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蔓牽風覆隴黃,青瓜累累映驕陽。”睢寧西瓜以其皮薄質脆,甘甜多汁聞名。每年3月,是睢寧西瓜上市的時節,這些果實從江蘇睢寧的黃河故道沙土地里 “甜蜜出發”。這里的瓜農以輪作智慧破解重茬難題,中國郵政用冷鏈網絡打通產銷鏈路,讓一顆不足 10 斤的西瓜,不僅成為消暑佳品,更化作 400 余戶脫貧家庭的 “甜蜜密碼”,成為滾動在鄉村振興路上的 “金果子”,藏著當地獨特的致富邏輯。
黃河故道上的西瓜種植經:輪作技術、精細耕作與品種革新
在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西瓜種植是一項極具特色與規模的農業產業,尤其以魏集鎮為代表,這里素有 “西瓜之鄉” 的美譽。魏集鎮地處黃河故道兩岸,地勢較高,黃河故道沿線的砂壤土,肥力水平較高,地下水位較低,為西瓜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同時,魏集鎮屬溫帶地區,四季分明,春季氣溫回升較快,晝夜溫差較大,特別有利于春提早西瓜的種植。
上世紀70年代,魏集鎮開始引入西瓜種植,早期以露天種植為主。1994年開始大面積推廣小弓棚種植,1995年進行三膜覆蓋的鋼架大棚種植,使得西瓜提早上市,效益比小弓棚種植增加2倍,設施西瓜種植已經成為魏集鎮農業優勢產業之一。
農戶創新采用鋼架大棚“七膜”即“三層大膜+三層小拱棚+一層地膜”進行早熟栽培,早熟西瓜從去年11月便已經開始培育,育苗栽植、棚膜保溫、施肥授粉,每一個環節的技術都有嚴格要求。生長期間,大棚內的種植溫度白天需保持在25攝氏度左右,夜間則保持在10攝氏度以上,每畝地最多栽種900棵瓜苗,以確保西瓜的品質與產量。
西瓜不能重茬,否則容易引發各種病害,影響產量和品質。針對這個問題,睢寧的瓜農創造性地提出“瓜-瓜-稻”生態輪作模式,將西瓜和水稻輪種。春季西瓜采收后,智能水肥系統無縫切換至水稻種植模式,瓜稻輪作則具有顯著的生態效益,不僅能抑制西瓜多種病蟲草害發生,壓低病蟲草害基數,還因為種菜田塊施用有機肥料較多,實現土地用養結合,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目前睢寧縣 “瓜 - 稻” 種植輪作模式適應范圍已超 1.5 萬畝 。實現“一田三收”的效益突破。
專家觀摩“瓜-瓜-稻”生態輪作模式。圖片來源/江蘇新聞網
中國郵政的“甜蜜接力”:冷鏈物流與云端銷售雙驅動
“頭茬西瓜貴如金”,但西瓜皮薄易裂、難以運輸的特性是睢寧西瓜走向遠方的痛點。中國郵政在睢寧西瓜的物流與銷售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針對西瓜運輸易損的痛點,睢寧郵政特別設計了專箱包裝、專線寄遞“護瓜兩件套”,即根據西瓜的品種定制不同規格的氣泡柱和包裝箱,通過多次1米跌落測試后方投入使用,減少了中間環節損耗,有效提升西瓜的新鮮度和品質。與之相配套,還開通了“西瓜專班”運輸綠色通道,攬收人員進田駐點收寄,實現優先裝運、朝摘午發。
郵政工作人員將西瓜裝車 圖片來源/徐郵文化
同時,睢寧郵政組建了護瓜助農小組,對18名攬收人員開展包裝技能培訓,建立從6點晨采到9點裝車的標準化作業流程,實行“2小時響應+48小時理賠”的售后閉環,推動客戶服務體驗全面升級。“以前西瓜出村要轉幾道手,現在郵政人員直接到我們田里來收寄,又專業又省心!”瓜農老李感慨地說道。
為了拓寬銷售渠道,睢寧郵政還積極幫助瓜農掌握電商運營技巧,開設了線上店鋪,并依托本地專業直播團隊,助力開展以“掃碼觀種植”為主題的溯源直播,借助“云上瓜田”直播間展示現摘現發的場景,實現了西瓜的云“出村”。
如今,睢寧西瓜不僅在種植技術上精益求精,銷售網絡也愈發完善。而這顆承載著科技與創新的西瓜,正以產業之力,悄然改變著當地百姓的生活,成為撬動鄉村振興的關鍵支點。
西瓜藤蔓上的脫貧密碼:全產業鏈激活鄉村振興動能
睢寧西瓜產業有力地促進了當地脫貧致富與經濟發展。以魏集鎮為例,當地創新推出 “鎮農業公司 + 合作社 + 種植大戶 + 職業農民” 四位一體的產業運作模式,貧困戶利用土地入股方式加入合作社,入股后除了有土地租金和年終分紅,還可以到合作社務工,實現多項收入。合作社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西瓜收完后,接著種植四季豆等蔬菜,每天都有七八人在合作社田地里幫忙除草、掀棚等,每人每天可拿到100元工資。
睢寧魏集鎮陶河村的趙春梅曾是建檔立卡的低收入戶,2019年初她加入了魏集西瓜種植合作社,在合作社的幫助下,承包了兩個大棚種植西瓜,當年就賺了3萬元,實現了脫貧。趙春梅的故事絕非個例,而是睢寧西瓜助力村民脫貧致富的縮影,和趙春梅一樣,魏集鎮400余戶建檔立卡低收入戶通過西瓜種植實現了脫貧。
瓜果飄香,“豐”景如畫。近年來,魏集鎮著眼高質量發展,咬緊產業不放松,統籌推進傳統產業升級、新興產業壯大、未來產業培育,因地制宜發展大棚蔬菜、西(甜)瓜、菌類等特色產業種植。通過小田并大田、村集體“經濟+合作社”模式,促進農民“甜蜜”增收,助力鄉村振興。此外,睢寧還依托西瓜產業發展鄉村旅游,舉辦西瓜文化節等活動,吸引游客體驗采摘樂趣,品嘗特色美食,進一步帶動餐飲、住宿等相關產業發展,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讓鄉村振興的道路越走越寬。
西瓜豐收,瓜農笑開顏。圖片來源/中國江蘇網
一顆小小的睢寧西瓜走向全國餐桌,甜了消費者們的舌尖,也富了農民們的錢包。
如今,睢寧全年累計播種10.2萬畝西瓜,2024年西瓜總產量達37萬噸,產值突破16億元。當黃河故道的風拂過連片瓜棚,冷鏈車的笛聲喚醒晨霧中的村莊,這顆裹著砂壤溫床記憶的果實,正以藤蔓為筆,在 4000 戶農家的賬本上勾勒出甜蜜的小康曲線,讓鄉村振興的圖景在瓜香里愈發飽滿。
文/李詩睿
資料來源無線睢寧、中國江蘇網、江蘇新聞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