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24年全國網上零售額達到155225億元,較上年增長7.2%。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為130816億元,增長6.5%,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26.8%。電商行業呈現出一片繁榮景象。
然而,在數字商業高速發展的背后,與行業發展密切相關的專業——電子商務卻深陷“學科定位模糊、課程滯后產業、人才供需錯配”的困境。
電子商務專業滑落“高薪榜”
電子商務專業誕生于21世紀初。2001年3月,教育部公布了2000年度備案或批準設置的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名單,北京郵電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等多所高校獲批設置該專業。同年年底,教育部高教司又批準了83所院校開設電子商務本科專業……自那時起,電子商務專業便隨著互聯網的蓬勃發展踏入了發展的黃金期。根據陽光高考網,截至2023年12月31日,全國設置該專業的本科院校有539所。
專業設置伊始,電子商務作為一個新興專業,是融合計算機科學、市場營銷學、管理學、法學以及現代物流等多學科的新型交叉學科,旨在為企業和事業單位培養能夠提供一體化商務與技術解決方案的綜合型人才。
根據《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數據,2014屆電子商務專業本科生畢業半年后月收入為4064元,位列本科主要專業的第26位,高于本科平均291元。
不過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電子商務行業的邊界不斷拓展。從傳統的網絡購物模式,逐步延伸至跨境電商、社交電商、直播電商等多元化領域,電子商務專業畢業生的就業質量卻出現明顯下滑。
數據顯示,2023屆電子商務專業本科生畢業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為5822元。這個十年前的高薪專業現收入已明顯低于本科平均(2023屆為6050元)。不過,在一眾人文社科專業中,該專業仍處于相對優勢地位。
超四成電商畢業生學非所用
從整體的工作與專業相關度來看,電子商務專業也表現欠佳。
數據顯示,其工作與專業相關度僅為58%,比本科平均水平低14個百分點。或因為專業學習涉獵面較廣,或因為畢業生多寬口徑就業,相關專業畢業生對本專業的調侃是“感覺什么都學了,又好像什么都沒學會”,專業學習“太水”。
據未從事專業相關工作的本專業畢業生反饋,其最終較多從事的是文員一職,而迫于現實先就業再擇業(30%)、專業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職業期待(27%)是他們偏離本專業就業的關鍵緣由。
此外,人才培養和課程教學滯后于產業發展也是導致畢業生難以從事專業相關工作的一大問題。例如,部分院校的電子商務專業依舊將“網店運營”作為核心課程,與當下如AI選品、跨境電商獨立站等新興業態嚴重脫節。
或也正因如此,應屆畢業生畢業后大多從事基礎運營崗位,如客服、店鋪維護等。“畢業即客服,月薪三千五”是對其就業現實的真實寫照。這些崗位工作重復性高、技術含量低,使得畢業生職業成就感匱乏,就業滿意度(76%)不高(本科平均為78%)。而這些來自畢業生的反饋,也為開設電子商務專業的高校提供了人才培養改進思路。
電商專業革新之路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電子商務專業理論與實際相脫節的問題尤為顯著。
眾多高校的電子商務課程過度側重理論知識的灌輸,學生雖儲備了大量概念與原理,但在真實商業場景前,卻常常不知所措。比如在模擬電商運營項目中,學生或許能依流程順利推進,然而一旦置身真實市場,面對復雜多變的競爭局勢、消費者多元需求以及突發市場狀況時,便難以靈活應變。
就業藍皮書數據顯示,學非所用的電子商務畢業生對教學提出的最主要改進事項是實習和實踐環節不夠(58%),略高于本科平均(56%)。另外,特別值得關注的是“課程內容不實用或陳舊”,對此有改進期待的比例(50%)遠高于本科平均(37%)。這顯示,許多本科高校的電子商務專業課程教學已過時是大學生共識。另外,課程考核方式也有待改進空間。
因此,電子商務專業急需探尋全新的發展方向。部分高校已著手實施改進措施,通過融入前沿教學模塊,為課程注入新活力。例如,華南理工大學在管理科學與工程的核心課程體系基礎上,開設了Python數據分析、數據挖掘、機器學習、區塊鏈技術、云計算等大數據相關課程,以提升學生大數據分析和應用能力。五邑大學的電子商務專業設置的核心課程已囊括跨境電商實務、跨境電商實踐專題、跨境電商數據分析、電商創意美工設計與實踐等課程。
此外,學科交叉促使“泛電商”知識圖譜逐漸形成,這也要求高校進一步加大跨學科人才的培養力度。以中央財經大學為例,該校的專業課程體系設有經管基礎、信息技術、商務智能分析三個模塊。除了常規經管基礎課程,信息技術方面,該專業學生還需要學習信息技術基礎、數據庫系統、Web程序開發、Python程序設計等技術類課程,商務智能方面要學習數據分析基礎、數據建模與預測、數據挖掘與商務分析、數據可視化、機器學習和商務智能應用實踐等。
與此同時,深化產教融合對電子商務專業的教學意義重大。例如采用反向定制模式,將企業實際痛點轉化為學生課程學習考核要點、畢業設計課題。一些大學在此方面做出了較好示范。如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的跨境電子商務專業,與多家跨境電商平臺官方合作,在校內開設有義烏B2B跨境電商工作室、Wish星青年工作室、Shopee訓練營、速賣通工作室、亞馬遜創業營等五個跨境電商專創工作室,以指導學生進行跨境電商創業實踐。
師資力量薄弱也是制約該專業發展的關鍵因素。電子商務專業兼具綜合性與新興性,對教師素質要求頗高,不僅需要扎實的理論基礎,還需豐富的實踐經驗。但現實情況是,許多教師缺乏在電商企業的實操經歷,致使教學過程中難以融入生動案例,教學內容缺乏實用性與時效性。因此,引入企業導師迫在眉睫。
最好的教育
永遠發生在時代的風口浪尖
當學生仍在學習“網店裝修”這類傳統課程時,企業的招聘需求早已轉向“AI選品師”和“元宇宙場景架構師”等新興崗位。電子商務專業急需調整人才培養方向,以提高與產業和市場的適配度。
面對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興技術在電子商務領域的廣泛應用,特別是人工智能技術對相關行職業的影響,電子商務專業教學須緊跟技術發展步伐。比如,在課程體系中增添人工智能在客戶服務、精準營銷方面的應用案例講解,深入剖析大數據分析在市場預測、用戶行為分析中的關鍵作用,以及AICG在創意設計的應用等內容。通過融合這些前沿技術教學,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與技術應用能力,以確保他們在未來職業生涯中能輕松適應行業的快速變化。
在這場新一輪的科技革命中,大學教師角色轉變刻不容緩,需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者”向“產業共建者”轉型。畢竟,最優質的教育,永遠發生在時代的風口浪尖。
主要參考文獻:
[1]合肥工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五邑大學、義烏工商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網站
[2]麥可思研究院.中國本科生就業報告 [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3]爭奪百萬年薪!年輕人找工作被拍成綜藝[EB/OL L].中國青年網, 2025.03.27.
聲明:麥可思研究原創內容全面開放非盈利目的的轉載授權,轉載請留言或添加編輯微信獲得長期白名單授權(電話或微信搜索18602824882)。轉載要求——
1.文首注明“轉載于麥可思研究”。
2.轉載請在文章發布的24小時后進行。
關注“麥研文選”,獲取更多數據——
?回復“月收入”,可獲取2023屆本科、高職月收入TOP30專業名單。
?回復“本科就業滿意度”或“高職就業滿意度”,分別獲取2023屆本科或高職就業滿意度較高專業TOP30名單。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