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拒絕“天價”粽子 消費提示背后有深意
端午佳節將至,中國消費者協會5月22日發布消費提示,倡導簡約消費,拒絕“天價”粽子,推動粽子回歸節日食品屬性,回歸傳統文化本源。中消協表示,粽子生產經營企業應遵守相關法律法規。為遏制“天價”粽子和過度包裝現象,國家相關部門已經出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
近些年來,節日市場“高端化”現象引起關注,如“天價”月餅、“天價”粽子等現象屢禁不絕。這絕不是消費升級的體現,而是部分商家通過過度包裝,或選用高價食材,或搭售名貴產品,來提高傳統節日食品的身價。這不僅讓傳統節日變了味,也容易滋生不良社會風氣,變成節日腐敗“推手”。
對此,《限制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國家標準第1號修改單要求減少包裝層數,粽子的包裝層數最多不超過3層;降低包裝成本,銷售價格在100元以上的粽子,包裝成本占銷售價格的比例不超過15%。《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等也是遏制“天價”粽子的利器。
然而,去年端午節前,媒體調查發現,市場上不乏“燕窩粽”“鮑魚粽”“海參粽”等“天價”粽子,多出現在電商平臺。一些線下高端酒店的限量定制禮盒,有的售價高達800多元。這說明相關標準、法律仍未對“天價”粽子形成徹底遏制,還有一些“漏網之魚”頂風作案,要引起高度重視。
此次中消協發布消費提示釋放多種信息。比如,指出“天價”粽子背離節日初衷,還可能為各類貪腐行為提供便利,前一句提醒消費者守護傳統節日的本意,后一句提醒黨員干部嚴守節日“廉潔關”。再如,列舉相關法律法規是提醒粽子生產經營者不要觸碰法律紅線,這實際上也是對商家的關愛。
同時,針對電商平臺和部分酒店銷售“天價”粽子,中消協特別提示,經營者生產、銷售盒裝粽子,應當嚴格遵守關于食品包裝的強制性標準;酒店、餐廳等經營者加工制作、銷售粽子按照相關規定執行。希望酒店等商家能讀懂中消協善意,將拒絕“天價”粽子作為履行社會責任、法律標準的體現。
但也要看到,某些商家在利益驅使下“不聽勸”,繼續我行我素銷售“天價”粽子。同時,某些人為了“面子”或者“以粽為媒”拉關系,也對“天價”粽子有需求,這就形成一種閉環“天價”粽子交易局面。那么該怎樣啃下這些難啃的“骨頭”?這需要各地監管部門當好“守夜人”緊盯重點環節。
一方面,可提前舉辦座談會,督促電商平臺、主要酒店負責人按照相關標準和法律規定銷售粽子,以起到打“預防針”的作用。另一方面,既要鼓勵公眾、媒體和知情人士舉報“天價”粽子,也要加大明察暗訪力度,對違規商家依法處置并公示。對高端定制、會員禮券等招式逃避監管的,更要嚴懲。
“天價”粽子之所以屢禁不止,主要原因是“天價”暗藏暴利,在暴利誘惑下部分商家就會無視法律標準,鋌而走險。唯有依據相關法律對違規商家進行處罰,使違法代價大于違法所得,才能使其醒悟回歸健康發展軌道。希望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對“天價”粽子集中整治直到端午節結束。
另外,中消協還提示商家應當嚴格按規定明碼標價,不得在標價之外加價出售,不得實施價格欺詐等違法行為。如果有商家“不聽勸”,希望消費者維權和行政查處,讓其明白違法侵權的后果。(豐收)
來源:北京青年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