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情景喜劇,重點不在情景,而是“喜”,一部情景喜劇的優(yōu)秀與否,也是在于電視劇本身能給人帶來多少歡笑,因為情景劇的播放一般是在飯點,情景劇也成為許多人的“下飯菜”,今天給大家盤點10部情景喜劇,看過3部,你就老了。
1.我愛我家(1993~1994)
說到情景劇,第一時間想起來的還是《我愛我家》。這部作品由英達指導,梁左編劇,電視劇講述了90年代北京一個六口之家的日常,具有極強的時代色彩,社會各類人的種種也在電視劇里一一呈現,具有極強的生活氣息。該劇分2季,第一季40集,第二季80集。
這部劇頗具看點和笑點,最喜歡的是文興宇老爺子的傻憨形象,相信你對劇情已經有所陌生,但看到這些劇照還是會有很熟悉的感覺吧。
2.臨時家庭(1994)
梁左自編導的情景劇,要說梁左還真是有才,寫出了《我愛我家》后,對《臨時家庭》的表現依舊不落窠臼,幾乎沒有重樣的劇情。《臨時家庭》講的是三名租客,長期合住組成的“家庭”生活。點滴故事中有各種誤會帶來的喜悅,亦有悉數生活點滴的感動。
3.老娘舅(1995~2007)
北京有情喜劇,上海也不落下風。《老娘舅》在電視臺一播就是12年,對比《我愛我家》,它有更強的生命力和時代敘述能力,上海的市井變遷都在電視劇一一呈現,地方特色的文化內涵也被逐一展示。
4.編輯部的故事(1991)
《編輯部的故事》是中國大陸第一部情景喜劇。以媒體人的視角展現社會的變更,用較為深厚的角度看待社會萬千,讓人們在歡笑之余,有了不少思考。是許多人百看不厭的情景喜劇,可惜似乎沒有演完,也沒有續(xù)集,很遺憾。
5.心理診所(1998)
英達其實并不止拍了《我愛我家》,他對情景劇是有執(zhí)念的,而且心理學專業(yè)的他很想在屏幕上來展現心理學和人的關聯,于是,《心理診所》就問世了。
6.閑人馬大姐(2000)
《閑人馬大姐》是英達的又一次嘗試,他決定把市井人物的真實和接地氣都呈現在觀眾面前,于是,280集的“馬大姐”天天和觀眾見面,最火的時候,央視的《天氣預報》都比不過它。畢竟,人人身邊都有“馬大姐”,人人又都可以成為“馬大姐”。
7.東北一家人(2002)
沒錯,導演還是英達……地域元素的特有配備,讓東北人的生活百態(tài)被全國人熟知,同時,牛永貴一家鮮活的形象打消了全國觀眾對東北人的一些刻板印象,說這是一部娛樂喜劇很到位,或者說它是一部紀實性電視劇也不為過。
8.炊事班的故事(2002~2007)
軍旅題材在以往都是嚴肅且必須主旋律,雖然觀眾也很喜歡看,但《炊事班的故事》以輕松幽默的形式呈現出來時,還是給了許多觀眾耳目一新的感覺。觀眾能接受嚴肅的政教片,當然也更喜歡這種泛生活化的記敘表達。
9.家有兒女(2005~2007)
你很難想象, 這部情景劇是大部分“90后”的集體記憶。當以小雪、劉星和小雨為主角的《家有兒女》出現在電視上時,大多數90后自然而然就把他們代入到自己的生活里,也讓許多家庭感受到另一種教育理念和生活。
10.武林外傳(2005)
《我愛我家》有它不可企及的高度,但《武林外傳》同樣有自己的演繹高峰。在它出來前,很少有人能想到,武俠題材居然還能以這種搞怪、打鬧、諷刺同時存在的形式演繹,它讓觀眾重新認識了武俠元素。這部電視劇火到什么程度呢?當年的大年夜,很多人選擇看它而不看春晚(這可能也側面表面春晚不太符合一部分人的口味)。
我們就是在這些國產情景喜劇慢慢長大的,這些情景喜劇,你又最喜歡哪一部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