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陸棄
自5月21日起,印度掀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全球敘事戰”。以“朱砂行動”為核心話題,印度政府派出7支宣講團奔赴全球32國與歐盟總部,試圖用150頁材料向世界兜售一個統一版本:印度是反恐斗士,巴基斯坦是“恐怖主義源頭”。而在同一時間,巴基斯坦亦不甘示弱,派出以比拉瓦爾為首的“和平主張”代表團展開“外交反擊”,試圖向國際社會闡明自身立場,戳破印度的戰爭宣傳。這場沒有硝煙的對抗,實際上早已越過克什米爾戰線,蔓延至輿論、外交和地緣政治的每一個角落。
據《印度時報》報道,這支朱砂行動宣講團陣容頗為龐大,涵蓋印度多黨派的50余位政要、議員與前部長,仿佛一場全黨派出征,背后是一場組織嚴密、謀篇已久的“對外輿情反攻戰”。他們不僅在東京與日本外相巖屋毅會談,還將陸續前往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等國,試圖在亞洲構建一個“理解印度的反恐立場”的輿論網。這是一場標準的“信息圍剿戰”:印度不再滿足于自己國家內部的宣傳,而是要將戰火引入國際言論場,搶占“道義高地”,借此塑造對印有利的國際共識。
而這場宣講的關鍵詞“朱砂行動”,也并不簡單。5月10日,印度外交部專門召開媒體簡報會,介紹該行動,強調其針對境外恐怖組織、特別是“跨境威脅”的精準打擊性質。但外界普遍質疑,這項所謂的“反恐作戰”是否涉嫌越境行動、是否真實存在實質性軍事目標,是否打著反恐旗號進行地緣擴張。印度此時高調派團宣講,似乎也正是要堵住這些質疑的口子、掩蓋“預設敘事”的漏洞。
這場“講給世界聽”的戰略背后,是印度政府對聯合國安理會話語權走向的高度警覺。印媒稱,宣講團的目標之一就是“避免聯合國被誤導”,直白地指出了印度的焦慮:不希望安理會在克什米爾問題上接受巴基斯坦的立場或推動新的中立調查機制。也就是說,印度正在提前做“定調式外交”,力圖在形勢尚未逆轉前構建起有利自己的國際話語體系。這種做法,不僅顯示出印度在外交輿論領域的積極進攻姿態,也折射出其對國內政策與地區戰略壓力的深度感知。
而就在印度宣講團兵分多路的同時,伊斯蘭堡方面也迅速反應。據巴國家廣播電臺21日報道,巴總理夏巴茲派遣“和平主張”代表團,由前外長比拉瓦爾領隊,以“還原真相、捍衛立場”為口號,開啟全球外交解釋行動。比拉瓦爾稱,印巴在克什米爾問題、恐怖主義定性以及水資源武器化方面分歧嚴重,印度一方面在國際舞臺“自詡反恐”,另一方面卻在背地里煽動分裂、支持反巴極端組織。比拉瓦爾此番直接點名印度“資助分裂主義”,意在將矛盾從“區域沖突”上升到“國家安全責任歸屬”的高度。
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印巴之間的“信息戰”早已從傳統的新聞發布、社交媒體互懟,上升為國家戰略層面的系統化敘事建構與全球傳播。印度要的是“合法打擊恐怖主義”的形象;巴基斯坦強調的是“被迫自保、愿望和平”的立場。雙方不是在談判桌上解決爭議,而是在各國政要面前搶先安插觀點;不是尋求共識,而是借助全球傳播系統塑造非對稱影響力。這正是新冷戰格局下的地緣敘事博弈:誰掌控了話語權,誰就有可能主導下一步的制裁、裁決乃至軍事正當性。
而這場輿論戰也正在考驗第三方國家的立場與抗壓能力。比如日本,雖表面中立,但近年來在美印關系升溫、對華制衡策略影響下,其對印度的政治配合度明顯提升。印度宣講團首站便選擇日本,既是對東亞的“意圖試探”,也是對盟友陣營穩定性的信心測試。與之對應的,還有印度積極游說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尼等穆斯林人口占比高的國家,目的就是要“擊穿”巴基斯坦在伊斯蘭世界的外交縱深。
另一方面,印度選在這個時間節點發起“全球宣講”,還正值本國大選前夕。這種“外宣外交”的動作,也極可能服務于莫迪政府的國內政治需要,塑造“全球尊重印度”的執政神話,為民族主義加碼,為強硬路線爭取道義資本。這種將外交服務于內政、將輿論戰等同于選票動員的策略,正成為印度右翼政治邏輯的重要一環。
但無論如何包裝,印度這場“朱砂行動全球巡演”的本質依舊是:試圖搶占地緣政治議題的解釋權,粉飾其在克什米爾行動中的灰色地帶,用鋪天蓋地的“反恐敘事”掩蓋深層次的地區擴張與治理失敗。而巴基斯坦的外交反擊則更加凸顯了南亞地緣沖突的多維度:不只是軍事上的博弈,更是“誰能讓世界相信誰”的信息戰爭。
在“朱砂行動”的光環背后,真實上演的是一場徹頭徹尾的敘事戰、地緣戰和輿論戰。印巴這兩位長期博弈的對手,正在全球舞臺上展開一場激烈的信息爭奪戰,講述兩個版本的“真相”,推銷兩個版本的“正義”。從克什米爾到聯合國,從東京到迪拜,從簡報會到密室外交,誰能說服更多國家、誰能掌控國際敘事,就可能改寫沖突的定性與走向。在這個世界里,導彈決定不了一切,話語同樣致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