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們,家里最近有吃藍莓嗎?
酸酸甜甜的藍莓,本來吃得開開心心,但最近一則熱搜#藍莓肚臍眼里的霉菌#,瞬間讓很多媽媽不淡定了。
畢竟說到霉菌,就想到黃曲霉素;說到黃曲霉素,就想到中毒、致癌。
好巧不巧,咱們編輯部的藍莓“發(fā)燒友”@阿春, 剛好就中招了
想到最近帶娃吃了超多藍莓,也沒仔細看過,不禁心頭一緊
結果第二天,#藍莓肚臍眼里的霉菌少量食用危害不大#
又上了熱搜
眼下正是藍莓大量上市的時候,這到底還讓不讓人吃了?
別急,咱們請教了醫(yī)生,今天就幫大家把這事說明白了!
首先請大家放寬心,藍莓肚臍眼里的霉菌,不太可能是黃曲霉菌,更多的是青霉菌、灰霉菌。
因為黃曲霉菌不愛“吃素”,更喜歡“干飯吃肉”,主要污染的是糧油、肉類、堅果。
如果真的害怕黃曲霉素,與其擔心藍莓,不如關注下家里放了很久的陳米、玉米、花生,說不定還更危險。
而且,黃曲霉素的毒性很強,少量食用就可能引起中毒。
@阿春 自己都調(diào)侃說,以自己帶娃吃藍莓的頻率,假如里面真的有黃曲霉,估計人已經(jīng)沒了
相對來說,青霉菌、灰霉菌就溫和多了。
青霉菌產(chǎn)生的“青霉素”,和咱們熟悉的藥用青霉素(比如阿莫西林)是親戚,只不過前者是天然毒素,后者是人工提純(或合成)的抗生素。
而灰霉菌基本沒有食用毒性,如果它的孢子接觸到皮膚、或者吸進肺里,理論上有對人體造成危害的可能。但僅憑藍莓肚臍眼里的這一點點量,實際上很難掀起什么風浪。
圖源:央視農(nóng)業(yè)
總而言之,藍莓盡量吃新鮮的,但肚臍眼里長霉的藍莓,偶爾一兩次吃了也就吃了,不需要太過擔心!
有人會說,藍莓又不是飯,大不了就不吃唄!
可是,藍莓屬于是水果屆的“尖子生”,不吃還真可惜了!
藍莓中的花色苷含量相當高,堪稱是花青素的最好來源之一(花青素在天然食物中主要以花色苷形式存在)。
另外,藍莓還富含多種維生素、礦物質(zhì)、氨基酸和植物化學物,可以說從 1 歲到 99 歲,不管誰吃都有益處。
藍莓里豐富的的花青素有助于保護眼部微血管,加速視紫質(zhì)再生,對視力有好處。
所以營養(yǎng)專家也指出:每天食用藍莓 40~80g,可以幫助眼睛保健。
美國教育部從 2000 年開始,已經(jīng)將藍莓列為中小學生保護眼睛的營養(yǎng)配餐食品。
現(xiàn)在的孩子用眼壓力大,不妨把藍莓作為零食或加餐。
很多人都聽說過“抗炎飲食”,而藍莓就是一種很好的抗炎食物。
當媽以后,每天都感覺很累,動不動就口腔潰瘍、牙齦出血、身上長癤子,甚至體檢有結節(jié)、經(jīng)常小感冒,這些都可能是慢性低度炎癥+氧化應激損傷的表現(xiàn)。
而藍莓中富含的花青素、SOD、多酚等物質(zhì),剛好具有抗氧化、抗炎的活性,很適合作為老媽子的保健水果!
藍莓屬于低 GI 食物,糖尿病人也可以適量食用。
對于血糖高、但還沒進展到糖尿病的人,研究發(fā)現(xiàn)增加藍莓攝入(每周>2 次)可以顯著降低 2 型糖尿病的發(fā)病風險。
另外,藍莓中的營養(yǎng)成分還能保護心血管,對穩(wěn)定血壓、血脂也有一定幫助。(PS:但不要把藍莓看作包治百病的“神藥”,它只是改善飲食結構的一種選項)
說了這么多好處,那怎么挑到好的藍莓,怎么清洗、貯存藍莓更合適呢?
咱們結合央視農(nóng)業(yè)的科普+編輯部媽媽們的生活經(jīng)驗,總結了幾條建議,供大家參考。
藍莓一般是整盒賣的,不好直接上手摸,我們可以用眼睛看。
藍莓的表面會有一層白霜,相當于給自己上的“妝”,如果妝沒花(白霜分布均勻),說明距離采摘時間不長,還比較新鮮。
另外現(xiàn)在有一些藍莓,賣的時候是不去掉蒂的,可以保護“肚臍眼”,相對不容易變質(zhì)和藏污納垢。
洗藍莓的時候,最好不要長時間浸泡,反而容易讓臟東西順著肚臍眼進到果實內(nèi)部。
如果心里過意不去,可以用清水多沖洗幾遍。
藍莓吃多少洗多少,暫時不吃的,盡快放進冰箱冷藏貯存,一般放個 1 周左右沒問題。
但如果已經(jīng)發(fā)軟、聞起來有酸味/酒味/土腥味,還是扔了為好!
以前藍莓比較依賴進口,價格貴又難買。
但這幾年隨著國產(chǎn)藍莓崛起,咱們基本能夠?qū)崿F(xiàn)藍莓自由了。趁著最近大量上市,不妨全家人一起吃起來~
你們那里藍莓的價格怎么樣?你更偏愛哪個產(chǎn)地或者品種?評論區(qū)一起來嘮嘮吧~
參考資料:
[1]央視農(nóng)業(yè):熱搜科普!藍莓“肚臍眼”的霉菌真相【主播說三農(nóng)】
[2]中國居民膳食營養(yǎng)素參考攝入量(2023版)
[3]賀強, 吳立仁. 藍莓果實中營養(yǎng)成分的生物學功能[J]. 北方園藝, 2010(24):222-224.
[4]趙金海, 王雷, 黃國慶,等. 藍莓的營養(yǎng)成分測定及保健功能研究[J]. 黑龍江科學, 2018, 9(9):26-27.
題圖來源:諸暨西施眼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