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葉承古韻,茶香漫今朝
江西浮梁如何讓千年文化IP“破圈”生長?
為了更好地講好浮梁茶故事、打響“浮梁買茶” IP、推動茶瓷文旅融合發展。2025年4月26日,江西浮梁古縣衙景區內茶香氤氳、瓷韻流轉,2025“浮梁買茶節”在“千年瓷茶之鄉”浮梁正式啟幕。
儀式現場為大家推薦了“六個一”宣傳視頻(一款茶、一瓶水、一只杯、一本書、一個標準、一場活動),演繹浮梁風華。千年茶脈,凝于一杯;浮梁風華,藏于六韻。一款茶,是浮梁紅的醇厚。一杯水,是昌江源的清澈。一只杯子,是景德鎮的匠心。一個標準,是科技的承諾。一本書,是對茶葉的解讀。一場活動,是‘浮梁買茶節’的盛況。
這是一場茶香浸潤的東方美學盛宴,瓷光與茶韻在春風中交織成詩;這是一次科技賦能產業革新的集中展示,智能生產線與茶樹新品種共同勾勒未來圖景;這是一曲歷史與未來交響的動人贊歌,浮梁買茶節以“三茶”統籌為筆,在千年茶鄉的土地上書寫著高質量發展的華章。
產業鑄魂
茶產業成為鄉村振興的“金葉子”
浮梁這片“金葉子”正成為鄉村振興的強勁引擎,在2851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譜寫著產業興、生態美、百姓富的振興篇章。
在2025浮梁買茶節開幕式上,“功夫紅茶核心產區”和“浮梁茶出口產業‘大基地’”的授牌,標志著浮梁茶產業邁入新的發展階段。這不僅是榮譽,更是企業揚帆出海的底氣。對于浮梁縣福安茶葉有限公司負責人而言,“大基地”模式很大程度解決了出口原材料緊缺的問題,讓我們能夠大膽接單,放心生產?!彼锌?。今年以來,該公司已有44噸歐標綠茶出口德國,打開了國際市場的大門。
浮梁茶產業的崛起,離不開政策的賦能與企業的拼搏。近年來,浮梁縣高度重視茶產業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從基地建設、茶葉加工、外貿出口到品牌宣傳、生態管理,全方位支持茶產業做大做強。同時,通過舉辦“浮梁買茶”供銷大會等重大茶事活動,搭建起品牌發展、企業壯大、茶農增收的共頻平臺。特別是“茶產業一件事”改革的推出,以“贛服通”茶產業平臺為載體,為茶企茶農提供了全周期、一鏈式服務,極大地優化了營商環境,激發了產業活力。
數據顯示,2024年浮梁縣茶產業綜合產值達24億元。與2020年相比,茶葉產量增長35.5%,綜合產值增長45.1%,6.2萬名茶農人均涉茶收入增長34.2%。這些數字的背后,是“一片綠葉連起一二三產”的生動實踐,是茶產業成為鄉村振興“金葉子”的有力證明。在浮梁,茶產業已不再是單一的農業種植,而是形成了集茶葉種植、加工、銷售、文旅于一體的全產業鏈,帶動著鄉村經濟的全面發展。
文化定韻
瓷茶古道上的幸福生活圖景
2025浮梁買茶節以“瓷茶相伴”為主題,將浮梁的千年文脈融入每一片茶葉、每一道瓷光之中,演繹著“一片樹葉承載千年文明,一盞茶湯開啟幸福生活”的生動故事。
自2021年首屆舉辦以來,這一節慶已連續五載,成為江西省茶產業的標桿性盛事。形式多樣的茶事活動、令行業矚目的最新成果發布,生動印證了浮梁縣扎實推進“三茶”統籌戰略,書寫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高質量發展的創新實踐。
“聞著這里的茶香,感覺真的可以遠離城市喧囂,讓生活慢下來。”一名游客在塔里茶宿集發出這樣的感嘆。建于浮梁縣江村鄉深山密林中的塔里茶宿集,是一處以茶文化為主題,集精品民宿、特色餐飲和文化研學于一體的茶旅融合景區。在這里,游客可以游古茶道、尋訪百年古茶樹,還可以體驗茶谷漂流、溪畔尋魚、鄉村酒吧、篝火晚會等豐富多彩的活動。
在風景如畫的浮梁縣瑤里鎮東埠村,300余名游客跟隨“瓷茶商隊”的腳步,重走7.5公里的千年茶道。他們身臨其境地感受著古代陶瓷與茶葉貿易的輝煌:手舉茶旗的商隊成員,肩挑貨柜的腳夫,在古道上留下深深淺淺的足跡。這條古道,曾見證過“浮梁歙州,萬國來求”的盛況,也留下東西方文明交流的印記。而今,它已成為連接歷史與現代的紐帶,讓人們在徒步中觸摸著浮梁茶文化的脈搏。
古道盡頭,是浮梁-老舍茶館的雅致空間。八仙桌旁,三五好友執陶瓷蓋碗品茗暢聊,茶香裊裊中,贛劇的悠揚與相聲的詼諧交織成曲。而在浮梁古縣衙景區的宋代紅塔下,20余名“最美茶藝師”身著宋服或旗袍,以溫杯、投茶、注水的雅致儀式,演繹著宋代點茶文化的精致與韻味。游客們端起陶瓷杯盞,未飲已覺香氣撲鼻,淺啜后笑意躍上眉梢,仿佛穿越時空,與古人共享這份茶香與瓷韻。
瓷茶文化
千年底蘊綻放新活力
浮梁,自古以瓷茶文化聞名于世,被譽為“世界瓷都之源,中國名茶之鄉”。作為世界三大高香茶重要產區之一,浮梁產茶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对涂たh志》記載,唐元和八年,浮梁茶稅占全國茶稅的八分之三,創下“浮梁歙州,萬國來求”的赫赫聲名。白居易在《琵琶行》中一句“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更是生動記敘了浮梁茶葉貿易的空前盛況。
以恒德昌、天祥茶號為代表的中華老字號,“萬里茶道”線性文化遺產,以及工夫紅茶傳統制作技藝,共同構成了浮梁茶文化系統。這一系統被列為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見證了浮梁茶文化的傳承與發展。1915年,浮梁工夫紅茶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為中國紅茶贏得世界聲譽。今年,正值浮梁茶獲得這一榮譽的110周年,浮梁茶文化更是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近年來,浮梁縣圍繞省委、省政府“做大做強江西茶”戰略部署,堅持以品牌化引領、產業化推動、融合化發展為主線,聚力打造“茶、瓷、旅”深度融合新樣板。浮梁茶區域公用品牌價值已突破40億元,茶文化、茶產業、茶科技在這里交相輝映,共同書寫著鄉村振興的生動答卷。
科技塑形
茶科技重塑茶脈經絡,續寫千年華章
茶芽歲歲新生,科技與匠心的結合,讓這片古老的葉子煥發出新的生機。在2025浮梁買茶節上,茶樹新品種“浮梁櫧葉1號”和浮梁紅茶標準的發布,成為科技賦能茶產業的亮點。
“浮梁櫧葉1號”是浮梁茶基因密碼的現代詮釋,承載著茶人的創新夢想。這個新品種的推出,不僅豐富了浮梁茶的品種資源,也為茶葉品質的提升奠定了堅實基礎。而浮梁紅茶標準的出臺,則為茶葉全生產環節立規,從種植、采摘到加工、包裝,每一個環節都有章可循,為產業品質提升、品牌做響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為了推動茶產業向綠色化、數字化、標準化發展,浮梁縣與中國茶葉流通協會、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景德鎮學院等科研院所深度合作,成立“三院一中心”,構建起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茶葉科技成果轉化示范基地的建立,讓科技創新成為茶產業發展的“最大增量”;茶產業人才職業技能提升培訓的開展,則為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在浮梁縣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的智能化茶葉生產車間,國內首套茶葉初制精制智能生產線正高效運轉。從鮮葉的投放,到干茶的產出,全程數字化控制,只需1至2人在數控臺操作,每小時可處理鮮葉超過400公斤,生產效率大幅提升,茶葉品質更加穩定。這片片鮮葉,在全自動運行的“鋼鐵茶匠”手中,被加工成香氣濃郁的干茶,續寫著浮梁茶的千年傳奇。
而在江西省天怡茶業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化生產設備的應用,讓傳統制茶技藝與現代科技完美融合。該公司生產的袋泡茶、茶葉純露、精油等產品,不僅暢銷國內市場,還遠銷馬來西亞、韓國、俄羅斯等國,讓浮梁茶的香氣飄向世界。
未來展望
開放之姿綻放奪目光芒 續寫千年茶鄉新篇章
一窯一世界,一葉一乾坤。近年來,浮梁縣以茶為媒,依托“瓷源茶鄉·生態浮梁”這一文旅形象,積極搭建文化交流平臺,各類茶文化節慶活動在浮梁縣如火如荼地開展。每逢浮梁買茶節、天祥茶號開山節、浮梁茶主題攝影節、春茶發布會,以及各類斗茶大賽、最美茶藝師評選等活動,浮梁境內便是人流如潮。
茶旅融合的發展,不僅擴大了茶文化交流,更極大地推動了旅游產業發展。據統計,去年以來,該縣接待旅游人數超過1000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100多億元。如今,浮梁的茶園不僅是“金山銀山”,更是傳承千年文明的“文化綠洲”。浮梁縣將持續以茶為媒、以瓷為器、以旅為載體,堅持產業協同、文化引領、生態優先、開放融合,奮力開創“茶瓷旅”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今天的浮梁,歷史與未來交融,傳統與創新共舞。從昌江之濱到地中海畔,從摘得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金獎到入選中歐地理標志產品,浮梁茶正以開放之姿,綻放更加奪目的光芒。未來,浮梁茶將成為鄉村振興的“金葉子”、文化傳承的“活化石”、健康生活的“新風尚”。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浮梁茶將繼續書寫著千年茶鄉的輝煌篇章,讓世界共享這份來自東方的茶香與瓷韻。
來源:浮梁縣融媒體中心、學習強國景德鎮學習平臺
編輯:陶素寧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轉發讓更多人知道
點亮↓↓推薦一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