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沿街商鋪垃圾分類從“突擊整治”走向“常態長效”?江寧路街道城運中心給出了創新解法。
近日,江寧路街道以“多格合一”機制為核心,聯合城管中隊、市場監管局、市容管理部門等多部門力量,對轄區商鋪開展“全要素、全流程”垃圾分類專項治理。
以“宣傳+檢查+整改”組合拳,推動商戶從“被動整改”向“主動規范”轉變,實現問題“發現在網格、解決在網格”,助力打造整潔有序的街區環境。
“多格合一”聯動巡查,問題發現更高效
依托“一網統管”平臺和“多格合一”工作機制,此次行動整合了城運網格員、城管執法隊員、市容協管員等多方力量,對沿街餐飲店、便利店、水果店等易產生垃圾的商鋪開展“清單式”檢查。
衛生管理:檢查后廚、倉儲區域是否干凈整潔,垃圾桶是否加蓋;分類實效:核查垃圾投放準確率、分類容器配置及標識規范度;清運臺賬:查看商戶與清運單位的合同簽訂及記錄是否完整。
通過網格員日常巡查與城管執法專業監管的“雙結合”,實現問題即查即改,避免管理盲區。
“柔性執法+現場整改”,分類意識再提升
檢查中發現,部分商鋪存在部分垃圾混投、容器標識模糊、濕垃圾未單獨存放等問題。對此,聯合小組采取分級處置:
教育引導:對首次違規的商戶,網格員現場指導分類標準,發放宣傳折頁;限期整改:要求商戶在24小時內補足分類設施或糾正投放習慣;執法兜底:對屢次不改的商戶,城管部門依法開具《責令改正通知書》,并納入重點回訪名單。
“我們店雜物間堆了紙箱,沒及時清理,網格員幫忙聯系了回收企業,還教我們區分可回收物和干垃圾。”某餐飲店負責人表示。
垃圾分類需久久為功,也是基層治理的“試金石”。江寧路街道將持續以“多格合一”為抓手,推動管理、執法、服務“三融合”,讓商戶從“旁觀者”變為“參與者”,逐步構建起“網格發現、聯動處置、商戶自治”的治理閉環。
記者:陳潔
編輯:陳攻
資料:江寧路街道
轉載請注明來自上海靜安官方微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