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際影響力逐步下降,特朗普誓言上任就結束俄烏沖突,但是上任超過100天依然不能解決俄烏沖突問題。特朗普多次對澤連斯基施壓,但是效果一點都不明顯。如今美國就算是對烏克蘭這樣的國家也失去了相應的影響力與威懾力。美國在中東也失去影響力,以色列完全不聽美國意見在加沙發(fā)起大規(guī)模攻擊。
美國甚至直接向拖鞋軍胡塞武裝低頭,選擇從紅海全面撤軍,放棄了對該武裝的打擊。在影響力與號召力直線下降的背景下,美國開始通過一些殺手锏展現(xiàn)自己的戰(zhàn)略威懾能力。過去的美國是真嚇人,如今的美國是嚇唬人。美國變得歇斯底里,試圖通過毀滅性武器威脅全世界,這凸顯美國的心虛和無力。在美國存在感越來越差的背景下,美午夜發(fā)射了洲際核導彈。
“民兵-3”發(fā)射背后的戰(zhàn)略邏輯,核威懾升級與霸權底座垮塌。據(jù)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wǎng)站5月22日報道,美國空軍21日午夜太平洋時間0點零1分,美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的飛行員從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太空軍基地,從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太空軍基地發(fā)射了1枚“民兵”-3導彈。據(jù)悉,這枚洲際核導彈以時速約2.4萬公里的速度高速飛行大約6700公里,命中了馬紹爾群島的夸賈林環(huán)礁試驗場目標。
美國空軍約400枚“民兵”-3導彈構成了美國“三位一體”核力量的陸基部分。美軍方面宣稱,這次發(fā)射非常成功,總體上達成了預定目標,全面檢驗了導彈的性能和攻擊穩(wěn)定性。“快速響應”與“核制勝”的核心價值,美軍軟實力下降之后更多靠硬實力威懾。美軍發(fā)射民兵3洲際導彈,就是驗證“先手打擊”能力,確保其成為摧毀敵方加固導彈發(fā)射井、指揮中心等高價值目標的首選手段。
民兵3導彈已經(jīng)比較老舊,但是因為替代項目哨兵洲際導彈研發(fā)遲緩預算嚴重超支,美目前還只能依賴民兵3。替代項目“哨兵”導彈因成本嚴重超支(從958億飆升至1310億美元)和進度延遲(服役時間推遲至2030年后)而備受質疑。“哨兵”導彈最初預計成本為777億美元,但在審查前其成本已翻了一倍多,達到約1600億美元。美軍通過升級“民兵-3”的制導系統(tǒng)(CEP精度達93米)強化了打擊能力。
霸權底座松動,美焦慮升級,核威懾成為維持霸權尊嚴的最后手段。美國債務到了崩塌邊緣,國際信譽遭到嚴重透支,軟實力已經(jīng)不足以支撐美國霸權體系。美國幾十年精心打造的霸權底座開始松動,在俄烏沖突、中東問題、半島問題、印巴問題等全球性熱點問題上,美國已經(jīng)失去了話語權和影響力。美國就算是對核心盟友歐盟、英國、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等都失去應有影響力。在焦慮加劇背景下,美國開始更多的通過核導彈秀肌肉展現(xiàn)影響力。
洲際導彈之矛威懾與“穹頂計劃”威懾相結合,美向全世界發(fā)出強硬警告,維護霸權再做最后掙扎。美國海基核力量占已部署核威懾力量的70%,其核心是14艘俄亥俄級核潛艇搭載的“三叉戟II D5”潛射導彈。單艘潛艇可攜帶200枚分導式核彈頭,射程1.2萬公里,誤差僅90米,突防能力極強。B-21隱形轟炸機與AGM-181遠程防區(qū)外導彈(LRSO)的組合構成美空基核導彈基石。與這次發(fā)射的民兵3洲際核導彈一起,美國形成了三位一體核打擊體系,向全世界發(fā)出最強硬警告。
美國加速推進“穹頂計劃”(即本土導彈防御系統(tǒng)),實現(xiàn)能夠攻擊全世界同時能防住全世界進攻的絕對安全目標。覆蓋全美的“穹頂”體系預計耗資2.5萬億美元,標志著美國的防御戰(zhàn)略正從“進攻性威懾”轉向“主動防御”。美國此次核導彈試射,表面上彰顯了“絕對安全”的技術霸權,實則暴露了其戰(zhàn)略焦慮:在常規(guī)軍力優(yōu)勢相對縮水的背景下,核武器成為維系全球霸權的“終極籌碼”。核威懾的本質是“恐懼平衡”,而非“絕對安全”。美國追求自己絕對安全,就是為了通過這種極端方式,維護自身霸權地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