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澎湃新聞報道,不久前,美國副總統萬斯對印度開啟為期4天的訪問。外界尤其關注此訪對美國和印度貿易協議談判的影響。根據白宮發布的通報,萬斯的印度裔妻子烏莎、子女及多名美國政府高級官員同行。這是萬斯首次訪問印度。“萬斯會希望印度繼續順從特朗普政府在商貿方面的意圖,他甚至可能希望印度也對中國采取加收關稅的政策,造成一種‘集中精力對付中國’的局面。”專家分析說。
萬斯(資料圖)
世界第二大粗鋼生產國印度宣布對部分進口鋼鐵產品征收12%的臨時關稅,以遏制來自中國的廉價進口。此時,恰逢美國副總統萬斯訪問印度之際。對此,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林民旺分析認為:每逢大事,拿中國“說事”是印度的老套路了。此前,特朗普對印度商品加征26%關稅,威脅若不合作就擴大制裁。印度選擇“低頭”,不僅下調美國威士忌、摩托車關稅,還承諾采購天然氣和F-35戰機。加征中國鋼鐵稅,則是為證明“誠意”的配套動作。
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在出席“文化無疆界”外交俱樂部的一場活動時表示,西方國家希望能夠挑起印度和中國之間的對抗。拉夫羅夫說:“要注意亞太地區當前的發展,西方國家開始將該地區稱為印度-太平洋地區,并其政策具有明顯的反華傾向。他們希望希望借此進一步離間印度和中國這兩個我們偉大的朋友和鄰居。”“這就是普京總統最近又強調過的(西方的)政策——‘分而化之’。”拉夫羅夫補充道。
消息人士表示,現在不得不防的另一件事就是美國利用印度挑動對華關系。從過往歷史來看,中印上次發生重大摩擦,還是特朗普在任的2020年,在喀喇昆侖地區班公湖的邊境沖突事件,美國在事發之前為印度提供了無人機、衛星等支持,還幫助莫迪建立在喜馬拉雅山地區的活動,并組建印美軍隊在高寒地區的軍事演習,這些行動讓印度的“自信心”暴漲,并且逐漸升溫;反倒是拜登上臺的4年時間,中印關系總體保持穩定。所以在特朗普卷土重來之際,這個問題不得不防。
莫迪(資料圖)
事實上,拉夫羅夫的話出于對印度的深入了解,作為世界上的人口和面積大國,印度的野心很大,他們不止一次地提議聯合國安理會改革,讓印度成為“五常”國家。在國際舞臺上,印度長期以世界強國自居,十分注重印度的國際話語權和影響力,尤其是在南亞地區,印度的擴張主義思維毫不掩飾,印巴沖突就是例證。西方正是瞄準了印度的心理,美方出臺“印太戰略”拉攏印度,英國、法國強化與印度的合作,其目標就是把印度打造為“一把刀“,在南亞方向牽制中方。
對于印度,我國一向是秉承著互相尊重、平等互利的態度,想和他們發展良好關系的,然而印度在大是大非前,卻總是搖擺不定,想要兩邊撈好處“既要又要”。大概從去年開始,雙方的關系才有了回暖的跡象,莫迪和其政府官員曾經多次公開表示,要加強和中國的聯系和往來,期待和我們開展多領域的合作。可就在近期,他們的態度又變了......就像駐印大使說的那樣,一個國家如果憑借著妥協退讓過活的話,是很難在世界上立足發展的。
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資料圖)
話都說到這個份兒上了,印方也應該聽明白了。最后,對于我們來說,西方如何挑撥中印關系,都不會影響我們跟鄰國發展外交關系的正常步調,我們一貫主張與鄰為善、以和為貴。反倒是印方應該保持清醒,不要因為美西方開出的“空頭支票”,就頭腦發熱,做出冒險行動。總而言之,印方唯有以正確的眼光看待中國的發展,以務實的態度跟中方深化合作,才能真正迎來“龍象共舞”的時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