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全軍授銜時,開國上將的紅軍職務,原則上不能低于師級。那軍級呢?事實上當過紅軍軍長的干部,只要堅持到55年授銜、沒有犧牲或脫離軍隊的話,基本分別在元帥、大將、上將三檔。有兩人是例外:賀晉年與程世才。
賀晉年早年擔任過紅27軍軍長,后來的職務也不低,建國后還出任過東北軍區參謀長,52年被定為正兵團級,本來應該是妥妥的少將。可因為這一時期的特定歷史原因,賀晉年受到組織調查,1955年只能“暫授少將”。所以賀晉年,很明顯算是特殊情況,不應放在本文討論之列。
但程世才就沒什么特殊的了,55年他只被評為中將。
前面說到開國上將至少是師級干部,程世才在1933年6月就當上紅11師師長了,當時四方面軍還沒開始長征,程世才只有21歲;1935年程世才又接替四方面軍名將余天云,出任紅30軍代理軍長,真是非常厲害。雖然有個“代”字,也屬于軍級干部,程世才開始統領方面軍主力部隊。
1935年懋功會師時,程世才第一次見到毛主席。主席發現四方面軍的軍長竟然如此年輕,也不由得感嘆青年才俊,對程世才印象頗深;一旁的徐總指揮,更是稱贊程世才身先士卒、很能打仗。
程世才是難得的猛將,他指揮部隊時不太愛帶手槍,常常隨身掛著兩樣兵器:長步槍和大砍刀。他不光能打,而且命硬。長征結束后參加了西路軍,歷盡艱難后,只有400余人活著到達新疆星星峽,其中就有程世才。
值得一提的是,從1935年到1937年,程世才的政委搭檔是李先念。李先念后來是什么地位?這樣的人物,都曾高度評價程世才的軍事水平。那程世才這么強的將領,怎么會后期軍銜不高呢?跟解放戰爭的經歷密切相關。
1946年程世才擔任東北民主聯軍3縱司令員。很多讀者對這個番號不會陌生,就是后來韓先楚將軍帶的那支“旋風縱隊”、1950年打上海南島的四野40軍,該部是四野四大王牌軍之一,實力極其強勁。
但對程世才而言,個人轉折恰恰在這支王牌部隊。打著名的遼沈戰役、平津戰役時,聽過程世才的名字和戰績么?很難聽到。韓先楚之所以能帶3縱,就是因為程世才被上級調離了,換成曾克林、再后來是韓先楚。1946年東北解放軍壓力很大,國民黨軍無論人數、武器都在該區域壓制我軍。
這一年的四平保衛戰,程世才和3縱的任務很嚴峻,最終在優勢敵人面前仗沒有打好。民主聯軍里面,中央紅軍出身的干部多、四方面軍的少,領導層對程世才的特點不是很了解,缺少足夠的信任,而程世才也摸不清上級的脾氣。關鍵戰役打下來,司令部對程世才的指揮很不滿意,而硬脾氣的程世才也沒含糊,弄得不愉快。
3縱是民主聯軍主力,司令員人選十分重要,以穩健著稱的上級首長,做了人事決策:將程世才從前線調到遼東軍區當副司令員,不用指揮野戰部隊了。明眼人不難看出,雖然新職務也不算低,其實卻是程世才軍事生涯中遇到的一次挫折。
這么一調,意味著帶領主力打大仗的機會沒了。程世才非常失落,而且他是再也沒有獲得機會,直到全國解放。四野大軍臥虎藏龍、官兵規模龐大,他的戰功自然逐漸被不少同志超過了。相比于生涯前半段的高歌猛進,程世才的后半程經歷有點乏善可陳。
1955年,程世才獲得3枚一級勛章,這很難得。其實按照整體履歷,程世才就算評為上將也沒什么人會質疑,畢竟他是紅軍時的軍級干部。但很重要的一點,是四野體系的名將太多了,已經占了大量上將名額。從評銜工作大局考慮,55年把他列入中將名單也不是太出人意料。建國后程世才的最高軍職為公安軍第一副司令員、裝甲兵副司令員。
本欄目由軍事歷史作家運營,專注于軍情、軍史、戰史、國際關系研究,以專業視角為您還原全貌,帶來精彩細節。作品覆蓋圖文、視頻、音頻領域,歡迎關注以獲得更多精彩文史內容,也歡迎您點贊、評論支持,作者期待您寶貴的意見建議。本文全網同步,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