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合肥野生動物園發布通告:5月21日上午,該園黑帽懸猴“大壯”突發疾病,經全力搶救無效,于5月21日下午離開了我們,我們深感痛心。經國內多方獸醫專家來園會診,初步診斷死亡原因為心肺功能衰竭。感謝大家對“大壯”的關注與愛護。
據媒體報道, “天生一頭‘黑發’,長著一張網紅‘國字臉’......”合肥野生動物園的黑帽懸猴因長相獨特而在網絡上走紅。
“以人類的眼光看‘大壯’,可能覺得它比較丑萌,但它的長相在黑帽懸猴中屬于美男子。”合肥野生動物園靈長區保育員張春雪說,黑帽懸猴中,臉越方、體型越大的越有資格當猴王,地位越高。雄性黑帽懸猴的臉型會更方一點。
2015年,“大壯”和弟弟一起“落戶”合肥。2024年,工作人員為它“介紹”了一只雌性黑帽懸猴“小美”。
“‘大壯’的娛樂活動比較豐富,喜歡攀爬、摘樹葉、翻草地、抓昆蟲等。它最喜歡吃的水果是橘子,也喜歡吃紅棗、葡萄干、核桃等小零食。”張春雪說,黑帽懸猴彎彎的尾巴靈活有力,可以將自己懸掛于樹枝上,從而解放雙手用于取食或者做其他事。而它們也是為數不多的會使用工具的猴,會用石頭砸核桃。
在進化上非常接近人類
“大壯”屬于黑帽懸猴,但并不是中國本土物種,它們由于其頭頂長著一塊濃密的黑色毛發,看上去就像戴著一頂黑色的帽子,因此得名黑帽懸猴。它的尾巴很長,可以抓握,是卷尾猴中少數可以將尾巴卷成一圈的。這種猴類主要分布在安第斯山脈以東的南美地區,棲息于濕潤的亞熱帶或熱帶森林,但也見于干性森林、長廊森林和次生林。
黑帽懸猴不屬于瀕危動物,只是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需要關注的物種(Least Concern)。這是因為黑帽懸猴具有高繁殖潛力,選擇棲息地也比較靈活,不僅能夠適應原始森林,而且對次生林也并不挑剔。
按照生物學分類,黑帽懸猴屬于闊鼻下目,人類則屬于狹鼻下目。黑帽懸猴與人類最多可以追溯到靈長目下面的類人猿亞目,雖然分屬于不同的科,但在進化上已經非常接近了。
靈長類動物的五官包括臉型是最接近人類的。網紅黑帽懸猴本來就像,再加上其毛發的自然更替,在網絡的發酵下便形成了所謂的“國字臉”。但其實,靈長類動物中長得像人臉的并不罕見,比如擁有紅色嘴唇和莫西干發型的滇金絲猴。
其實,靈長類動物不僅和人類長得像,在社會結構、行為上與人類也更為相似。比如靈長類動物存在的一夫多妻制、一妻多夫制、單配制等,人類社會曾經都存在;靈長類動物的阿姨行為(群體中非母親個體對于嬰猴的照顧)、等級地位、外婆對孫兒的照顧等,也可以在人類社會中找到蹤影。
幾乎沒有固定的繁殖季節
黑帽懸猴幾乎沒有固定的繁殖季節,但大多數的新生可能發生在旱季或早雨季。雌猴妊娠期為150-160天,一胎一只,罕見雙胞胎。雄猴在7歲性成熟,雌猴則成熟得更早,可能在4歲,而由于年輕的雄性一旦達到性成熟就會離開它們出生的群體,成年后的雌性仍留在其出生的群體中,養育孩子的任務自然就留給了雌性。
雌性對幼崽很寬容,存在阿姨行為,如果一只小卷尾猴和它的媽媽分開了,猴群中的其他成員就會對小卷尾猴的求救信號做出反應。主雄猴通常會容忍自己的后代,但對來自前一個主雄猴的幼崽抱有極大的敵意。
喜歡和松鼠猴一起尋找食物
黑帽懸猴屬于雜食性動物,水果是其主要食物,且因為具備強大的顎,相較于其他種類的卷尾猴,黑帽懸猴可以吃更大的水果。除此之外,黑帽懸猴的食物還包括植物、種子、卵、昆蟲、爬行動物、鳥類和小型哺乳動物(如負鼠)。
在旱季,當食物稀缺時,它們甚至以棕櫚樹的葉髓為食。黑帽懸猴的覓食行為并不優雅,反而是一種嘈雜和帶有破壞性的活動。它們會從一棵樹移動到另一棵樹,撕扯植被,在樹枝上敲開堅果;它們尋找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的方法是摧毀死去的植物,捕捉里面的任何東西,黑帽懸猴喜歡做“獨食者”,找到食物也通常不會與其他群體成員分享。
在森林中,黑帽懸猴與松鼠猴是一對好朋友。松鼠猴跟隨黑帽懸猴一起尋找新的食物來源能夠節省自己覓食的時間,為了更有效地尋找食物,通常是松鼠猴首先發起混合群體互動(就是兩個猴群混在一起)。不過,這種聯系似乎對黑帽懸猴并沒有什么好處。
來源:北京日報微信公眾號、合肥野生動物園、大皖新聞、中國科普博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