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平叛歸來,得知呂后已經殺了韓信,聽說韓信死前說,后悔自己當初沒有聽蒯通之言。
劉邦這才得知,蒯通曾經勸韓信叛漢,怒從心中起,讓人將蒯通抓捕歸案。我們先來看下蒯通是如何避免了劉邦的殺害的。
劉邦親自詢問蒯通,到底是不是他唆使韓信叛漢,沒想到蒯通直接承認,并說如果韓信當初聽了他的話,也就不會被誅殺,如今坐上皇位的,還指不定是誰呢,可惜韓信并沒有聽從他的建議。
劉邦聽后,下令將蒯通退出去斬首,蒯通大喊冤枉,劉邦讓他辯白。
蒯通的主體意思是各為其主,當初自己的主人是韓信,不是劉邦,忠心于自己的主人,自然會站在韓信的角度為韓信考慮。
再說,秦末天下大亂,刀兵四起,各路將軍、英雄都想當皇帝,只是沒有成功罷了,難道凡是有這種想法的都要殺了嗎?
之前劉邦因為丁公在其位不謀其政、不忠于自己的主人項羽而將他殺了,如今又要以蒯通曾經忠于自己的主人而殺了他,天下臣民將無所適從。
蒯通的分析入情入里,劉邦被說服,最終放了蒯通。
劉邦能放了蒯通,離不開蒯通的能言善辯,更離不開劉邦的綜合考慮。
當時剛剛結束天下大亂,漢朝正需要治理天下的人才,經過這次面試,劉邦知道蒯通的確有才。后來曹參在齊地時,就將蒯通請過來,幫他一起治理齊地,也算沒有白放,
另外,殺蒯通弊大于利。
殺蒯通無非是憎恨當初他勸韓信反叛自己,僅僅是撒撒氣而已,沒有什么太大實際作用。
蒯通當初輔佐韓信,都沒能成功,如今韓信已經死了,蒯通就算有再大的本事,也是謀士而已,成不了威脅。
留著蒯通一人,也是為天下人樹立一個榜樣,像丁公那樣的,不忠于自己的主人,縱使對他有救命之恩也照樣殺了。
像蒯通這樣,就算當初得罪自己,但因為他忠心于自己的主人,就可以得到赦免。
現在天下一統,自己是整個帝國的唯一主人,忠心于主人,就是忠心于劉邦,樹立一個忠君的思想價值觀,有利于統治穩定。
所以,綜合因素考慮下,劉邦最終放了蒯通。
對此,大家認為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