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瀾昌
5月17日,臺灣第三核能發電廠2號機正式停役,為期40年的運行就此畫下句點。次日,民進黨當局高調宣布:“臺灣已邁入非核家園?!?/strong>表面看是“綠色勝利”,實則卻是能源危機倒數的起點。這個所謂“家園”,或許不該叫“非核”,而應稱為“非電”,一個由“用愛發電”構建出的斷電樂園。
不到48小時,臺東縣與臺南市接連傳出停電事故。臺電的回應一如既往地神速又熟悉,“松鼠觸電”、“鳥獸誤觸”、“樹枝作亂”。這幾年,只要停電,背鍋的總不是政策,而是小動物。從果子貍、蛇、貓、鳥到松鼠,臺電已經擁有一整套“動物鍋具”系統,堪稱全球電力史上的生物多樣性奇觀。
臺南221戶居民黑在深夜,臺電竟祭出一張“肇事松鼠”的照片,配文“避免誤解”,連動物認定報告都趕在用戶維權前出爐。島內輿論諷刺:“民進黨非核家園第二天,松鼠就精準出擊?這小動物政治覺悟也太高?!庇芯W民冷笑:“松鼠不是罪魁,是替罪羊?!?/strong>
其實,在“非核家園”背后,民進黨不是在規劃電力結構,而是在賭政治籌碼。他們相信,只要炒熱“反核”,再加點“環??谔枴?,就能躺贏選票;但電不穩定、民怨連天、臺積電用電壓力山大,全都由老百姓來吞。這不是能源轉型,是能源投機。
數據顯示,臺灣核電成本每度僅1.87元新臺幣,天然氣發電則高達3元,光電更是高達5.81元。而“非核”后的臺灣,正轉向最昂貴的發電形式,最后只換來電價暴漲、碳排上升、停電頻繁。臺積電2024年耗電占全臺總量8%,預計明年升至12.5%,而賴清德卻在高喊“綠能上路”。難道要讓全球最先進的芯片企業,靠天氣吃飯?靠海底電纜遠程供電?靠松鼠放行?
民進黨在2011年福島核災后大打“反核”民粹,從停建核四、凍結核一核二,到如今核三終止營運,完全無視全球重新擁抱核電的趨勢。法國延長核電使用年限,美國重啟小型模塊堆建設,中國則穩步推進核能出口布局。唯獨臺灣,逆全球之潮行事,把核電當敵人,把停電當常態。
反觀,賴清德當局竟提出所謂“菲律賓綠電”計劃:把電廠設在菲律賓,然后靠船運或海纜“回傳臺灣”。島內民眾炸鍋:“這不如直接拜神。”連國民黨“立委”洪孟楷都忍不住怒批:“以后停電恐怕不是松鼠,是魚群咬斷電纜?!闭l來為這種“工程神話”背鍋?是鯨魚還是海豚?
但“反核牌”對民進黨而言,從來不是科學判斷,而是政治提款機。2014年、2015年兩次大規模“反核游行”,直接推高了蔡英文聲勢。2025“非核家園”愿景,也成了賴清德上位的“神主牌”之一。對他們而言,核電不是發電工具,而是選票武器。“反核”喊得越響,權力走得越遠,至于老百姓有沒有電、有多貴電、不重要。
而這一切代價,最終都由普通民眾買單。從2023年至今,臺灣電價已經跳漲兩輪,民生用電漲幅3%至10%,工業用電最高達25%。庶民繳賬,資本出走,用愛發電,用心勒索。
臺積電的電力穩定早已成為地區安全等級的經濟議題。一旦斷電,產線停擺,不只是幾億損失,而是全球半導體鏈條大斷。民進黨不是不知道問題有多嚴重,只是不愿承認:他們早已將臺灣能源政策玩成了意識形態的陪葬品。
解決方案其實一直擺在眼前——兩岸通電。大陸方面已多次表達善意。福建具備向金門供電能力,也正在積極準備擴大對臺基礎設施對接。國臺辦明確表示,“我們對兩岸通電抱持積極態度”。能源互通,既可解臺灣電荒,又能實現融合發展。但在民進黨眼中,只要是“大陸來的”,就一律拒絕。再合理、再劃算,也不如“硬斷一條電纜”更能“維持臺獨想象”。
島內輿論越來越清醒。有網友直言:“非核不是家園,是黑暗的廟宇”;更有人諷刺:“民進黨治理臺灣的方法:不許核電、鼓勵太陽、祈禱風大、期待魚群聽話、指望松鼠避電?!边@不是現代化的能源政策,而是荒誕政治劇場的劇本排練。
一邊舉著“非核大旗”揮舞理想主義口號,一邊卻連停電都要小動物背鍋;一邊聲稱擁抱“再生能源”,一邊又高價購電漲價轉嫁民生壓力;一邊幻想遠程綠電供應,一邊無視臺海天然地理優勢。賴清德不是在搞能源轉型,而是在玩災難接力。
臺灣人民該問一句:我們真的要被一只松鼠拖進“非電未來”嗎?還是早已被政治算計點了電閘、關了主機?民進黨的“非核家園”早已破功,他們堅持的,不是電力安全,而是政治壟斷。唯一還在通電的,只剩他們自己的權力延長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