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小米舉辦了15周年戰略新品發布會,小米YU7首次正式亮相,其中文名為“小米御7”。除了主打色“寶石綠”,還可選寒武巖灰、鈦金屬、熔巖橙等配色。標準版續航達到835km,四驅Max版零百加速加速最快3.23秒,最高車速253km/h,還提供專業剎車系統,為用戶帶來很運動的體驗,對得起它“豪華高性能SUV”的定位。
小米YU7是純電中大型轎跑SUV,外形十分有運動感。車身高度較為低趴,前機蓋下壓感明顯,兩側有顯著的隆起,車頭迎風面較為扁平,車鼻棱角分明,風阻系數僅有0.245Cd,同級中很出色。分體式的“米”字形的大燈組辨識度不錯,而且燈腔上半部分是鏤空的通風道。另外,它的前機艙是整體覆蓋蚌式機蓋,達到3.11平米,量產車最大。下方是141L的大容積前備箱,采用電動開啟。
車身尺寸,長寬高分別為4999/1996/1600mm,軸距為3000mm。車頂向后下壓感明顯,尾窗有較大的傾斜度,利用頂置尾翼和鴨尾式擾流板來降低風阻,后窗下十分立體的車肩也有同樣功效,還能提升高級感。細節上,前翼子板處增加了出風口造型,與車身側面氣流通道自然融合。采用電動感應式內翻門把手,實現車輛啟閉全自動控制。還支持UWB超寬帶互聯無感開鎖車門,有主動迎賓和離車落鎖功能。
配備1個激光雷達、12個超聲波雷達、1個4D毫米波雷達、11個高清攝像頭等感知硬件在內的智能駕駛輔助系統。智駕芯片采用英偉達Thor,算力為700TOPS。
提供兩種款式輪圈,一種是封閉式低風阻造型,另一種是五輻刀鋒運動風格。大尺寸黃色剎車卡鉗十分亮眼。輪胎尺方面,有三種規格,分別是245/55 R19、245/50 R20,還有偏運動風格運動搭配,前245/45 R21、后275/40 R21。
車尾顯得又寬有低,車肩寬闊有力。頂部擾流板為分段式,中央集成高位攝像頭。尾窗底部增加黑色擾流板。環形尾燈辨識度不錯,底部分段式保險杠與整體風格統一。
座艙布局簡單干凈,儀表臺與門板形成出色的環繞感,有16.1英寸3K懸浮中控大屏,不過遠端交互系統更有看點。方向盤采用雙色搭配,上下都有平底感,兩側橫幅上僅保留了滾輪,變得簡單很多,左右肋部按鍵得到保留,采用懷擋式擋位。有雙手機位帶無線充,彈出雙杯架,對開式中央扶手。
座艙的亮點是采用全景曲面投影技術,利用三塊Mini LED屏幕,將信息反射到前風擋下黑區,帶來1.1m 超寬全景和108PPD超視網膜級高清顯示,1200nits可視峰值亮度,全局903分區控光。內嵌超黑顯示涂層,融合畸變矯正算法,反射率SCE小于1%,實現零重影,畸變率小于1%。
座椅方面,前排配備雙零重力座椅,采用12層復合結構設計,實現10點式分區壓力調節,腰椎支撐強度+34.7%、坐墊回彈速率+29.4%、側翼包裹性+35.5%。支持一鍵躺平和10點式按摩。
后排座椅靠背可以在100-135度之間無線電動調節,適應性很高。后排頭部空間達77mm,膝部空間73mm,較同級競品多出4-10mm空間。還提供6.68英寸的地臺顯示屏。
動力方面,基礎版采用單電機后驅,搭載V6s Plus超級電機,峰值功率235kW,最大扭矩528Nm,零百加速加速5.88秒,極速240km/h。搭載96.3kWh磷酸鐵鋰電池組,CLTC續航為835km。Pro版是雙電機四驅,總功率365kW,最大扭矩690Nm;零百加速4.27秒;極速240km/h。同樣96.3kWh磷酸鐵鋰電池組,CLTC續航770km。Max版是高性能四驅,峰值功率508kW,扭矩達866Nm,零百加速3.23秒,極速253km/h,配備Brembo專業制動系統,從100km/h剎車到靜止只要33.9米。搭載101.7kWh三元鋰電池組,CLTC續航760km。全系都采用800V平臺,其中Max版的快充最快,從10-80% 電量只要12分鐘。
底盤方面,提供前雙叉臂式獨立式與后多連桿式獨立式的懸掛組合,標配CDC主動式減振器,中高配車型都有空氣彈簧,可以調節底盤高度。
侃弟點評:
小米YU7將會在7月正式上市,從目前的產品力看,它的續航足、性能強,座艙交互有新意,空間也不錯,唯一的短板還是智駕輔助。我們估計小米還會延續此前的低價策略,用比對手低的價格來沖擊市場。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