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M出戰世界賽!我?打世界亞軍??
神堡薛師傅
2025-05-23
返回專欄首頁
作者:阿毛
原創投稿
評論:
商城特賣
光與影:33號遠征隊
¥181
¥218
-17%
前往購買
災后修復師
¥151
¥169
-11%
前往購買
劍星
¥253.9
¥268
-5%
前往購買
明末:淵虛之羽
¥218
¥248
-12%
前往購買
怪物火車2
¥82
¥92
-11%
前往購買
我打村肉?真的假的?
他是肥宅,二次元管人癡,需要靠朋友資助200美元出國打比賽,沒有職業隊伍贊助;他是社畜,中年程序員,靠摸魚時間練技術、靠請假時間打比賽,還沒下決心辭職打職業。
但就是這兩位不夠“職業”的玩家,最終站在了2024年《街頭霸王6》卡普空杯的總決賽舞臺。分別代表中國臺灣與中國香港,爭奪100萬美元的冠軍獎金。
所以,你說有沒有一種可能?
肥宅社畜如我,我上我也行??
于是,抱著“贏一燈不虧,進一輪血賺”的心態,我在今年4月底報名了英雄亞冠ACL的《街頭霸王6》項目,與來自日本、韓國、北美和國內的各路職業豪強,組成772人的選手池。
直到我看了一下分組抽簽。
第二輪,我打世界亞軍……
ROUND1
比賽當天,哥們迷路了……
誰特么會想到場館這么大
沒聽司機再三叮囑要下車下對位置的衷告,頭頂著比賽要遲到的倒計時亂竄,一會被保安告知“此門無法從這側打開”,一會又被共享單車的陷阱吸引,掃碼顯示“此車損壞”,已經廢棄。
國家會展中心愣是被我玩成了《黑暗之魂》里的塞恩古城。
絕望。
三百六十五里路,走完場外的路還要走場內的路——如果參加過東京漫展,大概更能直觀感受到在上海的漫展是有多么“龐然巨物”。每個展館前都要給你整個廣場規模的通道,用鐵路障圍成蜿蜒曲折的長道,膝蓋必須給人走碎。
所以,你們記得《輻射4》里第一次從避難所來到地面的豁然開朗嗎?或是《塞爾達 曠野之息》里走出山洞,海拉魯的壯麗景色伴隨主旋律展開的瞬間?終于“爬”到場館的我,看到了滿眼的Coser,正是那樣的體驗。
正準備進門,保安大哥一邊劃拉屏幕,一邊國罵:我能親身體驗到,電子競技的氛圍正在臨近。
后來也是和朋友聊才知道,粉絲如果想和那些來自海外的傳奇玩家親密互動,就該在這片區域蹲點。渴了的冠軍們會像刷怪一樣出現在這,然后和自動販賣機激烈立回(立回:格斗游戲中的走位和距離控制)。
因為現場機器的“掃臉支付”功能,外國人無法使用。
比如有格斗之神稱號的“梅原大吾”,在販賣機面前就像個無助的小老頭。這時我們就可以順利地上去投喂。就有選手直播時被幫助,直播間刷滿“乞食”“討飯”的彈幕。
疫情之后中國的變化,看來有些讓外國人不太適應。
圖源:bilibili@布洛芬緩釋香腸
ROUND2
本屆ACL公開賽總共772人參加,突圍賽階段被分成32個小組,每個小組24到25人。賽制采取雙敗賽制,也就是說在勝者組如果輸了的話,掉到敗者組還有一條命的機會。
比較爽的事情,是原本188元的報名費給退了,相當于這次選手是免費參賽加游玩現場。
我被分到的組是D5,其中的種子選手是中國的“村肉”與新加坡的“Yagami”。只是不知到底算不幸還是幸運,當我在簽到處拿到選手證時,得知第一輪的對手DQ沒來(棄權),因此直接晉級到第二輪。
因此,要準備與種子選手的對局。
先介紹一下我的對手。
熟悉DOTA2賽事的玩家應該知道,運營商V社特別鼓勵網吧隊打比賽,哪怕是幾千萬美刀的官方賽事,官方也會開放一個“素人報名入口”,給一個隊伍名額去總決賽。類似的,卡普空也有類似的動作,像每年含金量最高的官方賽事CPT(你可以理解成格斗的S賽或Ti),都會在賽季末再開放一個叫LCQ的入口,每個人都可以報名。
而我的對手“村肉”,就是那個曾經的“平民玩家”——他在2023年以無名路人之姿LCQ登頂,接著就是總決賽中一黑到底,殺到挑戰冠軍的舞臺,僅差一步就成了格斗界的Wings。不過第二名的成績,已經是目前為止中國“街霸”在“第一方賽事”中的最好成績。
所以我?第二輪要挑戰CN“街霸”的最好成績??
裁判請選手入座,我心情很是緊張,設備也出了點問題。正苦惱,村肉也發現耳機里沒有聲音,然后轉過頭很靦腆禮貌地問了一個嚇我一跳的問題:“你是不是很強?”
我怔了一陣才搖搖頭——原來職業選手也很小心怕翻車,也得先確認對手實力之后,才敢不戴耳機不聽聲音對局。
對局結果沒有任何懸念,CN四天王級別的實力強如怪物,普通玩家拼盡全力無法戰勝。哥們四局對戰被拿下兩個無傷擊殺,接著就是干凈利落地0比4,兄弟我應聲倒地。
在預賽階段,不同池子的玩家被分在不同的區域,各個水平、國籍與性別的選手都混在一起。于是,趁著在敗者組等對手的間隙我逛了逛——現場的氛圍,讓我想起了《龍珠》里天下第一武道大會的海選章回。
在對戰區域你既能看到梅原大吾這樣的職業大神,也能看到極具實力的女選手或角色Coser。如果現場撞見那種健身哥,甚至都不用看畫面,光看他起伏跳動的F罩胸肌,都能知曉在進行怎樣的激烈博弈。
而在八個預選對戰區域圍繞的正中央,是一個拳擊擂臺。賽事方會選擇預選賽中比較有看點的場次,邀請對局的雙方走上拳臺,在聚光燈下,全球直播推流。
能上那個拳臺就好了,我這樣想著。主舞臺的燈光刺眼,我看著又一堆選手被請上中央擂臺。觀眾的歡呼就像潮水一樣涌來,又褪去。
舌尖舔過犬齒,身處沸騰的現場就是很容易被喚起戰斗本能。我的手指無意識地摩擦Hitbox的按鍵,而上一場留下的汗漬已經結成鹽霜,在燈光下閃爍著細碎的光。
“下一回合,定要讓整個場館為我的拳頭——”
“戰栗!!”
然后,然后哥們就撞了大運。
敗者組第三輪,我的對手玩的是“本田”,一個因頭部主播“大司馬”出圈,操作簡單,逼迫對手猜拳對賭的角色。他飛行頭錘技能的壓迫感,就像重卡鳴笛。
第一燈,我還在試探距離,結果被一發滿蓄力的頭錘撞碎防御。臺下傳來一陣哄笑,我甚至聽到有人私語:“這都不防?”
第二燈,我學乖了。利用紫煙泡牽制,等待本田百貫落獨自升天,我綠沖打下段惡鬼蛇形蛇連咬,重蛇鞭上毒滑行丟進板邊出題,后走打拆一套,拿下!
大概是這樣
決勝局,本田開啟惡搞模式,我的血條很快見底。躲在板邊,大招“睚眥”是我唯一的機會,但要賭嗎?
“砰——!”
只見本田金光一閃,頭錘結結實實地撞在我的身上。當KO字樣彈出時,我苦笑著松開按鍵。這種打法,確實符合他的角色風格——純粹、野蠻、不留情面。
敗者組遭淘汰,作為選手我的ACL算是結束了。
但作為玩家,我的ACL才剛剛開始。
ROUND3
因為我來得比較晚,現場的安檢并沒有剛開始時那么嚴格。所以在休息區域會有很多人來找我借打火機,其中包括職業選手和工作人員,這就讓我有了去搭話的機會。
我的晉級之路
當天ACL展館除了《街頭霸王6》外,還在進行像《三角洲行動》《金鏟鏟之戰》之類的其他電競比賽,我聽到工作人員閑聊:“這邊場館(街霸)的比賽,玩家與職業選手在一起玩,氛圍很有意思。”
的確,就像世界格斗大賽EVO,現場的氛圍與其說是高度職業化的“電子競技”,更像玩家之間玩在一起的嘉年華。尤其遇到部分打游戲真的有癮的選手,哪怕你就是個白金段位菜鳥,只要誠心邀請,他都會愿意全力以赴地與你約上幾局。
日本選手桃井與水友對局
最先在場館內碰到的,是新科美國EVO冠軍Punk。他的知名的事跡是與咱國內選手“小孩”有著很深的Beef(恩怨對噴)。但其實嘛,就是雌小鬼人設,屬于黑人幫派文化特有的,輸不起的自尊心。
“Hey bro,Sometime really,You are the best!”——所以我夸了他兩句,Punk聽到樂壞了,然后操著一口唐老鴨式的西海岸口音道謝。看得出來他第一次來中國很開心,回去還專門發推感謝中國“街霸”玩家的熱情。
然后是電競武松孫輝。雖然現場的死亡紅光,拉低了他賽后被日本女選手評價為“帥暈”的顏值,但看這青筋暴起的肱二頭肌,你大概能猜到他玩什么類型的角色,估摸是能一拳打死一頭牛的水平。
寶哥,上屆CPT與小孩一起代表中國參賽的《街頭霸王6》玩家,被認為是新生代天賦最高的玩家,但經常直播打《CS2》做GO學長,有著愛摸魚的松弛個性。
板橋,電競清水健。日本早稻田大學畢業,不管任何比分都保持著可愛又猥瑣笑容,資歷最老的桑吉爾夫玩家。每個合影簽名的請求都耐心營業,會很有禮貌地用中文說“謝謝”。
但其實,并非每個選手都像板橋這樣寵粉,畢竟人家仍是比賽狀態,上去互動的時機不對就會打擾到正常比賽。因此,大部分粉絲都是先看有沒有出頭鳥上去要合影簽名,如果沒被拒絕,后面的人才會跟著去上前。
像是CPT唯一的雙冠軍,去年帶著小孩奪冠的隊長“豬皇”,周圍就有一圈多米尼加老鄉開路,來幫助他保持對比賽的專注。
日本選手這邊更典型,梅原大吾就是那種比賽結束了就直接回酒店訓練,寧愿躲著吃泡面也不出去逛街社交的社恐大佬。我們也該尊重別人“不給別人添麻煩”的文化,讀懂空氣,保持距離。
往下說就是個比較尷尬的事,我想找“阿光”要合影。
阿光,去年石油杯小孩的最大對手,曾被庵野秀明的公司選擇代表EVA隊戰斗,因此獲得中二綽號“新世紀適格者”。作為日本新星,大概真是EVA里碇真嗣的成長模型。
而他作為我愛玩角色的人柱力,自然被我視作第一目標。但當他比賽結束,我等到十點多上去搭訕時,得到的回應卻是一副小老鼠受驚的語氣,以及一串聽不懂的日語。
不知道有沒有社恐的人告訴我被陌生人搭話是種怎樣的感覺?我現在確實有點怕他后面i人自閉,干擾了人比賽的發揮,心里就很是過意不去。
而最后,想要向大家介紹的,是現場的人氣王“桃井”。
她是大主播,是漂染唇環美甲裸足盤腿在線紅溫的十一區原產地地雷妹,又是M階2300的傳奇分段的手柄玩家,這次比賽中打進32強,取得了比很多老牌職業男玩家更好的成績。
那么接個暴論,我覺得除了可能的生理期影響外,在電子競技的舞臺,并不存在所謂的性別優勢。整個電競環境看起來確實男玩家水平更高,但原因更可能是個基數問題。這就像中國足球近20年出不了成績,是因為16億人的注冊球員比日韓少,那相應女玩家整體數量不如男玩家,要拔尖打競技也肯定是矮子里拔將軍。
之前看過其他項目的報道,說是有個MOBA游戲的女性路人王轉型職業,去打男子隊比賽遭到排擠。情緒上講,那事后來走偏到性別敘事上了,但報道里所提到的,男女合宿不方便,其實是可以深入討論的問題。
相比之下,單人競技項目就簡單得多。哪怕今年EVO《街頭霸王6》海選人數達到7000多人,比賽機器都過熱失靈,包括EVO在內的各大比賽,也從來沒有單獨分出個賽道,隱形歧視地去照顧所謂“弱勢群體”。
所以才可以看到像桃井這樣的選手,還可以看到首位考取職業證書,得到職業贊助的女玩家“Nyanpi”——紅牛杯直邀,還在日本EVO取得第12的好名次。可以說是實力受到所有人的認可,多次和包括“小孩”“豬皇”在內的冠軍對戰,也沒有哪個對手敢說穩穩吃下。
不僅是她們,包括像所謂女裝大佬、性少數,甚至盲人,在格斗游戲比賽里打出驚艷表現的,也大有人在。可以說,只要上了對戰機臺,格斗競技舞臺就是最純粹的街機廳文化,雙方投幣,全力以赴,任何“身份”都不重要:1VS1的戰斗,就是純粹的實力說話。
像我以前也打過DOTA2的校際聯賽,更能理解在多人項目里,競技水平不過是張入場券。BP階段誰來主導?逆風局如何避免內耗?還有分鍋局后半夜戰隊群的火藥味,誰來擰繩?更別提,關鍵場次前還可能會有突然要去陪女朋友的隊友,搞得隊長翻遍通訊錄找代打——這些皆是消耗熱情的雞零狗碎。
但在這片場域,所有現實的重力都會消失。沒有性別議題的竊竊私語,沒有“職業選手”與“玩家粉絲”之間的高墻。有的只是按鍵打擊的奏鳴曲,樹脂面板上劃出的細碎殘影,以及“ROUND1”電子音炸響時,來自世紀末街機少年的競技熱情。
很有趣吧?被認為上手難度高的格斗游戲,要打“職業賽”反而門檻最低。這種人人可參與進來的公開賽模式,我愿稱之為“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
像隔壁Valve就一直有種反職業化的傾向,總是鼓勵網吧隊,想要讓所有玩家都參與進電子競技的生態。或許,《街頭霸王6》公開賽現在的樣子,正是G胖日思夜想的理想模型。
3DM,WIN!
比較遺憾,這次我并沒有遇到明星選手“小孩”。這屆在家門口的比賽,大陸選手的表現其實也并不像之前很多比賽那樣出色。
總決賽階段除了香港選手“雨坡”和多米尼加的“Caba”外,幾乎成了日本選手的主場。2輪激烈的BO5后,最終是由來自日本的39歲傳奇老將,東京大學畢業的,與梅原大吾齊名的選手,“東大”Tokido獲得冠軍。
冠軍出來后,比賽并沒有散場。因為,賽事方還組織了類似街機廳的水友賽,每人20個幣,可下注對局,贏夠數量能兌換獎品。
雖然也有很多人相信“與臭棋簍子下棋越下越臭”,但仍有很多選手“深入人民群眾”。哪怕很多剛玩不到三月的菜鳥湊熱鬧,也愿意下場與水友認真對局。
其中人氣最高的,自然就是原產地的地雷妹桃井。
里三圈外三圈圍的,人人都愛“高分少女”。
而我,則是在水友賽中遇到了一個實力旗鼓相當的“杰米”玩家。兩人你一局我一局打了快4個BO5,愣是不分勝負。看得后面記分的裁判都評價:“水平相近的對手玩,最能體現格斗游戲的魅力。”
的確。一是,因為我倆玩的都是港片元素很重的角色,打到后來畫面幾乎成了“蛇形刁手”大戰“醉拳”,哪怕掉招挨打我都能被自己帥到;二是,格斗游戲是個講心理博弈的游戲類型,挑戰對手第一步就是要把自己想象成他女朋友,去解讀他的習慣,猜測他的想法。因此打到后來,我倆竟有點“惺惺相惜,情不自禁”。
實話講,自從DOTA2退步到一定水平,有段時間我是對任何競技游戲脫敏的。就那種,看到隊友都害怕,你懂嗎?畢竟,當年我也是有一幫逃課都要網吧五連座的小伙伴的,到后來都成了老登聚一起,有人想玩、有人想贏,就確實很難在歡聲笑語中打出GG。最近有關注DOTA2老頭杯的,或許更能了解這種情況,這并不是誰或游戲有問題。
但《街頭霸王6》,確實讓我又回想起了“與人斗其樂無窮”的體驗。盡管每次玩兩小時必紅溫——然而,這里沒有聊天窗的家人問候,沒有低分誤入高分隊伍的尷尬空氣,有的只是在挨打之中不斷成長,直到某個階段悟道,然后超越過去的自己。
也正應了這屆ACL賽事的Slogan——YOU CAN YOU UP,NO CAN NO BB——我是資深球迷,但我不敢親自代表國足上場比賽,但打游戲我能上啊,最好玩的當然是親身投入,參與進去。
回家路上,我和剛才的杰米哥成為朋友。
我們聊到他上班像上墳,所以請假來這玩很開心。聊到他想去卡普空的上海專賣店,我勸他千萬不要去。聊到圈子里30、40多歲的老登,是怎么耐心教新入坑的小登打格斗的。聊到卡普空“鈴木愛理”級別的游戲制作水平,以及“東北雨姐”級別的更新運營。
所以,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不用東大那句“Fighting game are so great”來結尾,是不是有點說不過去?但通過和杰米哥討論,我倆一致同意用國罵來表達對這個游戲的熱愛。
“《守望先鋒2》和《怪物獵人 荒野》的聯動,做得挺勤啊?那說好春天上線的新皮膚呢?答應夏天公布的新季票呢??我錢都準備好了,你這懶狗運營憋出來的氪金點呢???”
——Fuck Capcom!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