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雙江八十六歲了還在登臺獻唱,在網上引發熱議。
而我夢野艷齊關注李雙江不僅僅是在時下,他的演唱可以說影響了一代人。 而我近日把目光轉向他,則在于一個朋友把他登臺獻唱的近期視頻推薦給了我,我看后感慨萬千。
李雙江出生于一九三九年三月十日,截至二零二五年,他的年齡為八十六歲。這么大年齡了,他還登臺獻唱,自然是引人注目。 而他的演唱水平在華語樂壇到底處于一種什么地位? 網上正有人拿他與時下正紅火的刀郎進行比較。
請看網上兩位知名博主發表的高論。 首先,請您先來看知名博主王子汝成的見解——
今天,我就從純藝術的角度,來比一比兩個版本的紅星照我去戰斗哪個更優秀? 作為李雙江的代表作,《紅星照我去戰斗》這首作品算是他確立了話語權的一首作品。 刀郎的這個版本首先在編曲上給足了心思,這一首歌的旋律線是非常明亮的。 在李雙江的版本中,我們聽到的都是男高音的技巧,可是對我個人而言,我的聽感總有一種美聲唱法,對山歌的嫁接感有很大的違和感,一聽都是技巧,而且生怕別人聽不清這個技巧。
但是刀郎的版本我覺得更符合山歌響起的定義。刀郎版本一張嘴,我覺得才是小小竹排之前的版本,總感覺竹排上面還插著一桿王旗。
從唱的角度,這首歌最能體現李雙江引以為傲的金屬芯的高音。 雖然兩位演唱者一個現在八十多了,一個現在五十多,其實都不是吃機能飯的年紀了。 但是這首歌的聽感我,更喜歡刀郎的民俗唱法,可以不高亢但是要松弛,可以不炫技但是要深情。 而李老師唱的總覺得有股歌舞團的味,歌舞團鐵飯碗的味道,盛什么都是一個味,就是那種老藝術家的腦球的味。
可能很多人看不懂刀郎在做什么,這些重新編曲的紅色經典,刀郎給自己的任務是傳承,要讓零零后也能消化。 而老藝術家主要考慮的是快點進封神榜,00后喜歡什么他管不了,也不想管,實在不行就送出國。 老藝術家們怎么可能想到刀郎可以將主旋律敘事熬成一鍋滾燙的瓦罐湯,讓紅星照耀的年輕人與竹排上的潘東子都能舀取精神養分? 李雙江的版本就像是一個特定年代需要的精裝樣板房,看著都挺好,就是書架里的書和馬桶都是假的,用不了。
刀郎解構了形式的外殼,提取出跨越時空的情感公約數。主流糟老們永遠不會明白,真正的文藝復興從來不是復刻經典,而是像刀郎這樣把《紅星照我去戰斗》鍛造成照見未來的鏡。 偉大的藝術家就像這傳說中給人類帶來火種的神仙,為我們留存未來的底片。 其實,不管在哪個時代,一時的火爆與消沉都不算數,抻長了看音樂史的審判從不留情,他會把抱殘守缺者釘在原地。創新者用心血耕耘的作品一定會如刀郎所愿,至少維持50年以上的影響力。 真正的藝術永生從來不屬于那些躺在功勞薄上的人,而屬于永遠在路上的深入人心的藝術家。
接下來,您再看另一位知名博主幫主說的見解——
瑕疵是故意,失真是故意,只是為了真實。 清新脫俗的解讀,不怕老歌會過時,就怕撞衫變碰瓷。 你刀哥大量翻唱經典紅歌可以理解成是他自己骨子里的情懷,也可以理解成是迎合精準用戶的情懷。 一個愿打一個愿挨,大家玩得嗨就好。
我真覺得沒什么問題,你要抹去商業性質套上什么家國情懷的光環,給點傳承紅色經典的使命倒也罷了。只是在沾著口水清點票房收入時,心中是不是該感激一下這些經典歌曲的原唱?是他們在四五十年前種下的情懷,你才有機會把他們喚醒,順便把錢賺了。 這位倒好,非得把播種人除之而后快,這忘恩負義的罵名要是翻轉過來落到你刀哥頭上就不好了吧? 我想說的是,想提溜人,你完全可以照著排行榜從上往下一個一個提溜。
那些當紅歌星也夠你提溜一陣子了,何必專跟老年人過不去? 眼前這遍地垃圾還不夠你吃嗎?莫非你就偏好嚼那樟腦球的味道?
對于上述言論,我不想做出評論。 對于李雙江八十六歲了還活躍于華語樂壇,我夢野艷齊倒想說上兩句。 一些人認為他的每月的退休金無法維持其家庭開銷,所以需要接商演補貼家用。也有部分網友覺得李雙江是出于對音樂的熱愛,希望將自己的藝術才華繼續展現給觀眾,同時也能與觀眾保持情感上的交流和互動。
我對上述兩個觀點都不想判定誰說的更為精準,我只是想說李雙江二零二五年參加了二零二五詩意中國春節詩歌晚會,表演了獨唱北京頌歌。從這一點來講,他李雙江可稱得上寶刀不老,銳氣猶存。 從過往情況來看,李雙江也確實有過商演經歷,如二零二一年初現身某縣城參加商演,二零一五年應某公司邀請在其年會獻唱等。
但對于這種事,我們又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從藝術角度,李雙江是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有著深厚的藝術造詣和卓越的歌唱水平。
他登臺表演是對其藝術生涯的延續,能夠讓觀眾欣賞到他精湛的演唱技藝,也為聲樂藝術的傳承和發展起到一定的推動作用,讓年輕一代有機會近距離感受經典音樂的魅力。 ·從個人意愿角度,顯然他對舞臺有著深厚的熱愛和眷戀。舞臺是他實現自我價值的重要場,所以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通過商演繼續活躍在舞臺上是他滿足自身精神需求,保持生活充實的一種方式。
當然,在這一過程中不免存在一定的經濟因素考量。 雖然他有退休金,但由于家庭開支等原因,需要通過商演增加收入,這又情有可原。 人老了,生活也需要金錢來支撐,對錢誰能有夠? 而他的出演無疑會吸引一批喜歡懷舊的觀眾,為演出活動帶來較高的關注度和票房收益。 相關文化產業的老板邀請他,又自然是在情理之中。對此持以不屑,又只能是代表個人觀點。
好了,這個話題就說到這里,感謝您的收看,夢野艷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