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WGDC25全球時空智能大會在北京圓滿落幕。本屆大會由中關村科學城指導、中國領先的科技產業服務機構泰伯網主辦,議題涵蓋商業航天、衛星應用、低空經濟、地圖與位置服務、智慧出行、文旅VR、地理空間情報等時空智能產業核心領域。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兩院院士李德仁擔任大會名譽主席。從5月21日下午至22日全天,大會主論壇及多場分論壇及多元活動同期并行,精彩紛呈。
中國電子首席科學家蔣國飛在主旨演講時表示,時空智能的核心目標是如何從時空維度提取信息價值,支持復雜系統在復雜環境下的智能化分析與決策。
京東集團副總裁、京東科技首席數據科學家鄭宇現場發表演講時提到:“在城市建設過程中以三大類數據為主,分別是以電子政務表單為代表的結構化數據、以視頻、語音和文本為代表的非結構化數據和以地理信息和物聯網數據為代表的時空數據。”
TomTom全球銷售副總裁、大中華區業務負責人陳建誠現場發表演講時表示,從方向盤、打卡點到智慧城市規劃,皆由地圖驅動。他認為,現在圖商更新一張圖的速度很快,30毫秒便可以進行地圖更新,這也是未來地圖行業最重要的發展。
百度地圖開放平臺總經理嚴孫榮表示:“只有深度開放,才能共創未來”,百度地圖在會上全新發布地圖AI開放平臺,包括四大能力深度開放和五大場景深度應用。
清華大學人工智能研究院視覺智能研究中心主任鄧志東教授進行了題為《人工智能與世界模型演進及智駕場景應用》的主題演講。他表示,世界模型智能體的本質是“下一個時空狀態的預測”。
國家航天局高分專項副總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趙文波在商業航天新十年論壇上發表演講時表示,過頂圖像革命新時代到來,包括高、中、低、極低、低空等維度的傳感器,都會帶著“大腦”“眼睛”而來。
泰伯網創辦人、董事長劉玉璋談及對“十五五”的展望:商業航天政策法規體系全面完善;耐心資本為商業航天產業托底;可重復火箭技術有望主導發射市場;低軌衛星星座密集部署;航天測控體系全面升級;發射場集群化與高頻次發射常態化;衛星互聯網應用場景重構與生態閉環;衛星遙感應用生態重構與價值躍遷;載人航天將從單點突破轉向體系引領;全球服務將從項目承包轉向生態運營。
衛星應用創新論壇中,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張兵表示,未來幾年,多模態遙感大模型將允許我們用自然語言來描述想要執行的遙感任務,由模型自動組合已有算法、調用合適數據集進行解析。這將極大地降低遙感與GIS技術的使用門檻,實現更加通用、高效的地理分析。
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長聘教授楊殿閣發表《智能汽車與車載電子地圖》的主題演講,結合最近兩年智能汽車到底需不需要地圖、無圖智駕等爭議進行分享。
泰伯智庫合伙人、資深分析師張迪首發《2025智能駕駛地圖市場研究報告》,從市場概述、市場分析、創新者研究、趨勢展望四個部分深度解析。泰伯研究院預測,預計到2030年,智駕地圖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17億元。
中國民用航空局低空地理信息與航路重點實驗室秘書長葉虎平指出,空域作為資源有自然屬性和經濟屬性,目前,國外已有低空空域資源貨幣化交易案例,而國內空域資源經濟屬性探索剛剛開始。海鷗飛行汽車集團創始人、董事長顏軍表示,低空經濟發展的三大核心任務包括抓消費市場、搞基礎設施建設、造高可靠低成本的飛行器。
鵬城實驗室副主任、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人工智能學院教授石光明在主旨演講中指出,元宇宙是典型的虛擬世界、數字編碼世界。簡單來說,學術理解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由虛擬世界仿真現實世界,從而推動現實世界的變化,比原來直接在現實世界做效果會快,中間需要用到智能技術、網絡技術、數字化技術等。
WGDC25全球時空智能大會會期兩日,是由泰伯網聯合全球領先的時空智能科技公司千尋位置、全球領先的位置數據與技術平臺、地圖和定位技術先驅HERE Technologies和時空AI賽道領軍企業維智科技等眾多全球知名科技伙伴共同舉辦,致力于打造全球時空智能產業大會IP。大會期間,多款時空智能領域新品集中首發,包括時空三體套件、各類時空大模型、AI地圖、多形態機器人、科幻VR大空間、新一代元宇宙空間計算平臺、國防AI平臺、新一代數字孿生平臺、一體化實景三維解決方案等等。來自TOMTOM,百度地圖,東方慧眼,中國四維,航宇微,觀微科技,中科星圖,易智瑞,國文奇域等知名企業年度新品齊發。
此外,泰伯智庫在大會期間重磅發布《2025時空智能產業趨勢報告》《2025時空智能技術與應用白皮書》《2025智能駕駛地圖市場研究報告》《全球及中國低空經濟全景深度研究報告》,并揭曉“Innovation Awards 2025年度創新力榜單”及 涵蓋“中國商業航天十大影響力城市”、“中國商業航天十大產業園區”、“中國商業航天十大投資機構” 三大核心內容的“2025商業航天產融協同TOP榜單”,為產業決策者與投資者提供權威參考。
作為全球時空智能領域的盛會,WGDC25通過前沿議題研討、尖端技術展示與生態合作發展,全面勾勒出AI與時空技術深度融合的未來圖景。大會的圓滿舉辦,標志著時空智能產業正邁向跨界協同、技術躍遷的新階段。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