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聯播》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守護萬物共生 共繪和美畫卷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晚間新聞》
河南南陽:新型農機穿梭麥田 增效率 減損耗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新聞直播間》
2025黨外人士調研行·民進中央 強化科技創新支撐 加快傳統產業轉型發展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4小時》
從“搶收”到“智收” 解鎖夏收新方式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新聞》
小滿節氣 中國各地三夏生產陸續展開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三農報道》
河南魯山:小麥提前成熟 旱情對產量影響不大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
加強精神文明建設 凝聚強大精神力量
·《新華每日電訊》
走自己的路,繼續偉大下去
·《農民日報》
搶收小麥 確保顆粒歸倉
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守護萬物共生 共繪和美畫卷
5月22日,央視《新聞聯播》報道了河南淮濱等地別開生面的自然課堂,吸引眾多中小學生參與。孩子們得以近距離觀測候鳥,深入了解濕地生態,進一步掌握生物多樣性相關知識。
河南南陽:新型農機穿梭麥田 增效率 減損耗
綜合頻道報道了河南南陽鄧州、淅川等地使用新型聯合收割機,組織跨區作業,搶抓農時,確保小麥顆粒歸倉。
2025黨外人士調研行·民進中央 強化科技創新支撐 加快傳統產業轉型發展
新聞頻道報道了近日受中共中央委托,民進中央圍繞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聚焦強化科技創新支撐,加快傳統產業轉型發展,赴河南等地開展2025年度重點考察調研。
從“搶收”到“智收” 解鎖夏收新方式
還報道了今年三夏期間,記者在河南采訪時發現,小麥不再是單純的被動“搶收”,而是通過更加現代化的手段,實現“智收”。
小滿節氣 中國各地三夏生產陸續展開
中文國際頻道報道了河南開封通許縣的10萬畝大蒜迎來收獲季,持續晴好天氣為蒜農們提供了寶貴的采收時機,大家搶抓黃金時段進行大蒜采挖和晾曬。
河南魯山:小麥提前成熟 旱情對產量影響不大
農業農村頻道報道了受干旱天氣影響,河南平頂山魯山縣的麥收整體提前了一周到10天左右,收割機正在加緊收獲,旱情對小麥產量影響不大。
加強精神文明建設 凝聚強大精神力量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5月22日頭題、《新聞和報紙摘要》5月23日提要錄音報道:河南省駐馬店市西平縣嫘祖鎮蘭衣趙村是全國文明村。每年的傳統節日,比如端午節、重陽節、中秋節,村里都會組織活動,營造敬老愛親的文明風氣。
今天出版的《新華每日電訊》以《走自己的路,繼續偉大下去》為題,報道了習近平總書記赴河南考察。
《農民日報》關注了河南省信陽市光山縣小麥進入收獲期,當地農民搶抓農時搶收小麥,確保顆粒歸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