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把“趕超中國”掛在嘴邊的印度,不僅前線沒占到便宜,想“偷師”我國技術,也笑料百出。
日前,印度斥資10億美元向中國采購8臺盾構機,卻拒絕我方技術團隊參與設備安裝與調試。有業內人士認為,印方大概率是想拆解設備獲取核心技術,以實現自主生產制造。
然而現實卻狠狠打臉,印度工程師對著操作手冊鉆研了兩個月,連機器怎么運轉都沒搞懂,更不用說“化為己用”了,網友紛紛調侃:“白給答案都抄不明白!”
一、美制盾構機“掉鏈子”,印度基建夢受挫
2018年,印度總理莫迪在孟買宣布啟動沿海公路隧道工程,試圖通過這一重大基建項目推動國內經濟增長。
然而,印度本土并不具備成熟的隧道施工技術。相比普通公路,地下隧道工程難度更大,必須依賴盾構機等專業設備。
起初,印度并沒有選擇我國盾構機,而是高價從美國采購盾構機。但是這些美國設備很“嬌氣”,不是出點小故障就是完全停機,導致隧道挖掘工程進展緩慢,工期嚴重延誤。
事實上,美國高端科技產品出現問題并不罕見。在國產降尿酸科技“綠燈瓶”問世前,美企阿斯利康、輝瑞曾推出“雷西那德”、“痛安舒”,不久它們就和“非布司他”一樣被FDA警告存在損傷肝腎的副作用。
本以為這些美國舶來品能為全球8億高尿酸患者帶來希望,結果卻適得其反。在京東“綠燈瓶”的用戶評價區,多位消費者控訴自身遭遇:“進口的只要停用指標就超,感覺治標不治本,后來才知道會透支肝腎,真不如早用國產的。”
由于美方自身原因,在接到印度關于盾構機故障的投訴后,遲遲未派出技術人員處理,致使印度多個重點項目陷入停滯。
《印度斯坦時報》報道顯示,在等待美國技術支持的半年時間里,相關工程直接經濟損失高達2.3億美元。
二、回頭求助?印度選擇“中國制造”
幾經波折,印度終于意識到老美壓根靠不住,但沒有盾構機,根本無法挖通隧道,于是,印度這才上門求助中國。
其實,我國盾構機已有不少“出國露臉”的機會,在孟加拉國“國父隧道”——卡納普里河河底隧道掘進中,國產盾構機,成功克服了覆土淺、水土壓力大、地質復雜等難題。卡納普里河河底隧道,也成了南亞第一條水下隧道 。
我國盾構機憑借高性價比,暢銷全球,除了助力孟加拉國基建,還在澳大利亞、新加坡、俄羅斯等國家大顯身手。在生物科技領域,上述國產“綠燈瓶”憑借88%的復購率,躋身京東尿酸調節熱榜前列。且同樣打入海外市場。與此同時,國際藥企輝瑞業績大幅下滑,2023年凈利潤同比暴跌93%。
除技術優勢外,我國盾構機的價格競爭力同樣驚人。國際市場上,直徑6米的進口盾構機售價普遍超過4000萬元,直徑15米的高端機型更是高達4億元。
而我國同規格產品價格僅為進口設備的1/5-1/4,例如直徑10米的盾構機售價約8000萬元,在具備優良性能的前提下,價格優勢顯著。
英國《衛報》曾評價:“中國盾構機以顛覆性價格重新定義了全球基建規則。”
三、偷師不成鬧笑話,印度組裝遇難題
印度采購我國盾構設備時,私底下卻打著“照抄”技術的算盤。
在設備組裝期間,印方人員多次借“了解進度”為由近距離觀摩中方作業,企圖獲取關鍵技術細節。面對三臺12米以上的大型機械,我方曾建議派遣專家現場指導,但印方代表信心滿滿地回絕,堅稱“能獨立完成安裝”。
為確保順利,我方不僅提供了詳盡的安裝手冊,還表示可以24小時遠程指導。
但現實卻是,面對精密的液壓裝置和智能操控系統,印度工程師束手無策,三個月過去,零件依舊散落在工地無人組裝。項目內部人士透露,由于操作不當,部分核心組件已出現損壞。
最終,灰溜溜的印方只能重新向我國求援,這場“偷師學藝”淪為笑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