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河南小麥陸續進入收獲期。各地通過機收減損、強化服務等措施,搶抓農時,搶收小麥。
5月21號晚, 南陽方城縣獨樹鎮牛漢子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的3000多畝麥田里,幾臺收割機正在“挑燈夜戰”。
南陽方城縣牛漢子農機服務專業合作社理事 賈宇:下午接到縣農機部門的電話,說十二點以后會有雨,連夜組織這三臺收割機搶收,務必保證在下雨之前把所有的小麥收歸到位。
此前,合作社已經進行了3天的搶收作業,最后的幾百畝麥田也即將收割完畢。
農機手 袁艷齊:都說今天后半夜有雨,今天加班加點,也要給老百姓把麥子收完。
既要搶抓農時加快收割進度,又要科學管控降低機收損耗。在許昌市襄城縣,隨著小麥開始小范圍收獲,一場麥田“比武”正在進行。6臺聯合收割機在劃定區域內同時作業,完成收割、脫粒、除雜等工序。隨后,工作人員隨機選取兩平方米地塊,撿拾遺漏麥粒并稱重測算,計算出機收損失率,并評選出獲獎選手。
許昌襄城縣2025年小麥機收減損技能大比武活動工作人員 羅星霞:咱國家標準是2% ,咱省里定的標準是1% 。按咱撿的麥籽(數量)來說,(損失率)遠低于1%。
獲獎農機手 李曉軍:割茬放得稍微比較低一點 ,撥禾輪抬得稍微高一點。麥茬你放的低以后,群眾種地也好種了。撥禾輪它打不住麥頭 ,就減少了割臺損失。
河南各地搶抓農時全力推進夏收的同時,也在做好“三夏”生產服務保障。在鶴壁浚縣,夏糧收儲準備已經提前啟動。目前,浚縣全縣小麥騰倉、消毒清理等收儲準備工作已經已全部就緒。
鶴壁浚縣糧食和物資儲備中心副主任 王書銀:備好了輸送機、清理篩、地磅等機械設備398臺,糧食質量檢測儀器266臺,培訓136人次,做到了倉等糧、錢等糧、人等糧。
漯河市設立10個農機手服務站點,提供防暑降溫物資和維修工具。漯河市農機中心還聯合中石油、中石化,出臺了農用柴油優惠供應和保障措施。
漯河市農業機械技術中心黨組副書記 郭廣偉:在小麥收割高峰,全市可投入收割機5800臺左右。能夠滿足用機需求,同時我們組織開展了機收減損培訓,確保小麥機收作業損失率控制在國家標準以內,為今年夏糧豐收提供堅實基礎。
截至5月23日17時,全省當日投入聯合收割機2.5萬臺,已收獲小麥1661.5萬畝,約占全省小麥種植面積的19.5%。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