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角大樓各軍種高層罕見集體發聲,承認美國正面臨“戰備危機”——海軍造船速度被中國碾壓200倍,海岸警衛隊兵力跌至二戰以來最低,連太空軍都吐槽中國反衛星能力“讓人生氣”。
但最狠的還是海軍陸戰隊司令的比喻:“我們打仗用iPhone 14直播,他們還在畫油畫!”
這幫將軍們嘴上硬氣,身體卻很誠實。海軍代理作戰部長基爾比直接攤牌:中國軍艦像下餃子,我們船廠卻連焊槍都生銹了,幾乎所有造船項目全在延期。更諷刺的是,他們現在把希望押在無人艦隊上——說白了就是“造不起有人艦艇,改玩遙控玩具”。
烏克蘭戰場倒是驗證了無人機價值,但用淘寶級無人機打游擊和在西太平洋對抗解放軍完整作戰體系,根本是兩碼事。
空軍和太空軍的焦慮更隱蔽但更致命。中國反衛星能力已經能“拔掉”美軍GPS和通信,太空軍司令薩爾茨曼氣得跳腳:“我連保護自家衛星的工具都沒有!”而空軍正拼命把MQ-9死神無人機往“人機協同”方向改,問題是解放軍翼龍系列早就在中東實戰中迭代了N個版本。
更扎心的是,美軍還在討論“未來戰爭形態”,解放軍已經用反艦彈道導彈畫好了戰場規則——所謂“敏捷性”,在東風-21D面前就像要求短跑選手躲子彈。
最慘的可能是海岸警衛隊。司令倫迪自曝兵力跌到80年最低,卻要同時盯防中俄在北極的擴張。特朗普當年承諾“重振海警”現在看來像畫餅——國會連國防預算都扯皮,誰管這些“非主流”部隊?但恰恰是這些灰色地帶(比如南海漁政船對峙)最容易擦槍走火。
將軍們反復強調“質量優勢”,但邏輯漏洞明顯:MQ-9再先進也架不住解放軍用防空導彈+電子戰飽和攻擊;所謂“混合艦隊”聽著科幻,可中國055大驅+鷹擊-21組合已經實彈試射。
更關鍵的是時間窗口——海軍提到的“2027年”絕非偶然,那是普遍推測的臺海行動節點。美軍現在既要補歷史欠賬(造船),又要押注未來科技(AI、無人系統),還要維持全球部署,三線作戰的難度非常高。
不過這場較量最戲劇性的可能是“反向鏡像”:美軍拼命學中國“體系作戰”(比如用無人機群彌補數量劣勢),解放軍卻在學美軍“高端技術”(比如電磁彈射和六代機)。
雙方都清楚,真正的勝負手不在武器庫,而在誰能先把新戰術塞進舊體制——美軍被軍工復合體綁架,解放軍要突破技術封鎖,本質上都是和自己賽跑。
當美國海軍陸戰隊司令夸口“我們知道怎么打仗”時,他回避了一個核心矛盾:烏克蘭戰場證明的是廉價無人機的性價比,而西太平洋需要的是體系對抗的燒錢能力。
中國造船業的碾壓級產能背后,是完備工業鏈和集中決策的優勢,這恰恰是美國去工業化+黨爭內耗的死穴。五角大樓現在就像個試圖用算法對沖體力衰退的運動員——但競技體育最殘酷的規則永遠是:體能是技術的前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