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全國自然資源與國土空間規劃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托自然資源調查監測分技術委員會在北京召開國家標準審查會議。會上,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陳尚研究員代表修訂編制組介紹該國家標準的修訂必要性、可行性,以及修訂工作情況、主要修訂內容、征求意見采納情況、應用驗證等內容。委員對標準進行了細致、認真的討論和審查,提出了修改意見和建議。委員認為該標準內容完整、條理清晰、描述準確,具有良好的科學性、合理性、適用性和可操作性。委員投票通過了該國家標準修訂稿的審查。編制組將盡快吸收委員意見,修改形成報批稿,有望今年發布。
現行國家標準《海洋生態資本核算技術導則》(GB/T 28058—2011)已經發布實施14年,在全國沿海地區得到廣泛應用,支撐圍填海等開發損失修復補償、海洋生態保護補償、海洋生態環境損害賠償以及海洋生態產業發展等工作。當前,海洋自然資本對推動沿海地區社會經濟綠色低碳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海洋自然資源資產、生態資本、生態產品和服務價值核算的科學理論和方法取得顯著進展,需要吸收納入標準修訂內容。修訂后標準,主要針對海洋空間資源和海洋生態系統兩類核算對象,規定海洋自然資本的經濟價值和生態價值的核算方法,建立海洋自然資本的數量核算、質量評價和價值量核算的指標體系。
本標準在自然資源部自然資源所有者權益司指導下開展修訂,是我國自然資本核算領域的首個國家標準,將有力地支撐全國自然資源資產清查和資本核算、生態產品核算和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等工作。
信息來源: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
轉載請注明信息來源及海洋知圈編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