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前,為了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可以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文未已標注文獻來源及截圖,請知悉。
阿富汗這個國家曾經有個“帝國墳場”的稱號,英國在這里碰過壁,蘇聯在這里碰過壁。但是現在的阿富汗在美帝國霸權的操弄下,他們的經濟脆弱不堪,失業率飆升,許多人都在掙扎求生。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阿富汗瞄上了“絲綢之路”決定要修一條瓦罕公路,他們決定先斬后奏,先把路修過去,再來找我國談合作。
有一位在我國經商的阿富汗商人薩利赫·穆罕穆德·阿洛克扎伊曾說過這條公路的重要性。
“這條路可能會影響阿富汗市場的價格,而且對于從阿富汗出口的新鮮干果來說,是一條短而高效的路線”。
伊斯蘭酋長國的官員也表示,通過瓦罕走廊與我國建立聯系將極大的促進阿富汗的經濟貿易活動。
并且除了干果之外,阿富汗的礦產資源非常豐富,有著艾納克這個世界級的銅礦,已探明的儲量高達7億噸。還有著總儲量約為20-25億噸的哈吉加克鐵礦,以及超過1億噸的鋰礦。甚至還有稀土礦產。
阿富汗的礦產資源總估值超過了1萬億美元,并且開發程度不足10%。在2024年,阿富汗政府曾提出“礦產換基建”的計劃,想要憑借這1萬億礦產的資源來換取我國的投資。
但美國是最不希望阿富汗能夠完成經濟騰飛的國家。在特朗普首任美國總統時,他與我國第一次打貿易戰時,就引來了我國對他們的稀土制裁。
當時美國的退休海軍上將詹姆斯·斯塔夫里迪斯曾給特朗普出過主意。中國不賣給美國稀土,但是美國可以從阿富汗搶。
根據這位退休上將的個人官網顯示,他是有著碩士和博士學位的人,也是美軍中少有的“知識分子”。
也正是這種經歷,他以一種論文的形式給美國提供了一個新思路——借美軍在阿富汗的行動,開采稀土。
他的觀點并非是空穴來風,在退休前,他曾經以北約的身份駐扎過阿富汗,在那段時間中,他曾考察過阿富汗的稀土礦區,說這里有著大約140萬的稀土儲備,但是因為阿富汗的安全形勢惡劣,一直得不到有效開發。
根據美國“軍事”網站在2021年的報道,當時美軍為了打擊阿富汗塔利班而發動了數次空襲轟炸。而美國貿易代表處辦公室的官網顯示,美國在2018年到2019年間,對阿富汗進行了1900億美元的投資。
但從《紐約時報》的報道來看,這些投資是圍繞美國在當地的軍事行動而展開的,來源是美國,用途也是為了美國。除了在紙面上拉高阿富汗的GDP之外,對于當地人民來說沒有益處。
可以說,正是美國在阿富汗的軍事行動和經濟掠奪,導致阿富汗動蕩不安,威脅到了阿富汗“礦產換基建”計劃的實行。
而在阿富汗要修建瓦罕公路,從而實現國家經濟騰飛的消息傳出后,美國《華盛頓郵報》曾發表了一篇污蔑瓦罕公路,渲染阿富汗威脅的文章,來攻擊阿富汗經濟騰飛的計劃。
《華盛頓郵報》稱,伊斯蘭酋長國試圖將偏遠的瓦罕走廊打造成一個國際貿易中心。他們還煞有介事的分析了瓦罕走廊的方方面面,最后說根據衛星圖像顯示,該地區已經七個月沒有發生任何新的建設活動。
但是阿富汗的發言人阿德爾對此反駁說,這個項目已經完成了60%,暫停是因為寒冷和降雪。雖然他給出的理由有理有據,但是此前有報道稱有巴基斯坦的士兵進入了瓦罕走廊這個戰略地區,不過遭到當地警察局長的否認。
事實上,瓦罕走廊地區實在是太過特殊,發生一些有的沒的事情也是情有可原。從世界地圖上看,瓦罕走廊就像是一根木棍,但是被別人握在手中。
木棍細長的兩個側面,一邊與塔吉克斯坦接壤,一邊與巴基斯坦接壤,只有木棍的兩個頭連接阿富汗與我國。
早在2009年,阿富汗就有修建瓦罕公路的計劃,但是苦于國庫空虛以及社會動蕩,該計劃遲遲沒有落地。
直到2019年,美國主動提出要給阿富汗提供1700萬美元的修路資金,并且“積極推薦”了一家美國背景的公司來招標,甚至還“配合”的推出駐阿美軍軍事設施的部署,該計劃才終于落地。
或許在阿富汗有修建瓦罕公路的計劃時,他們想過先跟我國通個氣。但是在美國親身下場,給阿富汗“積極”的提供修路資金后,他們只能先斬后奏。
但是一直到2021年美軍撤離,這條路也就修了150公里,最困難最后的50公里一直被擱置。
不過,這條路雖然只剩下了最后一點,但好在這個時候美國已經退場了,他們已經可以給我國“上報”了。在他們與我國“通氣”之后,這條公路最后的50公里也在今年1月開始建設。
據巴達赫尚的地方官員表示,他們得到了來自我國有關當局的保證,一旦瓦罕公路修建完畢,我國將開放與阿富汗的貿易路線。該名地方官員同時表示,這條路將在未來兩個月內完成修建。
這條將由阿富汗完全掌握的貿易路線即將完工,阿富汗方面對于未來與我國的貿易合作非常看好,他們預測這條路能給阿富汗帶來每年約60億美元的收入,接近阿富汗現在GDP的一半。
對于我國來說,這條公路的打通也有好處。阿富汗畢竟曾與我國搞出“礦產換基建”的計劃,當時我國擔心阿富汗的局勢影響會影響到計劃的實施,于是就暫時擱置。
但時過境遷,倘若這條路投入使用,那么大量阿富汗的礦產就可以運到我國,助力我國工業的發展。
并且阿富汗有大量的鋰礦石,我國所發展的新能源產業對鋰礦石的需求非常大,雖然打不到雪中送炭的程度,但是能夠錦上添花也是不錯的結果。
最重要的是,這條公路的打通,能夠加強我國對于全球稀土的壟斷。倘若我們把阿富汗拒之門外,那么這140萬噸的稀土或許就會被美國掠奪走,從而威脅到我國的稀土布局。
但值得注意的是,這條路雖然對中阿兩國貿易往來有著重要幫助,但其中風險依然不可忽視。美國雖然在2021年就開始從阿富汗撤軍,但中東地區一直是美國全球戰略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倘若未來某個美國總統重新提起阿富汗,那么在美軍卷土重來后,這條公路勢必會成為他們打擊的重點。既可切斷阿富汗對我國礦產的供應,又可以用來“殺雞儆猴”,來方便美國對阿富汗的經濟控制。
并且中東地區作為全球沖突的一大核心地帶,不管是源源不斷的恐怖襲擊,還是各方的地緣政治博弈,阿富汗是否安全始終都是我國投資建設的一大核心問題。
就目前而言,這條路對我國來說是弊大于利。并且與阿富汗進行合作,也可以加強我國在中東地區的影響力。雖然阿富汗有先斬后奏的前科,但看在廣泛的合作前景下,也不是不能原諒阿富汗的唐突。
參考資料
信息來源:阿富汗媒體TOLO2025年5月21日——Local Officials: China Pledges to Start Trade Via Wakhan With Completion
信息來源:新華社2025年5月2日——阿富汗面臨嚴峻經濟挑戰 民眾艱難應對債務負擔與失業危機
信息來源:澎湃新聞2024年4月21日——聽說過“瓦罕走廊”嗎?
信息來源:環球網2021年3月6日——害怕中國封鎖稀土,這位美國將軍直接盯上了它
信息來源:阿富汗媒體TOLO——Economy Ministry Rejects Washington Post's Report on Wakhan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