決住宿難、停車難等問題。此外,我們還需圍繞文化傳承與創新性發展,打造具有更大國家級影響力的文化產品和消費業態來發力,同時,補齊科技、品牌營銷、國際化服務等方面的短板。
為解決文旅發展中的問題,我晚飯后經常約縣直部門的“一把手”開展縣城步巡,參加得最多的是文旅局、住建局、城管局、城發集團等單位,累計有20多個“一把手”參加,很多破解難題的好點子就在邊走邊聊中冒出來了。
旅游業是開放性、包容性、競爭性特征鮮明的產業,必須充分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我們十分歡迎并鼓勵民間資本參與到景區建設中來。
以低空經濟項目為例,我們成功引進了荊州的公司,與平臺公司合作開展直升機觀光、熱氣球體驗等項目。目前,相關合作協議已簽訂,各項工作正在穩步推進。在無人機掃碼跟拍等新興業態上,我們也引入了專業公司進行運營管理。政府資本和民間資本的緊密合作,有利于充分發揮各自優勢,為景區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助力宣恩縣城5A景區創建目標早日實現。
宣恩縣情簡介
宣恩地處湖北省西南部、武陵山區腹地,北緯30°黃金分割線穿境而過。全縣國土面積2737.17平方公里,戶籍人口35.7萬人,轄5鎮4鄉,擁有1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1個省級工業園區。
生態宣恩,山川競秀之地,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中國天然氧吧、中國氣候宜居城市。海拔在800米以上的山地占70%以上,為土家族母親河酉水河的發源地,森林覆蓋率達68.4%。七姊妹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評“世界最佳自然保護地”稱號,貢水河國家濕地公園是恩施州唯一一處國家級濕地公園。
人文宣恩,物華天寶之地。于清朝雍正十三年(1735年)建縣,縣名取“宣示浩蕩皇恩”之意。是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中國民族民間文化藝術之鄉,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等33個民族,少數民族人口占比68.8%。擁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1處,中國歷史文化名村2個,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12個,中國傳統村落16個;宣恩薅草鑼鼓、三棒鼓入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賀龍元帥帶領紅二、六軍團轉戰宣恩8年之久,板栗園大捷入載紅二方面軍戰史。
浪漫宣恩,主客共享之地。擁有國家4A級旅游景區4家,仙山貢水旅游區是湖北省首個以縣城為支撐的國家4A級旅游景區,入選2024年全國十大旅游目的地高質量發展經典案例,獲評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宣恩獲評中國文旅融合高質量發展示范縣、中國最美生態康養旅游名縣、國家衛生城市。獅子關景區“廊橋遺夢”被稱為湖北最美水上浮橋;東門關旅游度假區平均海拔在1100米以上,是避暑康養、山地觀光的優質旅游目的地。
活力宣恩,動能奔涌之地。是國際魅力茶鄉、中國貢品之鄉、中國白柚之鄉,特色產業面積達86.8萬畝,榮獲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全國有機農業示范基地、國家級出口茶葉質量安全示范區等11塊農業國字號招牌,有伍家臺貢茶、貢水白柚、宣恩火腿等7個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形成了硒產品精深加工、服裝鞋帽、生物醫藥、裝備制造等四大產業集群,是全省重點支持建設的硒食品產業轉移示范區。
希望宣恩,方興未艾之地。位于宜昌、張家界黃金旅游帶的中間節點,在恩施州城“半小時”生活圈內,縣內有4條國道、4條高速公路及4個出入口。沿江高鐵恩施南站等快速通道建成后,宣恩到重慶、武漢、上海車程將縮短到約1.5小時、2小時、4小時。立足“全國城旅融合發展示范縣”“湖北省硒產品加工強縣”“‘強州城’戰略重要承載地”功能定位,宣恩正奮力打造湖北山區高質量發展強縣。
1.
2.
3.
4.
編輯丨胡馨月
編審丨劉定文
新浪微博|@支點財經
地址|湖北·武漢·楚天傳媒大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