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的卷尾猴抱著幼小的吼猴寶寶
在巴拿馬的一個小島上,科學家們發現了一個令他們“非常不安”的現象:島上的卷尾猴竟存在“搶劫綁架”另外一種猴群——吼猴幼崽的行為。島上視頻顯示,卷尾猴將吼猴寶寶抱著或背在身上,帶著它們在島上走來走去,但并未表現出攻擊行為,也沒有吃掉這些幼崽。
據不完全統計,2022年到2023年間,至少有11只吼猴寶寶被卷尾猴搶走的事件發生。“這是一個非常令人震驚的發現。”德國馬克斯·普朗克動物行為研究所的行為生態學家佐伊·戈爾茲伯勒說,“我們在動物界中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事情。”
卷尾猴“綁架”吼猴幼崽
至少導致4名幼崽死亡
5月19日發布在《當代生物學》雜志上的研究報告顯示,卷尾猴是一種家貓大小的猴子,它們壽命長、智商高,能夠互相學習彼此的行為,巴拿馬的這一群卷尾猴甚至學會了使用石頭敲開堅果、椰子和海鮮。
原先,島上80多個攝像頭是由馬克斯·普朗克動物行為研究所和史密森尼熱帶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布置的。他們本欲研究巴拿馬的卷尾猴如何使用工具,卻意外拍到了這一畫面。
視頻中,幼小的吼猴緊緊地攀在一只雄性年長卷尾猴的背上,抓住它的毛發,但是它們之間并沒有血緣行為,甚至不屬于一個種類。
▲幼小的吼猴緊緊地攀在一只雄性年長卷尾猴的背上
“這是我們聞所未聞的。”行為生態學家戈爾茲伯勒說,出于好奇,這之后她開始翻看更多的攝像頭畫面。
研究人員發現,一只被他們起名為“小丑”的雄性成年卷尾猴,似乎是“綁架吼猴寶寶”行為的發起者。“小丑”臉上有疤,讓研究人員很容易辨認。在幾個月的時間里,攝像機捕捉到它曾帶著4只不同的吼猴幼崽行走,其抱著幼崽的時間最高達9天。這之后,其他雄性卷尾猴也開始模仿起“小丑”的行為。
根據拍攝到的畫面統計,2022年至2023年期間,至少有11只吼猴幼崽被島上的白面卷尾猴搶來背在身上。有時候,卷尾猴甚至會背著吼猴使用石頭砸開堅果,但是這會使小吼猴從背上被甩下來。
但攝像頭并沒有捕捉到“綁架”的過程,科學家推測“綁架事件”可能發生在樹上,因為那是吼猴居住的地方。
通常來說,吼猴寶寶在年幼時會由母親抱著喂奶。而視頻中的所有幼崽——從幾周到幾個月不等——都太小了,還沒有斷奶。
研究者表示,大多數吼猴寶寶最初在視頻中看起來很健康,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的健康狀況急轉而下,至少有4只吼猴寶寶死亡,可能是死于脫水或者營養不良。
“我希望有些幼崽逃脫了,最終回到了它們的母親身邊。”研究人員說。
“綁架”或只為減少無聊感
專家:很想知道它們如何擄走幼崽的
科學團隊仍在調查巴拿馬的這一群卷尾猴擄走吼猴幼崽的動機。大多數情況下,種族中的雌性會攜帶幼崽。但在這個事件中,只有雄性卷尾猴背著這些吼猴幼崽。
行為生態學家戈爾茲伯勒表示,第一個搶奪吼猴幼崽的卷尾猴可能有一種“照顧動機”,或者是出于父母的本能而溫柔地對待這些幼崽。
根據研究團隊在《當代生物學》雜志發表的關于物種間綁架的文章,卷尾猴擄走幼年吼猴可能只是為了減少無聊感,或者做點事來填補生活中的空白。
研究人員表示,島上物種豐富度低和社會凝聚力的降低導致了捕食的風險降低,卷尾猴受到的刺激不足。在看到“小丑”擄走了吼猴幼崽后,其他卷尾猴可能出于興趣模仿了它的行為。
史密森尼熱帶研究所的研究助理布倫丹·巴雷特表示,卷尾猴極具創新精神和探索性,它們喜歡做有趣、奇怪的事情。
有趣的是,不同卷尾猴對于幼崽的態度也有所不同。事件發起者“小丑”卷尾猴表現出對幼崽的溫柔態度,但其他模仿“小丑”的卷尾猴卻對這些幼崽無動于衷,甚至表現得有些惱火。
“我真的很想知道它們是如何得到這些幼崽的。”戈爾茲伯勒說,被擄走的吼猴幼崽數量表明,這些卷尾猴可能經過長途跋涉去尋找它們,因為附近只有一小群吼猴。
研究人員表示,未來希望能看到卷尾猴的這一行為消失。因為擄走吼猴幼崽無疑會對當地的吼猴種群造成沉重打擊。
紅星新聞記者 王雅林 實習記者 周月瀟
編輯 潘莉 責編 官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