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到了東京,從大阪坐新干線過來的路上原本以為會看到富士山,沒想到因為云太多錯過了。
理想中的產(chǎn)品規(guī)劃,是這樣的。
上線后的產(chǎn)品樣子,是這樣的。
不知道是不是錯覺,我總覺得日本的新干線速度比國內(nèi)高鐵快,但舒適性遠不如我們,想立個硬幣在車上紋絲不動是不可能的,搖晃震動都挺大。
另外,日本高鐵是分兩種席位的,一種叫自由席,一種叫指定席。
簡單理解,指定席就是跟我們在國內(nèi)坐高鐵一樣的,每個人都有一個固定的座位,憑票入座。
自由席是和我們不同的,有點像坐地鐵的模式,上車后自己找空位坐,價格也會比指定席低一些,而且有專門的自由席車廂。
按照這種邏輯,你買自由席的票上車如果沒有座位了,那就相當于站票,或者等中途有人下車了你可以找位置坐。
還有兩點和我們不同,一個是買票,一個是安檢。
日本買新干線高鐵票是不用實名制的,可以在車站買票,也可以在一些平臺買,而我們是直接在淘寶上買的電子票。
電子票就是一個二維碼,現(xiàn)場掃碼后會出一張紙質(zhì)票。
在日本,不管是坐高鐵還是坐地鐵,都不用安檢,進站直接上車就行,非常方便。
這次來日本幾天還有一個明顯的感受,那就是這里的人對干凈這件事真的十分講究。
或者說,到了離譜的程度。
比如,在日本的大街小巷基本看不到垃圾桶,即便是在商場也很少能見到,就連洗手間也沒有。
居民區(qū)也沒有集中的垃圾存放點,更沒有垃圾站,反而一些人家的門口會有這種上鎖的垃圾箱。
是的,垃圾箱要上鎖。
不是怕垃圾被別人偷走,二是怕別人把垃圾扔到自己家垃圾桶。我們住的民宿門口也有一個,沒鎖,好像是每天會有專人來收走。
再說一個他們愛干凈的事兒,那就是路上的車。
講真,我是沒在哪個城市見過路上的車那么干凈的,就真的很離譜。
這么說吧,馬路上九成以上的車都是干干凈凈而且漆面發(fā)光的那種,我來這幾天沒看到一輛車身沾滿泥巴或者灰塵很大的車。
即便是那種裝貨的卡車或者工程車,開在路上也都是非常干凈的,整體城市的精致感很強。
還有兩個小細節(jié),一個是所有的士司機都穿戴端正,大多是小西裝配領(lǐng)帶,另外就是很多的士司機都是上年紀的老頭。
你想一下,一個饅頭白發(fā)的老爺爺穿著西裝開的士在路上,上車還非常有禮貌給你點頭問好,這種體驗就非常好。
此外,所有車輛在路口都會禮讓行人,而且是很遠看到你過來就會主動停車,等最后一個人走完了再起步。
吃的方面,很多餐廳都設(shè)有一人席座位,那種人與人之間的邊界感拿捏非常到位。
我去吃了兩家店,都是自助式點餐、單人坐、自助結(jié)賬,全程基本不用跟其他人接觸。
像上面那家店,每個人座位前有一個屏幕,點好餐后店員會送上來,吃完自己拿小票去門口自助收銀機結(jié)賬。
對于 i 人來說,這種體驗簡直不要太好,關(guān)鍵是效率高。
這次過來其實不僅是旅游,更多是體驗不同文化和習(xí)俗下的個人感受,那些我們認為合理的事情或許在別人眼里就是沖突。
這,就是人的多樣性,對于不同視角理解用戶并建立多重視角很有幫助。
畢竟,人們無法理解別人,只能理解自己。
最后,如果你們想要一個最新的日本自由行詳細攻略和路線行程安排,可以留言或點贊告訴我,超過 500 個贊我就寫一篇保姆級攻略。
················· 唐韌出品 ·················
安可時刻
昨天還去了鐮倉,就是動畫片《灌籃高手》的取景地,天氣好還能看到富士山。
沿著海邊公路坐小火車逛逛還是很愜意的,而且在路上還能偶遇很多 JDM 神車。
說到 JDM,今晚我要去大黑PA了,懂車的應(yīng)該知道這是什么圣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