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我習慣性整理球包出門訓練時,突然回想起昨天在萊西市濟南路小學活動結束后孩子們圍在我身邊依依不舍地問我:“姐姐,下次什么時候再來教我們打羽毛球呀?”他們仰著小臉,眼里滿是期待。突然間我意識到,或許這就是我希望持續舉辦羽毛球進校園活動的意義:讓更多孩子感受到比冠軍夢更輕盈的生命力、更強大的體育精神。
羽毛球對我而言,代表著熱愛與堅持。回首成長路,從青島市美德少年到山東省新時代好少年,品德修行始終是自己扎根的土壤;從羽超聯賽季軍到天津錦標賽冠軍,每個獎杯都流淌著自己訓練艱辛的汗水。國家級健將稱號落地時,球拍上纏繞的手膠與掌心的繭子都成為了時光鐫刻的勛章。獎杯或許會蒙塵,但我知道少年時代對羽毛球的熾熱將永遠鮮活如初。那一刻,我希望手中的羽毛球不僅僅是屬于自己的,而是屬于更多人的,能帶我們走過更高的山,能被更多的孩子們看到。
在我課桌上放著一張列著百所學校的名單,它像一封封未拆封的邀請函,每所學校都藏著某個孩子與羽毛球初遇時那眼睛突然發亮的瞬間。“百校計劃”是我發起的一個計劃,希望在前進路上各位的幫助下,能將羽毛球運動帶進校園,包括幼兒園、小學、中學、大學,也希望不僅僅是在青島、在山東,它可以走到更廣的地方。從2022年開始,我們開始舉行羽毛球進校園的活動。到最近為止,我們已經踏足了四十余所學校。
2022年夏天,我第一次踏進校園普及羽毛球知識。在青島市第二體育場幼兒園,我握著四歲孩子的手,教他們揮拍。他們的球拍只有巴掌大,卻像舉著火炬般慎重。后來在銀海小學體育館,我為小朋友們示范握拍姿勢、步法移動和擊球技巧,他們聽得很認真,互動時的拼勁像極了賽場上的我們。在仲家洼社區活動中,我們還遇到過特殊人群。雖然他們學動作比較慢,但是他們很認真,努力地去學習揮拍動作,身影卻顯得那么堅毅。那一次我意識到一件事情:真正的困難不是教會他們揮拍,而是讓每個人找到屬于自己的那份動力、那份熱愛,領會到“更快、更高、更強”的競技精神。
“百校計劃”是我給自己的羽毛球世界的一個承諾,它就像一場永不停歇的接力賽,每道門檻都是新挑戰。對我而言,最難的并非跨越地理距離,而是如何讓羽毛球真正扎根在不同土壤。那些沾著晨露與汗水的羽球,終將化作托舉中國夢的翅膀,跨越山河掠過校舍,帶孩子們飛翔,讓孩子們長成自己期待的樣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