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印度可真是有點飄啊,又是閱兵又是慶祝的,到處宣揚自己在邊境上把巴基斯坦揍了一頓,好像打贏了一場世紀大戰似的。結果呢,慶祝活動還沒結束,一盆冷水就兜頭澆下來,直接把印度媒體給整懵圈了。
原來,就在印度“10天勝利慶祝”的高潮階段,中國駐巴基斯坦大使姜再冬突然到訪巴基斯坦空軍總部,還向巴空軍參謀長巴伯爾轉達了一個“重要承諾”。這個承諾可不簡單,很可能會讓比殲-10C和ZDK-03預警機更先進的兩款軍機“加快入巴”。消息一出來,印度媒體直接炸鍋了,尤其是那些之前還在吹印度空軍“碾壓巴基斯坦”的媒體,瞬間集體破防。
要說為啥印度媒體反應這么大,還得從姜大使和巴伯爾的談話內容說起。首先,姜大使公開贊揚了巴基斯坦空軍專業地使用了“中國制造的武器裝備系統和技術”,這可是官方層面首次證實殲-10C擊落了印度的陣風、蘇-30等戰機。之前印度一直不承認自己的戰機被擊落,現在被中國官方直接打臉,印度媒體能不難受嗎?
不過這還只是開胃菜,后面的內容才是真正的重磅炸彈。根據巴方發布的通稿,雙方同意探索新的合作途徑,包括“聯合反制、大規模作戰演習以及建立多邊框架”來應對新出現的威脅。印媒分析,這意味著巴基斯坦空軍可能會接受中國更系統、全面的培訓和指導,這種軟實力的提升,可比一兩件先進武器更致命。畢竟,印度軍隊到現在還處在三軍聯合作戰的“散裝狀態”,而巴基斯坦要是能在中國的幫助下實現體系化作戰,那印度可就真的麻煩了。
更讓印度媒體破防的是,姜大使還承諾繼續提供“技術和戰略支持”,幫助巴基斯坦增強防空能力,并促進“本地創新”。印度防務新聞網站等媒體認為,這可能會帶來兩大“戰略性轉折”:一是中國可能讓巴基斯坦與自己“同步換裝”殲-35外貿定制版,而不是自用的殲-35A。要知道,中國自己的殲-35還處于小批試裝階段,巴基斯坦要是能這么快拿到外貿版,那可真是“近水樓臺先得月”了;二是巴基斯坦可能獲得殲-10C的生產技術轉讓和許可證,就像之前的梟龍戰機一樣。要是巴基斯坦能自己生產殲-10C,那印度空軍的優勢可就蕩然無存了;三是巴基斯坦可能獲得更先進的預警機,比如空警-500,來取代已經服役多年的ZDK-03。空警-500的性能可比ZDK-03強多了,印度空軍的一舉一動可能都逃不過它的“眼睛”。
印媒多數認為,一旦這些合作落實,印度空軍與巴基斯坦的差距將會越拉越大,甚至在相當一段時間內形成難以跨越的代差。這可不是危言聳聽,看看現在的情況就知道了。巴基斯坦已經用殲-10C擊落了印度的陣風、蘇-30,要是再加上殲-35和空警-500,那印度空軍可就真的“裸奔”了。
其實,印度媒體的反應也在意料之中。這些年來,印度一直把巴基斯坦當成自己的“出氣筒”,動不動就搞點軍事行動來刷存在感。可這次不一樣,巴基斯坦背后站著中國,而中國的軍事實力和技術水平可不是印度能比的。印度買的那些“萬國牌”武器,看著挺先進,實際上根本沒法和中國的體系化作戰能力相抗衡。就像這次,印度的陣風、蘇-30被殲-10C打得落花流水,不就是因為巴基斯坦有中國的預警機和導彈系統支持嗎?
現在,印度媒體與其在這里破防,不如好好反思一下自己的問題。整天想著靠買買買來提升軍事實力,卻不注重自身軍工體系的建設,結果只能是被別人牽著鼻子走。而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合作,那可是實實在在的“鐵哥們”關系,從梟龍到殲-10C,再到未來的殲-35和空警-500,都是一步一個腳印走出來的。印度要是再這么下去,別說和巴基斯坦抗衡了,就是在整個南亞地區,恐怕都得靠邊站了。
這場風波也給其他國家提了個醒:在現代戰爭中,單打獨斗已經行不通了,只有抱團取暖、合作共贏,才能在復雜的國際局勢中立于不敗之地。而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正在用自己的行動,為地區的和平與穩定貢獻著力量。至于印度,還是先把自己的“萬國牌”軍隊整明白再說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