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近日,中國罕見公開了中國空戰新戰術,由傳統的A射B導,升級為了A鎖B射C導,由防空系統鎖定敵機目標,戰斗機在敵方防區外發射空空導彈,預警機為導彈提供引導,直至導彈命中敵機。
我來和大家講講這套戰術究竟牛在哪里,因為地面雷達這種大功率地基雷達具備廣域搜索能力,能夠在敵方戰機尚處于防區外時就完成精準鎖定。更重要的是,地面雷達系統的隱蔽性極強,敵方戰機很難通過電子偵察手段發現其存在,從而實現了戰術上的突然性。
當目標被鎖定后,戰斗機作為導彈發射平臺的角色被重新定義。以殲 - 10CE為例,其主要任務不再是傳統的雷達探測與目標跟蹤,而是通過數據鏈接收地面系統的目標參數,在防區外直接發射 PL-15E超視距空空導彈,而且因為是預警機導引,我們的戰斗機發射完之后,可以立馬轉身就跑。
這套戰術在印巴空戰中得到了完美的實踐,整個作戰過程中,巴基斯坦的紅旗 - 9P 地面雷達在 200 公里外鎖定目標,殲 - 10CE 發射 PL-15E 導彈后迅速撤離,由 ZDK-03 預警機全程引導導彈命中目標。讓殲10C擊落陣風戰機,同代機型之間的對決直接打出了代差。
如果是我們解放軍運用這套戰術,可以直接瓦解了美軍的隱身優勢。我們的地面反隱身雷達,一兩千公里之外都可以發現美軍的隱身戰機,這個時候得益于我們的超遠程空空導彈,我們甚至只需要出動殲10C,都可以擊落美軍的F35。因為從這一刻開始,殲10C它充當的就只是一個空中發射平臺的作用。
相比之下,美軍現役的 AIM-120D 導彈對戰機的不可逃逸區只有70公里,針對且缺乏有效的反隱身探測手段,在體系對抗中明顯處于劣勢。
更值得關注的是,中國正在構建地、空、天、網 "四位一體" 的作戰體系。除了地面雷達和空中平臺,衛星系統也深度融入作戰網絡,能夠提供全球范圍內的目標指示和戰場監控。這種全域覆蓋的感知能力,使得中國空軍能夠在數千公里外發現并跟蹤敵方目標,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遠程精確打擊。
說到這里,我們應該發現,中國正在通過體系化作戰的方式,消除了原有單價武器之間的代差,從這一刻開始,無論你的武器有多先進,你沒有構建一個互通的跨平臺的信息化、數字化的作戰網絡,那么都毫無意義。
總結來說,該戰術體系的核心在于構建全域感知、跨域協同、智能決策的作戰網絡,實現了從 "平臺中心戰" 向 "體系中心戰" 的根本性轉變。
那如果你的武器夠先進,再有體系化的加成,那么戰力是翻倍的,你像殲20,因為美軍沒有反隱身雷達,所以我們可以對美軍進行穿透性制空戰術,電子戰飛機先癱瘓雷達系統,殲20摧毀核心軍事目標,最后再導引導彈進行火力洗地打擊。
這套戰術在全球,也就中國能夠玩得起,你像美軍,它有反隱身雷達嗎,沒有,有超遠程空空導彈嗎,沒有,有高超音速反艦導彈嗎,也沒有。有具備反隱身能力的預警機嗎,也沒有,那你讓美軍怎么樣去搞。
未來,隨著霹靂 - 21 超遠程導彈(射程超過 1000 公里)和空警 - 3000 預警機(探測距離達 1000 公里)的列裝,中國空軍的戰術優勢將進一步擴大。可以預見,這種基于體系化作戰的戰術創新,將重新定義未來空戰的規則,為全球軍事變革提供新的范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