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殘門銹鎖
大明之后的王朝是大清,可是大明并不是亡于大清。
大明的滅亡,源于李自成。
那么李自成為什么要推翻大明?因為丟了工作。
看起來荒唐,其實這就是歷史的真相。
崇禎帝上位的突然,上位之前也沒學過什么工作須知,所以對于做皇帝這個高危職業,兩眼一抹黑。
但是當都當了,還能辭職是咋地?
時值明末時期,這個時期最著名的是什么?
不是太監魏忠賢,也不是荒唐文人東林黨,而是國庫太窮了,耗子都不去。
崇禎自己也變不出來錢,但是崇禎能省,不花就是掙。
為了掙錢,崇禎節約的有點過分了。
對比歷代皇帝的飲食,崇禎只占據了百分之一的金錢。
吃是一件大事,穿也是一件大事。
按照皇帝的身份,皇帝的衣服,從內到外,都是一天一換。
但是崇禎是一月一換,換下來洗干凈了繼續穿,如果衣服壞了那就補補,就連襪子破了,也要補補。
那叫一個新三年,舊三年。
吃穿解決了,還有住。
崇禎不住在乾清宮的正房,而是找一個小廂房居住,里面的擺件也就一個水壺,可以說屋子里空曠的可以打架。
甚至連洗漱,都不需要宮女太監,而是崇禎親力親為。
這個皇帝當的,不如崇禎做王爺時候瀟灑。
甚至宮里奢靡的金銀器具已經封存,多數時間是木頭的,或者是瓷器。
而那些已經封存的金銀器具干什么用呢?用來賞賜大臣。
這已經不是節約了,而是扣。
崇禎還下旨,大臣跟自己一起節約。
但是顯然,沒有人想錦衣夜行,所以沒人聽他的。
崇禎自身,已經把能節約的都節約了,可是錢呢,也沒見多。
所以崇禎覺得自己一個人節約的力量太小了,他開始發展,他要國家也節約。
崇禎仔細的研究,國家養了一堆官員,究竟哪一個沒用呢?
最后,崇禎覺得驛站沒用,所以將大明王朝全國各地的驛站都裁撤了。
驛站的作用,就是戰時和日常傳遞情報,給傳遞員休息換乘的場所。
別看地方不大,但是驛站特別多,里面人員紛雜,像是做飯的,像是喂馬的,像是打掃的。
裁撤了驛站,短短兩年時間,崇禎就給國庫攢下了六十八萬兩的白銀。
國庫終于有錢了,但是那些被裁撤的驛站人員怎么辦?安家費呢?以后干啥?怎么活呢?
啊,那不重要。
對于崇禎不重要,但是對于低層的百姓太重要了。
他們沒有了收入來源,為了活著只能加入起義,所以明末時期的農民起義,崇禎是天使投資者。
而其中,出生陜西的李自成,就是驛站下崗中的一員。
李自成丟了自己的飯碗,所以打碎了崇禎的飯碗,這怎么不是因果輪回呢?
而崇禎,只是想要努力的做個好皇帝,給國庫攢點錢,怎么就投資出來一個李自成呢?
而李自成對于崇禎的評價,也是十分認可,只是身邊的奸惡小人蒙蔽,導致崇禎的下場。
由此可見,李自成對于崇禎,還有點惋惜。
甚至是搶了大明的大清攝政王多爾袞,對于崇禎的評價都是崇禎是個好的。
而崇禎對于自己的評價,德行淺薄,觸怒上天,罪在一人。
對于歷史進程而言,崇禎的努力,是加速明朝滅亡的腳步。可是對于活在歷史的人而言,崇禎的努力,讓所有人看見了希望,并且認可他的努力。
努力嘛,總是沒有錯的,錯的是方向。
——《寫乎》《作家薈》關于稿酬的啟事:
1、2025年1月1日起,文章采用后,公眾號最低閱讀量≥200,稿酬5元;一個月內(下旬作品截止次月10日),在公眾號閱讀量≥500的,稿酬10元;閱讀量≥1000的,稿酬15元;閱讀量≥1500的,稿酬20元;閱讀量≥2000以上的,稿酬30元。
每篇文章所獲贊賞金總額,5元以上者70%發放給作者,5元以下者不發放作者,留作平臺經費。
2、稿酬和贊賞在下月上旬以微信轉賬的方式發放當月稿酬。
3、要求原創首發作品,非原創首發請勿投寄。
4、《作家薈》(散文詩歌類)投稿郵箱:125926681@qq.com;《寫乎》(歷史文化類)投稿郵箱:499020910@qq.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