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與拉美地區最緊密的紐帶,“一帶一路”倡議在美國視為“后院”的這片土地上持續拓展。上周,哥倫比亞總統古斯塔沃·佩特羅訪華參加中國-拉美和加勒比國家共同體論壇,正式簽署協議,成為加入“一帶一路”倡議的第23個拉美國家,這表明與中國關系的正在不斷深化。
本文是印度《歐亞時報》的一篇專欄文章,作者是akshi Tiwari,由本人翻譯并編輯給大家,由于文章作者是印度人,所以部分認知與實際情況不太符合,請大家理性看待,本人翻譯此文章只是為了轉述外國人員表達的一些看法,并非本人觀點。
佩特羅總統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簽署協議的視頻,并配文稱:“我們對外關系的歷史正在改變。從現在起,哥倫比亞將在平等和自由的基礎上與全世界互動”。值得注意的是,加入“一帶一路”倡議是在美國和哥倫比亞于2025年1月陷入緊張的外交僵局幾個月后。
除了“一帶一路”倡議外,有消息稱,中國還提議向哥倫比亞出售24架殲-10CE“猛龍”戰斗機,這一消息最早由追蹤拉丁美洲地區軍事動態的“信息防御”網站報道披露。《歐亞時報》無法獨立核實該報道,并且雙方都沒有正式承認。
殲-10CE戰斗機
由于殲-10CE戰斗機參與了最近的印巴沖突,此次推銷活動可能獲得了新的動力。巴基斯坦方面聲稱,配備霹靂-15E空空導彈的殲-10CE擊落了多架印度戰斗機。這一消息被中國官方媒體大肆宣傳,但在過去一周的時間里,印度與歐洲的軍事專家已經駁斥了這些說法。然而,中國似乎并不在意巴基斯坦說法的真實性,反而繼續憑借殲-10CE“對印作戰表現”大肆營銷。
“鷹獅E/F”戰斗機
一些報道稱,佩特羅總統和哥倫比亞空軍司令討論了殲-10CE戰斗機的性能,并要求他評估是否值得購買。如果真的提出要約,哥倫比亞的處境將非常棘手。佩特羅總統上個月宣布將購買瑞典薩博公司生產的JAS-39E/F“鷹獅”戰斗機(“鷹獅E/F”),替換老化的以色列“幼獅”,并與瑞典政府簽署了意向書。
值得注意的是,“鷹獅E/F”戰斗機采用美國制造的發動機,這引發了一種擔憂,如果兩國緊張局勢進一步升級,交易會遭到否決。事實上,即使購買獲得通過,美國仍有可能停止向哥倫比亞供應備件,從而影響戰斗機的正常使用。而中國趁機向哥倫比亞強調殲-10CE戰斗機的“實戰檢驗”優勢,并承諾不設政治條件、保障零件供應。
殲-10CE的推銷
殲-10CE的推銷被視為中國又一次戰略舉動,即在拉丁美洲站穩腳跟并取代美國成為主要武器供應商。此前,中國曾向阿根廷提供與巴基斯坦聯合研制的JF-17 Block 3戰斗機,并對出口充滿信心,尤其是在2024年3月阿根廷駐華大使館宣布正在認真考慮之后。然而,美國橫插一腳,阿根廷政府最終選擇了丹麥退役的二手F-16AM/BM戰斗機,令中國大吃一驚。
殲-10CE戰斗機配備了國產的有源電子掃描陣列(AESA)雷達、紅外搜索與跟蹤系統、渦扇-10B發動機和霹靂-15E空空導彈,具備電子戰、數字化座艙、精確對地攻擊、超視距作戰和空中加油等先進能力。
殲-10CE能夠全天候作戰,主要執行空優任務,但也具備打擊地面目標的能力。中國專家稱殲-10CE為“戰局改變者”,經常強調先進雷達系統、武器系統和低雷達截面,與全球競爭對手相比更有優勢。
中國的殲-10CE與瑞典的“鷹獅E/F”戰斗機性能相當,但也存在著一些差異。例如,“鷹獅E/F”的最大飛行速度為2馬赫,而殲-10CE為1.8馬赫。此外,“鷹獅E/F”的作戰航程約為2800公里,而殲-10CE為2600公里。
不過,殲-10CE的發動機推力“鷹獅E/F”強。開啟加力燃燒室后,渦扇-10B可提供14.5噸的推力,而通用電氣F414-GE-39E的推力為10噸。此外,殲-10CE戰斗機的價格也比“鷹獅E/F”便宜。
巴西空軍的“鷹獅E/F”戰斗機
雖然殲-10CE擁有諸多先進能力,但如果哥倫比亞優先考慮與巴西的“鷹獅E/F”實現互操作性,最終或許不會選擇中國生產的戰斗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