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中下旬,《防務新聞》報道,"強大盾牌-2025"演習期間,美軍“斯托特中士”部隊進行實彈演習,他可能被部署到非洲和北極地區;演習模擬目標包括無人機和低空導彈;
“斯托特中士”彈炮合一系統以”斯特賴克"輪式裝甲運兵車為基礎:車頂裝有一個戰斗模塊,操作員和指揮官工作站位于車體內部。模塊搭載一個裝有四枚FIM-92導彈的SVUL發射器、一個兩枚AGM-114L地獄火導彈的M299掛架、一門30毫米XM914機炮和一挺7.62毫米M240機槍,配備車載雷達和光學設備用于目標搜索和火力控制。AGM-114L最大導彈發射距離增加到8-10千米,XM914機炮打擊1.5-2千米范圍內的目標;
它既可以防空、反坦克,也可以遠程摧毀地面堅固工事和裝甲車輛—美軍似乎想一車多用節約成本:問題來了,他如何實現反坦克導彈和防空導彈的探測裝備兼容性,如何實現反坦克導彈快速裝填呢?果然,美軍在試用階段發現“地獄火”導彈再裝填困難,未來SVUL將完全取代M299發射器,“毒刺”更換為新型MANPADS(便攜式防空導彈),預計將在不晚于2028財年入役,未來就是8發新型防空導彈的配置—估計又是一大筆軍費不翼而飛;據外媒報道,它還有一款激光武器型號……只是,它采用單管30毫米機炮,射速和火力密度對付無人機蜂群夠用嗎—中國對于單管自行30毫米高射炮的能力一清二楚:不裝備!
美軍折騰如此復雜的彈炮合一系統其實就是軍事系統工程規劃落后:既要又要的武器系統在美國諸多昂貴武器系統研發中屢屢出現,浪費大量軍費和資源!
中國軍工不搞這么胡里花哨的東西:性價比優先,體系為王—PLB-625彈炮合一系統服役多年!
PLB-625近程防空系統采用中國中型旅普遍列裝的8X8底盤,戰斗全重20噸,乘員2-3人,最大公里速度90千米/小時,符合中型旅的伴隨野戰和要點防空需求。它也適合用于全戰斗狀態的空中運輸:中國運-9/20均可以將它們部署到遠在數千公里以外的戰區;
他采用“一車多控”模式:一輛指揮車配置AESA、火控雷達、光電跟蹤系統、數控系統,然后利用三軍高速數據鏈接受其他維度平臺信息,指導其余同類防空車(沒有AESA.)進行防空/反裝甲作戰,既節約成本,又提高了20公里內防空/反裝甲火力密度和精確打擊能力;
中國陸軍自用型PLB-625采用6管25毫米轉管自動炮,最大射速5000發/分,通過在來襲空中目標軌跡上打出彈幕殺傷目標。此外,他可以發射制導炮彈和其他彈藥打擊陸上輕裝甲目標,可輕松擊穿20毫米厚鋼板;車載紅纓-6B(雙聯裝)防空導彈最大射程6公里,射高15-3500米,使用第三代紅外/紫外雙色準成像導引頭,具備發射后鎖定和發射后不管的能力,能夠攔截速度1.5馬赫以上的空中目標,特別適合打擊FPV/無人機群、低空掠飛導彈等目標—不會再犯俄軍彈炮合一系統的錯誤!
由于PLB-625采用開放式架構設計,可以安裝更多的火力組合模塊:例如30毫米高炮+新防空導彈、激光模塊+防空導彈等,可以將中國最新型的防空導彈和彈藥及時配置,無須再投入經費研發其他平臺;
未來,他可以搭載更加先進防空導彈和穿甲彈藥打擊3馬赫以上導彈、火箭彈、無人機、戰斗機、裝甲車等。
唯一不足的是,它缺少實戰經驗和教訓:例如攔截“布拉莫斯”導彈、“風暴陰影”導彈等,也沒有擊毀BMP2/3:黃鼠狼-3戰績等—中國陸軍萬般無奈之下,只能玩紅軍打藍軍游戲,采用與西方武器類似或者更高檔次的國產武器檢驗PLB-625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