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亞洲歌王”將在船上誕生?
跨國歌手文化交流節目《亞洲新聲》,由東方衛視、愛奇藝聯合出品,匯集亞洲各地新生代音樂人,展現多元文化交融的魅力,共同爭奪新一代“亞洲歌王”的桂冠。節目將于5月23日18:00在愛奇藝平臺上線,5月25日21:00于東方衛視播出。
《亞洲新聲》的導師天團
《亞洲新聲》的導師天團由格萊美獎得主、全球現象級歌手Jessie J,中國實力唱將張靚穎,人氣偶像尤長靖擔任。“新聲見證人”的陣容同樣令人矚目:工藤靜香、張信哲、蔡健雅、林志穎、古巨基與張智霖……他們橫跨流行、搖滾、電子等多元領域。
區別于傳統音綜,《亞洲新聲》將舞臺延伸至浩瀚海洋:從中國上海出發,途經日本沖繩、越南下龍灣、新加坡、馬來西亞巴生,最終停靠中國香港,郵輪甲板化作“流動的音樂使館”。
《亞洲新聲》將舞臺延伸至浩瀚海洋
談到這檔新音綜與其他音綜的不同之處,節目總編劇陸偉認為,在成熟的音樂市場,音樂傳承和年輕一代的成長非常關鍵。“我認為這個節目有兩點,首先是讓大家看到一些實力非常強勁,正處于當打之年的年輕歌手。其次,是讓他們看到一個年輕的歌手在成熟的過程中嘗試多種可能性。因此,我們需要他們(選手)與亞洲各國的年輕歌手進行對抗和交流,希望他們能夠吸收亞洲各國音樂的養分。”
《歌手》的全開麥直播,讓音綜“修音”問題浮出水面。對此,陸偉認為,歌曲的本質是如何打動人。
“在日本那場直播中,我們存在一個非常有爭議的問題,即一首歌曲是因為它的歌唱得好打動人,還是因為它唱歌時有很濃郁的情感表達能力打動人。”他說,“我認為音樂本質上是一個非常主觀的審美問題,大家如何看待這首歌,無非是它的生命力和情感感染力能否打動我。”
《亞洲新聲》除了導師天團的現場指導,更集結了來自亞洲各國的金牌創作人、制作人擔任評審團,他們代表著40年來亞洲流行音樂的半壁江山,將用多年的行業積淀為新一代“亞洲歌王”加冕。這種“臺前巨星領航+幕后傳奇護航”的雙重加持,讓節目不僅是一場競技,更是一次亞洲音樂文化的全維度展示。
在明星導師的引領下,來自中國、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等亞洲國家和地區的00后“新聲”歌手,將帶著各自獨特的文化內蘊,登上這艘承載亞洲音樂文化交流的郵輪舞臺。他們將用音樂講述各自的成長故事,用旋律打破語言的壁壘。
蒙古歌手大海
被問及什么樣的新生代歌手會進入節目的視野,陸偉回答一是過硬的唱功,二是個性魅力。
愛奇藝副總裁,《亞洲新聲》監制、總制片人陳滌補充說,“我發現梁翹柏(音樂制作人)最喜歡的一句話是,‘這個人還有成長空間,還能做得更好’,他很喜歡選擇這樣的人。他的邏輯是,如果這個人的機能只能達到這個程度,他的天花板已經無法突破,這個人再好也無法成功。”
泰國組合小巷男孩
這么多不同文化語境下的音樂,放在一個舞臺上,評判標準如何在多元中體現統一?
陳滌回答說:“我們這次的評判標準主要依靠來自各個國家的21位專業評審,他們都是當地著名音樂制作人或者歌手,我們的核心目的是打造在亞洲范圍內受歡迎的歌手。在評審過程中,有些歌曲被評審接受,有些評審會有疑慮。”
越南歌手阿木沙
陳滌以越南歌手阿木沙為例,他的舞臺表現神似周深,但節目中所有華人制作人對他的打分都不算特別高,反而日本、泰國、馬來西亞評審對他的打分非常高,因為他們沒有聽過男生這么唱歌,覺得很新奇,認為能夠唱到這樣非常不容易。華人區評審則會自動將他和周深對標,不自覺提高了評判標準。
陳滌認為這也是節目選擇來自亞洲各個國家的評審的主要原因,希望將來這些選手能夠在全亞洲進行巡演,做到真正受到全亞洲人喜歡。
從黃浦江到維多利亞港,從長江文明到海洋文明,這不僅是一場音樂競技,更是一次沉浸式的文化交流之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