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圈又“撕”起來了!
不出意外,這次引起大戰的還是那把“黑刀”丁太升。
而事情的起因,源自《歌手2025》舞臺上林志炫表演曲目。
兩極論戰
在《歌手 2025》的舞臺上,林志炫選擇了一首別具一格的《悟空》。
為了此次表演,他著實下了一番功夫。
他聲稱等了這首歌7年,為了能讓自己更加專業,還專門去向京劇名家學習。
從服裝來看,他身著帶有唐三彩紋樣的長衫,上面的石獅圖案呼應著《西游記》的背景。
臉上還化著戲曲特色的腮紅妝,整個造型十分夸張,宛如“猴王附體”。
在演唱上,他采用了京劇念白以及老生戲腔式唱法,融合了呼麥技巧。
然而,這種大膽的改編并沒有如他所愿獲得廣泛認可。
當他的表演結束,網絡上瞬間吵開了鍋。
一部分網友對他的創新表示贊賞,認為他將悟空的心路歷程展現得淋漓盡致,稱其為“國風創新天花板”。
但更多人卻對此提出了質疑和批評。
有的吐槽他的造型像“二手玫瑰”走錯片場,色塊堆積的衣服看起來過于花哨。
再加上他演唱時加入了京劇的步態,網友調侃他就像一只“金剛鸚鵡”。
在演唱方面,有人覺得他的聲音清亮,但是歌曲定調太低,壓著嗓子唱聽感不好。
比如沙啞著聲音唱“我要”這個詞時被網友戲稱為“卡痰”,讓人失望。
對比他上次參加《歌手》各種出圈歌曲,很多聽眾都覺得他為了追求標新立異而導致翻車。
但是林志炫,對于這種聲音完全不在意。
在短視頻平臺中看到模仿他的聽眾,他評論:“不用覺得對不起,我覺得你很有潛力。”
甚至,他還主動玩梗,發出更多練習視頻讓網友一起玩。
無數曾經吐槽他的網友也紛紛倒戈,為他的大氣點贊。
而知名樂評人丁太升卻依舊言辭激烈,直接稱《悟空》是“爛歌”。
他很早就批判過這首歌曲,認為這首歌沒什么音樂性和藝術性,旋律和歌詞都很平庸。
歌曲中融入的京劇等元素,更是表面化的堆砌。
他認為這是一種投機取巧的創作方式,將傳統元素糅雜在一起,并不是弘揚傳統文化。
甚至,可能誤導聽眾對民族文化的理解,讓聽眾無法知道什么才是真正好的作品。
他還特別指出,每次聽到歌曲中的京劇念白就會產生生理上的不適感,認為流行歌曲中加入這些元素十分生硬突兀。
面對丁太升對《悟空》如此犀利的批評,原唱戴荃坐不住了,在社交媒體發布長文作出回應。
他首先強調歌曲是為了讓大家交流的,暗指丁太升這樣為了博眼球的行為非常無聊。
戴荃表示,很多朋友把《悟空》當作“飆高音”歌曲的典范。
但是他認為林志炫這次的演繹實在是超凡脫俗,沒有飆任何高音,卻讓人感動。
他對此發自內心地欽佩,還感謝林志炫對《悟空》的喜愛和演繹,以及那份執拗的精神。
戴荃的回應,無疑是對丁太升觀點的有力反駁。
在他看來,丁太升這樣靠罵人博眼球的行為,和“網絡乞丐”沒什么區別。
有了戴荃這個創作者的力挺,林志炫這次選歌可是狠狠打了丁太升的臉。
其實,關于音樂行業中歌手與評判者之間的矛盾,并非首次引發關注。
評判與偏見
“其實我很佩服參加《我是歌手《的歌手,還要去給評判來評,老實說那些評判都不知道懂不懂的”
張學友的這番話放在此次林志炫的事件中,可以說是再合適不過了。
在音樂行業中,專業評審的標準與大眾喜好之間常常存在著差異。
林志炫在《歌手2025》中的遭遇,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他精心準備的表演,融入了各種創新,唱法上十分專業。
可在現場觀眾投票中,卻僅獲得較低的分數,最終排名第七,險些淘汰。
這巨大的反差,反映出專業評價與大眾認可之間的鴻溝。
張學友的話,也讓人不禁聯想到多年前刀郎的遭遇。
刀郎的音樂曾經紅遍大江南北,他的歌曲有著獨特的風格,深受廣大聽眾喜愛。
然而,他的作品卻遭到樂壇“大咖”們的排斥。
當時,以那英、汪峰為代表的一些主流音樂人對刀郎的音樂提出批評。
認為他的歌曲缺乏音樂性,不具備審美價值,甚至直言刀郎的歌不應該算作音樂,不適合在金曲獎的評選范圍內。
這種來自主流音樂圈的否定,使得刀郎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逐漸銷聲匿跡。
他淡出了大眾的視野十余年,他在音樂圈變得極為低調。
刀郎的音樂有著濃厚的民間氣息,歌詞通俗易懂,旋律朗朗上口,能夠引起廣大普通聽眾的情感共鳴。
他的作品銷量驚人,這足以證明他在市場上的受歡迎程度。
但即便如此,他還是難以得到主流音樂圈的認可。
這背后反映出音樂行業存在的一種現象:
主流音樂圈往往以自己的審美標準和價值體系來評判一切音樂作品,對于那些不符合他們標準的音樂,哪怕深受大眾喜愛,也會被排斥在外。
音樂本就是多元的,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音樂喜好和審美標準。
專業樂評人有權利表達自己對于音樂作品的看法,但這種表達不應該是高高在上的審判。
同樣,創作者也有權利按照自己的理念去創作和演繹音樂,他們的努力和創新應該得到應有的尊重。
結語
當丁太升們用“爛歌”二字輕易否定一首歌的十年生命力時,戴荃的憤怒、林志炫的堅持以及刀郎的沉默,共同撕開了音樂行業的殘酷真相:
評價可以是自由的,但尊重必須是共識的。
刀郎用十年退場證明——有些純粹,寧可藏于山海,也不愿淪為審判席上的展品。
或許,只有當“網絡乞丐”'的喧囂散去,我們才能聽見,那些被偏見掩蓋的聲音。
資料來源:
九派新聞|58歲林志炫回應第三次上歌手:吸引我的是“直播”,一遍過且不修音,特意留出4個月
北京日報|《歌手2025》首演,林志炫爆冷倒數,回應來了→
中華網娛樂頻道|戴荃回應丁太升說悟空是爛歌 爭議引發熱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