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約車焦點訊(文/彭小偉)今年以來,全國各地交通主管部門查處非法網約車的力度越來越大,查處的手段也越來越先進。
5月21日,吉林當地媒體《霧淞融媒》的記者,跟隨吉林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現場查處非法網約車,同時也解密了主管部門查處非法網約車的全過程。
執法人員打開微信執法小程序,就可以看到實時在線的網約車的持證情況,包括是非法的還是合法的,包括乘客的上車地點和下車地點都能看到。當一輛閃著綠色標識的網約車出現在屏幕上時,執法人員立即識別其是一輛無證的網約車,從吉林站到濱河家園北門,大約11:20抵達。
于是,執法大隊立即調派相關人手現場攔截。他們第一時間先向乘客取證,乘客表示支付了9.95元。
然后,再將網約車司機攔下,司機先說自己不是網約車,只是認識的朋友順道拉一下。不過,在執法人員的證據面前,司機還是被帶走接受調查,最終被處以6500元罰款的行政處罰。
從2025年2月11日到2025年5月25日,吉林市開展非法網約車“百日攻堅”專項整治行動,期間查處的非法網約車均從重行政處罰。3月份的2周時間內,用同樣的方法查處了38輛非法網約車。
吉林的微信小程序執法,從官方發布的視頻來看,已經非常先進,可以讓非法網約車無處可逃。一位在網約車行業從業多年的業內人士向《網約車焦點》表示,平臺不會向官方提供無證網約車信息,不清楚吉林的這個軟件如何能拿到訂單的起點和終點,還能準確的獲知到達目的地時間。
“現在很多城市的交通執法部門,會通過場站的紅綠燈進行觀察,將一些沒有車證但每天頻繁進出的車輛列為可疑車輛,再派執法人員現場盤查。”上述業內人士表示,但都沒有吉林的微信執法小程序先進。
今年以來,各地交通執法部門都開始使用黑科技查處非法網約車,不過很少對外披露技術原理。
2月份,常州市交通執法部門在常州市兒童醫院門口運用5G布控球設備,查獲一輛涉嫌非法營運的網約車。5G布控球設備發出預警信息,車輛疑似在30天內從事非法營運活動。執法人員通過執法終端接收到預警后,迅速攔截該車輛并進行檢查。
官方表示,作為執法人員的“千里眼”,5G布控球能夠提前架設并實時監測過往車輛信息,通過采集數據與省局執法“云大腦”進行比對研判,精準識別有違法行為的車輛,并向執法人員推送預警信息。這一技術的應用,不僅大幅提高了執法效率,還實現了精準攔截,有效打擊了非法營運行為。
去年6月份,昆明安寧市就有裝載了黑科技的巡邏車查處非法運營車輛。當地網約車司機師傅說,黑科技掃到車牌就知道車輛跑的是什么單,讓昆明的師傅們在安寧市不要接起終點都在安寧市的短單,寧愿放空回昆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