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莞這座充滿活力的城市里,一起看似普通的行車糾紛卻因奔馳哥的過激行為爆火。
5月14日下午,東莞金鳳路上演了一出現實版速度與激情,一名奔馳車主因行車糾紛持高爾夫球桿瘋狂砸車。
這場由2分鐘沖突引發的風波,暴露了路怒癥的危害。
和往常一樣,姚先生駕車行至東莞金鳳路與鳳深大道交叉口附近時,因車流密集暫緩調頭。這個再普通不過的駕駛選擇,卻讓后方奔馳GLS車主楊某瞬間暴怒。
楊某駕駛的黑色越野車駕駛速度特別快,緊咬前車,多次變道跟隨并在前方急剎停車,導致姚先生車輛被迫停下。
雙方搖下車窗后發生言語爭執,隨后奔馳車門猛地推開,身高 185cm 的楊某穿著燙金 logo 的Polo衫,腰上別著鱷魚皮皮帶,拿著高爾夫球桿闊步走來。
猛地對姚先生車輛的前擋風玻璃、引擎蓋連砸三下,造成多處明顯損傷。桿頭落下時帶起的風聲,在行車記錄儀里留下清晰的破風音。
第一桿砸在引擎蓋上,漆面迸裂的碎屑飛濺到姚先生的車窗,發出噼里啪啦的脆響。
第二桿正中前擋風玻璃,蛛網狀裂紋以球桿落點為中心迅速蔓延,嚇得副駕的妻子尖叫著捂住女兒耳朵。
最后一桿落下時,楊某單腳踩上保險杠借力,球桿與金屬碰撞的巨響讓 20 米外的便利店店員誤以為發生爆炸。
當時他眼神特別兇,像要吃人。目擊者陳女士回憶時仍心有余悸。
她手機里保存的顯示,楊某揮桿時后槽牙咬得咯咯響,脖頸處的金鏈子隨著動作來回甩動,露出半截青龍紋身。
目擊者行車記錄儀顯示,楊某駕駛的奔馳車如離弦之箭般狂追數百米,車頭幾乎貼上姚先生車尾。
姚先生當場報警,警方抵達現場時,楊某仍處于激動狀態。
期間雖提及愿意賠償損失,但姚先生明確表示,希望通過法律途徑解決,不接受單純經濟賠償。
到了派出所,當民警要求楊某配合做筆錄時,楊某依然態度囂張,他斜靠在審訊椅上翹著二郎腿,手指敲著桌面放狠話稱,那一桿本來就是沖著你頭去的,是法律保護了你,不然你早沒了。
這句話被執法記錄儀完整記錄,中楊某的嘴角掛著冷笑,手腕上的勞力士迪通拿在白熾燈下泛著冷光。
當財富與暴力結合,法律在某些人眼中竟成了約束他人的工具。
這種公然藐視法律、威脅他人生命的言論,已經不單單是路怒了,不知道以為是黑社會呢。
神通廣大的網友通過中的蛛絲馬跡,扒出了奔馳車主的身份。原來,他是東莞鳳崗永新酒樓的老板楊某。
在社交平臺上昵稱柱子哥,內容多為豪車兜風、請客吃飯的場景,置頂中他站在奔馳車前宣稱,男人的底氣來自于方向盤的重量。
楊某的弟弟也從事餐飲行業,在深圳開有多家分店,其賬號簡介寫著15歲白手起家,今年3月剛因為炫富被平臺封號,父子三人的豪車車庫估值超800萬元。
兄弟倆的身份曝光后,網友紛紛質疑其囂張行為背后的底氣就是源于財富和社會地位。
一些餐飲同行也很不屑,他平時習慣了前呼后擁,可能真以為金錢能擺平一切。
這類財富傲慢的案例可不少,2021 年北京朝陽區,寶馬車主因代駕停車不穩,當街毆打對方致其肋骨骨折,事后聲稱賠點錢了事。
杭州西湖景區,保時捷車主因停車糾紛辱罵環衛工 你一輩子掃馬路的命,最終被行拘十日。
她們習慣用金錢開道,卻忘了法律才是最高準則。
事件曝光后,楊某的社交賬號迅速設為私密狀態,極力躲避公眾的視線,但這一舉動無疑更加坐實了他的心虛。
有網友翻出三年前的舊聞,永新酒樓2020年因暴力驅趕流動攤販被行政處罰,因為這件事還上了民生新聞,2022年又因消防隱患被責令整改。
網友發現,楊某的微信朋友圈曾轉發《企業家如何用法律保護財富》,卻在現實中挑戰法律。
根據涉事奔馳GLE 450的購車合同顯示,王某選擇頂配車型時特別加裝AMG運動套件,這種對性能的追逐,其他人的操作卻給他了極致的嘲諷。
有網友曬出同款車型的文明駕駛承諾書,東莞多家汽車改裝店推出謙遜車貼定制服務,寧停三分,不搶一秒等標語銷量增長。
某保險公司推出路怒險,投保者需通過駕駛心理測試方可購買,首周投保量突破一萬份。
廣東衛視《社會縱橫》欄目組織的街頭實驗中,不少的受訪者認為車輛品牌會影響道路話語權,但絕大多數的人都反對以車取人。
經過這件事,東莞松山湖國際學校迅速調整德育方案,將文明駕駛和規則意識納入社會實踐考核,甚至組織學生參與交通志愿活動。
某民辦學校校長在家長會上的發言發人深省,我們教孩子認識奔馳車標用了10分鐘,教他們尊重交通標線卻用了10年。
網友們紛紛譴責楊某的囂張行為,支持姚先生通過法律途徑維權。有網友調侃道,開奔馳就了不起,球桿揮得再狠,能比法律的拳頭硬。
更有人呼吁嚴查楊某的酒樓是否存在偷稅漏稅等問題。
事件對永新酒樓的經營造成了直接沖擊,酒樓評論頁面突現三千條觀光打卡留言,建議推出高爾夫主題套餐、本店特色菜。法外狂徒燜鵝等神評論刷屏。
工商信息顯示,該酒樓近三日客流量驟降,外賣訂單量幾乎消失,東莞街坊們用實際行動表達了對楊某行為的不滿。
東莞奔馳哥砸車事件,是一起由路怒引發的暴力沖突,更是對社會法治和公序良俗的一次考驗。
在這起事件中,姚先生用冷靜和理智捍衛了自己的權益,為公眾樹立了依法維權的榜樣;楊某則因一時沖動,付出了自由和商業信譽的沉重代價。
在文明社會里,沒有誰的錢包應該比法律更硬,愿此類事件不再發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