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已經黔驢技窮了,竟然主動勾搭蒙古國聊南海問題,在中國眼皮底下,上演了一出“弱弱聯手”。
(菲律賓主動勾搭蒙古國)
菲律賓中期選舉剛剛結束,馬科斯政府馬不停蹄地展開了外交攻勢,這次被他們盯上的國家,是我們北邊的鄰國——蒙古國。
當地時間5月19日,菲律賓外交部發布消息,蒙古國外長巴特蒙赫正在訪問菲律賓。
菲媒在提到菲蒙兩國達成的聯合聲明時,特地強調了一點:菲蒙兩國都強調,面對印太地區不斷變化的安全挑戰,必須堅持法治,并重申支持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
蒙古國可是一個內陸小國,跟菲律賓一起重申支持海洋法,這是什么行為藝術?
這顯然就是菲律賓夾帶私貨,強行加進去的。
此前,菲律賓打著落實《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的旗號,出臺所謂的“菲律賓海洋區域法”和“菲律賓群島海道法”。
菲律賓總統馬科斯在簽署這兩項法案時,不斷提到《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正是為了讓《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為其“兩法”背書。
然而實際上,菲律賓“兩法”里的許多內容,都與《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相悖。
菲方如今在與蒙古國外長的會晤中,又再次提到《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想要做什么也很明顯了。
(菲律賓拉著蒙古國這個內陸國討論海洋法)
說起來,菲律賓與蒙古國的互動還真罕見。自1973年,菲蒙兩國建交后,雙方之間的互動寥寥,還是在這兩年才開始頻繁。
2024年,菲律賓外長馬納羅訪問蒙古國,這是兩國建交以來的首次高層互訪。
這次蒙古國外長巴特蒙赫回訪菲律賓,顯然就是第二次。據了解,巴特蒙赫的這次訪問,還是菲律賓主動邀請的。
菲律賓和蒙古國之間不僅外交互動少,雙邊經貿合作更少。
2024年,菲律賓對蒙古國的出口額為228萬美元,進口額為1.49萬美元,雙邊貿易額還不到300萬美元,這點錢還不夠馬科斯家族買輛豪車。
這樣低頻度的互動,以及有限的貿易額,實際已經反映了兩國之間的關系淡薄。
受地理限制影響,蒙古國本身也很難與菲律賓發展經貿關系,怎么菲律賓還這么樂此不疲地找上蒙古國?
唯一合理的解釋只有一個了,那就是奔著中國來。
最近三年多,趁著俄烏沖突,西方也多次找上蒙古國,企圖在俄羅斯無暇顧及蒙古國期間,在中俄之間打下楔子,離間蒙古國與中俄的關系。
菲律賓顯然是有樣學樣,打起了蒙古國的主意。
(菲律賓學習西方,拉攏蒙古國)
不過菲律賓能給蒙古國什么實質利益呢?跟西方國家互動,蒙古國至少臉上沾光,還能換到西方國家一些援助或者貸款,但是跟菲律賓互動,顯然收益不多。
菲律賓在東南亞地區都排不上號,體量也不大,既給不了蒙古國發展機會,也給不了蒙古國面子。
如果不是菲律賓主動招呼,恐怕蒙古國也從來沒想過與菲律賓深化外交關系。
蒙古國還是一個經濟發展高度依賴中國的國家,對外貿易還得借助中國的出海口。
菲律賓拉上蒙古國討論海洋法,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馬科斯政府又哪來的自信認為,他們與蒙古國的互動,能讓中國難受呢?
菲律賓找上蒙古國,簡直是弱弱聯手。
看來馬科斯政府實在是沒招了,黔驢技窮了。
特朗普政府上臺后,忙著解決俄烏沖突、打關稅戰、結束巴以沖突,根本就沒心思管菲律賓。
當美國無暇顧及菲律賓后,此前那些被美國硬生生拉來的日本、澳大利亞等國,也開始懶得搭理菲律賓,他們越來越不受美國小弟們的待見。
(菲律賓越來越不受待見)
東南亞國家更早之前就開始有意識的和馬科斯政府保持距離,不僅僅是擔心得罪中國,更是不滿馬科斯政府將域外勢力引入南海的行為。
這些東南亞國家都支持中方的立場,南海的事,南海周邊國家說了算,要盡快推動落實“南海行為準則”。
幾乎“友盡”的菲律賓,只能找找蒙古國這種掀不起任何風浪的內陸小國,來搞搞外交成績了。
馬科斯政府憑借一己之力,讓菲律賓的朋友圈越混越爛。再這樣下去,他們就得去找南太平洋島國或者非洲國家找存在感了。
噢差點忘了,這些國家也大多與中國交好,大概率是沒興趣搭理菲律賓的。
馬科斯政府是怎么把菲律賓變成一個人人嫌棄的國家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